周荟源

学生故事

周荟源

意料之中的选择,意料之外的体验


 

昆杜当然能帮助学生扎实的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更好的应对现实情境中的各种挑战,让我们在面对各种未知与转变时显得从容不迫。

01  非典型理科生的DKU之旅

高中阶段,虽然我早已决定我要选择理科道路,高考时也选择了物理+化学的理科组合,但是我像是个理科生中的“另类”:我在英语学科上尤其突出,同时我也被优雅的中国古典诗词,深厚的古今历史和风云变幻的政治局势深深吸引。由于考试制度的原因,我不得不将重心主要放在理科的学习上,但是我对这些人文学科的兴趣始终未曾消磨,这也为我后来进入DKU埋下了伏笔。

02  情定《缘起昆杜》

从小良好的英文基础和对欧美文化的接触让我对国外的教育模式十分向往,然而高昂的学费以及遥远的路程让出国留学的路变得遥不可及。对于我来说,国内高考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对自身的精准定位和对分数的最大化利用。我的父母和我在明确了我的学科优势和性格的情况下,早在高三一开始就将目光投向了中外合作大学。中外合作大学的全英文授课方式和通识博雅的教育理念一是符合我的英语学科优势,二是符合我兴趣广泛,热爱探索的性格特点。我的父母和我主要还是按照师资力量和教学实力的标准来确定目标。其中,常年被多所机构评为全美前十的杜克大学和在中国稳居前十的武汉大学合办的昆山杜克大学获得了全家人的一致认可,最终我选择同时申请包括昆杜在内的两所学校。

 

在提交完所有申请材料,完成多邻国测试后,我还没有特别明确自己未来的道路:到底是选择国内传统高校,还是坚持中外合作大学的方向?之后发生的两件事坚定了我选择昆杜的决心。在收到入围通知后不久,昆杜向我抛来了全额奖学金的橄榄枝,意味着我如果最终能进入昆杜学习,家中的经济负担能减轻不少。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本从昆山邮寄到常州的《缘起昆杜》和一张本科招办院长李含果博士亲手写的明信片。收到《缘起昆杜》的当天晚上,我一口气看完了所有的学生故事。放弃哈佛的海岛男孩Alberto,高中放弃保送曹绮桐学姐…他们的优秀经历和对校园生活的精彩描述让我对昆杜产生了无比的向往。夹在《缘起昆杜》里的是一张李院长手写的明信片。李院长在明信片的第二行上祝我“ace the exams!(拿下所有的考试)”李院长的话不仅激励了我,更让我第一次感觉到我能被一所大学如此重视。我将那张明信片插进笔袋里,在我高三备考剩下的时间中,每当我遭遇低谷我都会抬头看一眼那张明信片上的话语,告诉自己,昆杜在那里等着我,现在到我奋力奔跑与它相遇的时候了。

03  意料之外的体验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尽管在入校前已经通过《缘起昆杜》和学长学姐们拍摄的视频对校园生活略知一二,但是真正在昆杜生活了几个月之后,实际体验仍然让我无比惊喜。我想主要围绕什么是通识博雅和什么是大学生活来分享我在昆杜的学习感受。

我眼中的通识博雅教育

通识博雅的理念是昆杜的教育基石,可是到底什么是通识博雅?“多种学科知识融合的方式促使学生拥有活跃和全面的视角”听上去仍然有些抽象。在大一的尾声,经历了接近四个短学期(每学期分为两个短学期)的学习,我想我对这四个字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首先体现在选课上:在昆杜,没有严格的理科生和文科生的概念,在保证毕业和专业要求的情况下,选课是相对自由的,我前三个短学期的课表除了必须选择的英语学术写作课程,剩下两门课基本是按照一门理科+一门文科来搭配。很难想象在传统的大学中,我能一边学习着中国古代历史,一边学习着化学。一边钻研着代码,一边扛着相机学习媒体艺术。其次体现在课程内容设置的灵活上:理科的课程并不都是刷题,文科的课程并不都是读写文章。例如我上过的CS101(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课程虽然是学习Python这门编程语言,可是最终我们需要完成一个团体项目,并做相关的书面和口头报告,团体项目和有关报告的分数占到了总成绩的五分之一。教授重视的不仅是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高度重视我们展示研究成果的能力。最后体现在学科知识的融合上,我在准备公共政策课程的课前作业时,发现正好能借用在英语学术写作课上学习过的文化维度的概念。而我在秋季学期学习的中国古代历史课程也为我目前正在上的“中国与世界”课程提供了不少帮助。

在昆杜的大学生活

有人把大学生活过成了“高四”,有人把大学生活过成了“极乐世界”,而我可能在这中间。我在昆杜的生活追寻的不仅是高等教育,更是个人的成长。这所小而精的学校给学生们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丰富的资源,和无限的机遇。值得一提的是覆盖各学科领域的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从学期的开始到结束,学校会不断邀请各类嘉宾来分享学科知识或相关专业经验。他们中有来自哈佛,耶鲁等知名高校的教授,有原外交部副部长,有中国疾控中心主任,还有B站up主。有时候一周两三个讲座同时进行,而我又因为时间冲突无法参加时,我真希望自己有赫敏的秒表,可以回到过去参加多个讲座。

其次我想介绍昆杜给学生提供的校内工作机会。我记得刚入学的时候,每周都能收到新的学生岗位的通知,在工作内容描述的最后都会要求附上简历,有时候需要附上求职信发送给指定的邮箱。在来到昆杜之前,我从来没有做过个人简历,写过正式的求职信,更别说用英文完成。而我的一些同学们在高中就有类似的经验,显得得心应手。尤其是身边同学纷纷收到offer而我依然“赋闲”在房间的时候,我有些不安。但是在学校职业发展办公室的帮助下,我从零开始,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份简历,投出了第一封求职信,并在模拟面试中领会面试要点。从一开始担心自己可能四年都找不到岗位,到现在成为同时打三份工的“打工人”,离不开昆杜独特的student worker(学生工作者)的设置和相关资源的支持。

“我们不培养未来的注册会计师”

我记得高考结束后校园参观的时候,我和招办的老师说,我以后想当注册会计师,请问昆杜有这样的课程吗。招办老师的回复直截了当,她说昆杜培养的不是未来的注册会计师,而是为你将来选择任何领域打下基础。昆杜当然能帮助学生扎实的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更好的应对现实情境中的各种挑战,让我们在面对各种未知与转变时显得从容不迫。招办老师的回答在我在DKU学习的几个月中不断得到验证,我从未后悔过当时签写志愿协议的果断,在昆杜生活的时间越长,我越相信我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希望明年我也能在校园见到你们的面孔,与你们一起开启这段妙不可言的昆山杜克之旅。




何仔仪

学生故事

何仔仪

到这里之后,我发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来到这里之前,我很害怕我不优秀,担心peer pressure(同伴压力),到这里之后,我发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他可以是学霸,可以是身兼数职的“打工妹”,可以是体艺明星,可以是有趣的灵魂……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光,在这样的氛围里,都是你鼓励我、我鼓励你,大家一起前行。

01  校园日收获奇妙友谊

去年7月11日,当我一查到昆杜的录取信息,除了给我的亲人、好友分享喜讯,我还将这一消息分享给了David Huang(黄英强博士),一位我去年三月份参加校园日认识的医学物理教授。校园日当天,一位重庆的学姐说要带我们去见一个教授,而这位教授就是David。在与他聊天的过程中,他告诉我们他从美国回来到DKU任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目前国内医学物理的发展还远远不够,他想趁这个机会将这个行业再往前推进。

 

作为研究生导师,他虽然没有执教本科生,却给了我很多中肯的意见。当时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有着这样的想法:即使到大二才确定专业,大一的课程选择也要为大二的专业选择打下基础,而我目前还没有决定要选择怎样的专业,如何才能在大一选择合适的课程呢?David笑了笑,回答我说:“DKU的通识博雅课程设置就是为了让学生探索自己的学科兴趣。在大一,你就应该尽量多体验不同的学科,直到你找到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虽然我们都说人要有目标,但没有目标不一定就是坏事,因为你没有确切的目标,所以在寻找目标的过程中,才能看得更宽,对沿途的风景更加敏锐。”我听后豁然开朗,在我们没有确切的目标的时候,我们或许会感到焦虑,但何不将它转换为动力呢?我们都在努力奔向一个个目标:在读大学前,我的目标是高考;大学后,则是专业;毕业后,是工作。在这个漫漫人生旅途中,我们或许会看不清目标,或许会迷路,但我们都要相信这不是终点,我们一直都在前行。我们会走过更多的路,也可能会碰许多的壁,但都会变成我们的阅历,最后沉淀到人生中。

认识David也算是机缘巧合,但这场缘分,却坚定了我选择昆山杜克大学的决心,我迫不及待想来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在学校,我有时会去找David聊天,小到生活琐事大到时事政治。每次临走前他还不忘给我塞几颗巧克力。国庆节他从美国寄来的明信片,中秋节给我的月饼,日常的问候,都让我觉得作为教授和学生的严肃感和距离感慢慢变小了,相处反而更像是朋友。这也正是DKU的魅力所在,你可以和任何人成为朋友,可以从任何人身上学习到不一样的知识。而也正是因为David和我在校园日的对话,作为文科生的我也敢尝试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的课程,即使写代码到凌晨三点,日后想起也算是与众不同的一段经历了。

02  人生第一份工作

在DKU,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位根据自己专业偏好匹配的Academic Advisor(学业导师)。由于我对经济学比较感兴趣,我的导师刚好是我的经济学教授张晓晨。学完ECON101之后,我的成绩还算不错,萌生了应聘这门课的tutor(辅导老师)的想法,于是便去咨询了张教授。可惜他告诉我说现在已经有两个tutor了,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换人了。他问我为什么想找工作,我说想充实自己,让大学生活更丰富。他说如果我想工作的话,可以帮他工作。于是乎,我就这样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研究助理。

 

由于当时还是大一,专业知识还未储备,所以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张教授再三告诉我这点,并且让我自由决定要不要接受这份工作。即便如此我还是欣然接受了,何况万丈高楼平地起,万事都是从最简单的做起。

 

当时他正在做一份关于城市地铁站点设置对滴滴打车运营的研究,而我的任务便是收集并汇总全国地铁里程排行前12的城市站点的具体地理信息。他教我如何在一个专业的网站上查询地铁站的准确的经纬度位置,并导入到Excel表格里面。最开始这个任务还是很简单的,用它内置的批量导出方法可以省不少时间。可当这个功能不能用之后,问题便来了。由于每一个站点都需要谷歌,百度,腾讯三方的经纬度数据,以及准确的地理位置,一个地铁站点需要的信息就是7条(三方的经度,纬度数据和地理位置)。当不能批量处理数据之后,我就只能一个一个复制粘贴。如此庞大的信息量,所需要的时间精力可想而知。结束工作后,我便在想,如何将这种机械化的数据处理变得更高效呢?事实上确实是有方法的,那就是网络爬虫,通过编写代码来根据一定的规则抓取网络上的信息。我之前所提到的批量工具,便是运用到了网络爬虫。后来张教授也告诉我,学会网络爬虫对之后学习经济分析数据会有很大的帮助。于是这个暑假,我便开始了解有关于爬虫的知识,尽管还是初学阶段,我相信最后肯定会有很多收获。

 

我的第一份工作,虽然很简单,只是处理数据,但是却让我不断地反思:如何将我做的工作变得更高效快捷?一份工作,重要的不仅是完成任务,还需要在回顾过程中不断反思与总结。如果做着简单的工作却抱怨着为什么这么简单而重复,一个人是不能在这份工作中成长与收获的。可如果能去思考怎样用工具代替冗杂的人力,并且去实现这个工具,那么日后一定会受益匪浅。这便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虽简单却给了我思考与前行的空间。

03  追着时间过日子

在昆杜一年的时间里,我很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充实。曾经我以为上了大学之后会闲暇许多,万万没想到在昆杜的这一年里,是我追着时间过日子。每周无数的阅读任务,期末周的论文有时有三篇,参加合唱团的排练,去听各种讲座,参加有趣的工作坊,拍vlog……

 

来到这里之前,我很害怕我不优秀,担心peer pressure(同伴压力),到这里之后,我发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他可以是学霸,可以是身兼数职的“打工妹”,可以是体艺明星,可以是有趣的灵魂……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光,在这样的氛围里,都是你鼓励我、我鼓励你,大家一起前行。在这里你也可以和任何人成为朋友:格鲁吉亚小哥哥在线教学格鲁吉亚语,和保加利亚乒乓球国家队小姐姐一起聊天,和美国的小伙伴一起去看冰雪奇缘吃海底捞。去年圣诞节,我和其他九个朋友组团到重庆来旅游。当然你还能感受到昆杜教职员工的关怀与温暖:主厨教你如何打台球,教授结课时请全班吃披萨,校长叫你多穿点别着凉……

总之,来到这里,你就要做好被大学生活填满、时间不够用的准备。关于昆杜,有太多说不完,它的魅力也远不止于我的文字描述。

 

或许我们都无法预计未来将要去哪里,但我知道,我们都将在昆杜扬帆起航。期待与你在校园相遇!

 

 

 

何思樾

学生故事

何思樾

在神奇的DKU,做一个知道自己方向的开拓者


 

在DKU一年,我在不断找寻,在撞南墙,也在过长江。找寻的价值在于结果,也在过程,因为在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新东西,开拓新道路。而开拓是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如果你不想走已经铺好玫瑰,可以一眼望穿的花路;那么请到这里,我们一起寻找,“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我们,就是无限可能。

 

缘起

故事的开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我也并不是一个从一开始就铁了心要考中外合办大学的高考生。

我的高中生活与众多高考学子如出一辙:刷题,考试,面壁思过,继续刷题,然后考试,再次面壁……枯燥无味,平凡朴素,艰苦卓绝——我觉得从这几个关键词里面挑一个来形容我的高三,哪一个都不为过。身在重庆名校巴蜀的文科拔尖班,压力自然是很大的:周围的朋友老师都真是勤勉过硬,优秀过度,因为大家都卯足了劲,削尖了脑袋往名校冲,希求飞向更好的未来 。我却过得有些迷茫,我在这里学得那么努力,我真的能看到一点好的未来的苗头吗?就算去了一个众口称赞的名校,我能过得快乐吗?我真的有去了解过自己的内心,问问它,你想去哪里,你又能去到哪里?

翻看2018年秋天的日记 ,我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心慌得像狂风吹过水面,泛起的浪恍惚不能停止。本来,我的生活陷入困境,陷入一种不思改变,沉溺迷惘的困境。但忽然有一天,母亲的一句推荐,朋友的亲身经历,把我从温水煮青蛙的噩梦里突然拉了出来:“也许中外合办大学或者港校可以是一个适合你的选择。”中外合办大学和港校是什么?它又能给我带来什么?昆杜,上纽,港大,港科大,港中深,一个个名字突然回响在我的脑海,有点震耳欲聋的意味。

自主了解这些学校的路途开始了。从地理位置,名望声誉,学校性质到招生路径,我和母亲渐渐开始上道。既然我的英语不错,也热衷于了解国际文化,而且这类学校招生不仅限于应试分数而是看综合评价,那我为什么不去试试?没想到当初的“试一试”在后来开始慢慢改变我,激励我,让我在高考路上也走得更稳,也更安心。这一句“试一试”让我开启了“开拓”的旅途——它在我以为只有一条独木桥的时候,让我知道这世上不仅仅还有另一条阳关道;在必要的时候,冒点险蹚水通过也不失为一条有趣的道路。

11月底的重庆有点湿冷,我开始准备起面试。和英语老师Hanny的沟通很顺畅,我们一起了解昆杜,准备“战略”,也谈点人生。我记得12月的某个周六她分享了她的大学故事:她本来的专业是计算机信息,然而对英语的热爱让她在得到工作实习offer后,转而投身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她觉得她有更好的选择,也不想受困于之前的决定。她开始真正地去认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在这路上慢慢摸索,写下了自己的足迹。她胆子很大——因其触碰了一个从未接触过的行业。但她也做的很好——开拓精神给了她努力的动力。

下课了,我小跑着返回学校。站在教学楼的下面,我深吸了口气,掏出手机跟母亲打了个电话,告诉她我有多么被Hanny老师的故事打动,多么激动。“我觉得当一个知道自己方向的开拓者好酷!我真的挺喜欢说英语听英语,也享受国际文化的洗礼。我感觉我好像有点方向感了。”教学楼外的暖光灯照在地上,我有点开心,脸还是烫烫的。

3月如约而至,昆杜的校园日不同于所有我参加过的其他面试:昆杜不仅仅为学生提供参观交流的机会,更面向家长,让他们跟我们一起了解这所学校,这个大家庭。DKU校园日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家庭大聚会,来自四海八方的人儿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家长,教授,孩子与校长和气融融打成一片,权力距离感少了,人文关怀感多了。第二天的活动也令人耳目一新。我从来没听说校园日有体育活动的,不过DKU就是这样干了,毕竟身体素质对学生来说也尤为重要。模拟课堂的经历也颇为有趣。课堂不再是教授一个人孤独的狂欢,而是由师生共同参与,齐面问题与挑战的博弈游戏——教与学相长也。DKU将自己展现在我的面前,她的开放,她的共情,她的温暖如春,给了我那么多理由去执着,去努力。

缘成

6月23日,高考成绩发榜了,昆杜招生老师很快打来电话询问,并在第二日告诉我录取希望很大。我心里很是开心,也接受了老师下一步的面谈。

高考完,担心的便是选学校选专业的问题。和招办老师聊天绕不过专业的问题。DKU通识博雅的教育理念很强烈地吸引着我,因为我还不用在大一那么着急地去选择一个不了解的专业去学习。我相信有很多跟我一样对专业选择感到困惑的高考毕业生:由于热门或者亲友推荐而选择专业,对自己的专业了解不深,以及对自己心仪大学的专业也没做太多深入调研。表达了自己的部分疑虑后,老师很耐心细致地为我解答了在DKU专业选择的自由度:你将拥有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自己考虑,尝试和体验不同专业的课程。除开核心课程和一些必要课程外,课表都是由学生自己制定,可以选择跨专业的课程学习,到大二上半学期结束宣布专业。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可以亲身体验与思考,而且也能与教授和专业主管交流谈话,以便更明确自己的方向。

后又谈到学校毕业生去向以及社会认可度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也是很多家长和学生选择大学时着重考虑的一点。招办老师的几句话非常打动人:“毕业生去向这个问题的确值得考虑,因为关乎申研和就业等都是很重要的事宜。DKU的确是一个很新的学校,对你们来说也只不过是第二届,但是社会认可度是一个长远来看的指标。你看,你去申研,你去工作,研究所和公司单位不仅仅是看你的本科学历的,更看重的是你自己的能力和经历。当你的学姐学长做得很好了,你也做得很好了,学校自然也就受人认可了。DKU是一个非常新的地方,但正是由于她很新,才有很多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她会培养你,你也会塑造她。”

那晚回了家,辗转反侧。看到好多评价说去一所全新的学校是试验品,是小白鼠。但若没有人尝试,那还有什么结果可论呢?若要理想化来说,做一个开拓者,我们就是勇气,我们就是旗帜,我们能够留下的,是自己寻找过的答案,是扎根过的痕迹,也是沉淀的基石。现实点说,我们不是“试验品”,我们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年轻可以是一种资本,敢不敢试,试了会不会错,都是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我和DKU都是还在成长的孩子,我们牵着手,我会是你DKU“簇新的理想,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我相信DKU会成为“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缘续

在DKU一整年,虽然因为疫情影响,有半年时间都在线上度过,但我要感谢这个地方,这个大家庭,这个小世界,这个神奇的,改变我那么多的地方。

DKU在很大程度上让我理解细致,耐心与严谨的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第一、二个小学期过得有些糊涂,而且因为选课课业量(workload)的严重不平衡,导致我在第二学期整个人时常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情绪也是忽涨忽落,因而绩点也不太理想。我常常以为,是自己不够努力,花在作业、作品上的时间不够,所以我第一学期的成绩才如此尴尬。但那么多的课上下来,才慢慢发现,那么多次不理想的成绩,有时是对课业要求(instruction)的疏漏,对提交时间的错记而致期末成绩直接下滑。这么多东西梳理下来,慢慢发现不是自己不够努力,而是自己不够细致,不够严谨。我并不厌烦,反而很感谢那些给我低分的教授,让我更能够在这些失误中反思自己,鞭策自己,让我更看得清自己前面的路该怎么走。我要谢谢学术英语(EAP)教授Anna Scholl,Kevin Sprague和媒体艺术教授Kaley Clements给我详尽的反馈,指出那么多不足。我更要感谢历史教授Titas Chakraborty,虽然第一篇论文打了C这样令我汗颜的分数,但是却在一步步地,耐心地,细致地,引导我如何读懂历史,写好文章。而我也很高兴没有辜负她,尽管在指导我修改期末论文的时候她远在印度,我仍能从她视频里的话里听出那么一些喜悦,与小小的骄傲。

DKU这神奇的地方,更让我站在世界公民的地平线上,更多元化地思考。不管是SOSC101,还是GCHINA101,这两门大文科课都给了我太多新鲜的东西去咀嚼,去探索。Lincoln Rathnam教授的和蔼,Zach Fredman教授的激情,赋予了这两门课不同的色彩,但是相似地,他们的的确确将人引导去更远的地方。我从来没想过的是:优生学能与人口素质这个话题发生联系,抑或是女权与性别平等问题的因果思考。这些一点点影响我们生活,甚至我们的公民身份的“小”问题,往而习惯性的被我忽略,而在这里,又被重新拾起,燃起我的一点探究火苗。

在DKU,除了国际化的课程设计,还有国际生与中国学生密切的互动,培养了我对世界公民这个词汇的点滴认知。日常与国际朋友的对话,给了我那么多的鼓励去了解他们的国家,了解这个世界。我记得日本同学Reika对中国红包文化浓厚的疑惑与兴趣;也记得摩洛哥小哥Othmane告诉我他有“四个妻子”时我的震惊(不过这是玩笑话,他手上有个戒指);我也会永远记得,那次去找乌克兰朋友Tanya聊天的时候,她开门时眼角的泪痕——那是她在一次又一次阅读乌克兰创伤性文学后,回忆中的伤与痛。我身边这些真实而鲜活的生命,这些人,不止一次的提醒我,你也是我们中的一员,你也属于世界,属于我们。这些学术上与生活上的冲击,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别人家孩子眼里的中国,还有我慢慢成长的另一身份:世界上的人,地球上的公民。

最深刻的,来源于DKU的影响,是教会我去思考意义与自我,而不再盲目地去冒险去追逐。这些影响主要来源于我的教授们和我身边的朋友们。Dr. O’Brien第一学期的mindfulness心理学课给了我很多调节情绪的方法,也让我对我和身边人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知——通过试探性的,过滤性的问题,我收到的答案赋予了我更多的对自己的信心,也看到了别人眼里的自己——学习是为了应用,是为了调节生活,左右人生。

在第二学期这个压的我喘不过气的小学期,我却也意外的收获了很多东西。Kaley的课是其中之一,因为初次接触编导摄影演员剪辑等一系列工作,因此我的作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本身创作这件事就让人血脉贲张啊,写那么多奇怪有趣的剧本,我也觉得很有意思。不管是最初自己写的双重人格,还是后来和同学拍的柠檬历险记,或是“摄影专家”Honey带我们拍的MV,以及最后我导的未来空间AI情感测试,都让我觉得很新鲜,也很兴奋——我第一次感受到创作是多么痛苦,但又是多么美丽。我想,在这里,学习的意义是知识的摄取和思维的培养,而知识的摄取和思维的建构则为今后自由的创作而奠基。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在DKU不仅遇见了启迪思考的教授们,还有那么多厉害和有趣的朋友。我和邻居们的深夜茶话会,GCHINA课程小型座谈会,还有我们的各种生活分享,誊写了我DKU life的数行句摘。还有一些学生自创的时事群聊,“奇怪”而敏感的聊天话题总会勾起一些情绪,驳斥和赞同的波澜之间是辩论的精彩,也是各国思维的碰撞。朋友们追求的“意义”,在谈天中被放大,而我站在他们的身边,或者对面,逐渐看到不同思维方式和不同生活态度隐隐浮现的全貌,也看到不同选择带来的价值与遗憾。

在DKU一年,我在不断找寻,在撞南墙,也在过长江。找寻的价值在于结果,也在过程,因为在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新东西,开拓新道路。而开拓是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如果你不想走已经铺好玫瑰,可以一眼望穿的花路;那么请到这里,我们一起寻找,“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我们,就是无限可能。

 

 

Alberto Najarro

学生故事

Alberto Najarro

那个放弃哈佛的海岛男孩

上午的 CHINESE 101 基础课刚刚结束,Alberto Najarro 捧着自己的堂测卷子发呆,他又一次搞混了“黄”和“棠”的上半部分。今年是他学中文的第三年,可写起汉字还是惯常的“意识流”,上下左右仰仗灵感,哪里不稳就补上“丿”或“丶”。

从九月入学到现在,Alberto 已经在中国昆山杜克大学(以下简称 DKU)生活了三个月。他说这里一切都很完美,课程,食物,住宿,娱乐……除了中文 —— 他发现高中学了两年多的中文是“假”的。“我的中文老师不教汉字,只教拼音。到中国才知道,只有小孩才用拼音。”于是他开始像小孩一样用画图的方式学写汉字。平均一天两小时的学习让他已经能写简短的中文作文,虽然“黄”和“棠”的部首区分目前还是难了一些。

Alberto 的出生地萨尔瓦多位于中美洲北部,南邻太平洋。21,393 平方公里的国土加上 640 万的人口,使他成了中美洲面积最小却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上帝给了萨尔瓦多天堂的模样。热带气候,茂密森林,火山岛屿,高原湖泊,海滨浴场,海产随手可捞,挑剔的海龟也常在这里产卵。此外,他还保留着一千年前玛雅文明的遗迹。

马路上,汽车和摩托彼此挨着,行人在机动车和步行道间来回穿梭,摊贩推着小车向路人兜售 Pupusas (当地特色芝士玉米饼),填满鱼虾的沙拉,和一种叫 Frescos 的果汁混合汽水。

可“天堂”不是萨尔瓦多的全貌,“罪恶之城”是他的另一个称呼 —— 这里是全世界谋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11年,首都圣萨尔多区的谋杀率达到顶峰,平均每天凶杀案达 15 起,罪犯多到监狱塞不下。

夜晚降临,黑帮出没。他们骑上摩托,掏出刀枪,暗杀与火拼轮番上演。黑帮成员习惯把帮派符号纹满全身以示区分,比如“MS13”代表黑帮 Mara Salvatrucha(野蛮萨尔瓦多人),“18”则代表 Barrio 18(18 街黑帮)。

他们犯罪的理由通常包括毒品,高利贷,抢劫,强奸,走私,人口贩卖……以及,获得名声 —— 新成员会因正中头骨而一战成名,老成员则凭此获得帮内晋升。

Alberto 记忆中与黑帮有四次过密的交集。第一次发生在他八岁生日当天。家中办派对,饮料不够,外婆和妈妈开车去买。通常二十分钟往返时间足够,那天用了她们五个小时,因为半途遭遇黑帮。“她们被丢在高速上,汽车,手机,以及身上值钱的东西全被抢走,在路人的帮助下才得以去警局报案,然后回家。我一直问爸爸,妈妈和外婆去哪儿了。他当时已经接到电话,可仍佯装镇定,告诉我没事。或许是觉得黑帮的阴影对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过于沉重了。”

Alberto 自己在高中时也有过一次差点丢掉性命的经历。临近考试,他请叔叔帮忙辅导数学,在叔叔家待到凌晨三点。因为上课要用的书还在家,他没有留下过夜,而是径直开车回家。出门没多久,左右两边的巷子各窜出一个摩托车手,向 Alberto 的车子紧逼。“那是两个壮汉,那两辆摩托发出的轰鸣是我这辈子听过最可怕的声音。我不敢回头,只觉得眼泪在往外溅,它们很坏事,我几乎看不清路。” Alberto 往家相反的方向开,回家会令他的家人也陷入危险。

他飞踩油门,冲入一处停车场,下车后逃往旁边仍在营业的快餐店 Denny’s,躲进最里间厕所。三十分钟过去,确定没被追上后,他才去取车,结果被眼前景象惊呆 —— 因为开太快,他的车轮胎爆炸了,散出刺鼻的橡胶味。

他的恐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驱散不尽,那晚的记忆非常具体,就像街上的灰尘,路边白色的房子,还有楼梯间的霉菌气味一样具体。这件事过去数月他才告诉母亲,母亲听后哭了很久。

“我爱萨尔瓦多,这里生活着我最爱的亲人和朋友。他们认真工作,努力生活,怀抱信念,总是把微笑挂在脸上。但我知道,这里有一些东西,需要我们去憎恶,然后去改变。”

哈佛梦

于“改变”,Alberto 并不是说说而已。和许多国家一样,萨尔瓦多给予十八岁以上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利。Alberto 在脸书上给那位关注公民事务的议员 S 留言:我崇拜您很久了,非常认同您的政治意见。萨尔瓦多的议员都喜欢折中的方案,他们不愿惹事,尤其当事情牵扯到黑帮。即使是最惨不忍睹的事故,也唤不起他们的关注。他们很少干涉,只在一旁看,让我们自生自灭。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人。您和同僚公开辩论,痛斥警察失职的样子太酷了。我是一名刚过完十八岁生日的高中生,很想在即将到来的暑假为您工作。

他很快就收到了 S 的回复,以及期待已久的暑期实习 Offer。他开始参与议案讨论,还直接参与了一项饮用水安全议案的起草。

“这么年轻就参与政治,大家都觉得我疯了。我觉得自己某种程度上有点像《唐·吉诃德》里的老骑士。”《唐·吉诃德》是 Alberto 最喜欢的书,他喜欢阿隆索那“近乎愚蠢的理想主义——无论他人怎么看,他都要做自己相信的事。”
理想主义者往往具有极强的同理心。他高中时参加过一次洲际作文比赛,他的文章主题是“暴力和他的旁观者”。
“旁观者是暴力的帮凶。他们用冷漠助长施暴者的肆无忌惮,将受害者钉上耻辱柱。因为人数众多,他们的责任被分散,每个人都自认无辜。”他看了大量纪录片,纪实文学,听了很多遍 Lady Gaga 的《Til it happens to you》,揣摩一场场暴力事件中的全部参与者心理,随后以受害者身份用第一人称进行讲述。因为过分投入,Alberto 甚至一度陷入抑郁。

他在截止日的最后两小时完成了这篇文章。奖项结果公布当天,他的短信爆炸了 —— 全是对他获得一等奖的祝贺。评委称赞他在文中展现了极强的感知他人苦难的能力,以及试图唤起社会改变的道德勇气。

显然哈佛的招生官也被 Alberto 的经历打动,向他发去 Offer。

哈佛是 Alberto 自小以来的“梦想学校”。那时的他幻想考上哈佛,获得整个社区的称赞,登上萨尔瓦多有影响力的媒体头条,去纽约看百老汇,去洛杉矶看湖人,去波士顿看太阳跌入查尔斯湖。

可现在,这些想象完全褪色了。他发现那些自己曾经无比在乎的事,一下变得轻飘飘的。哈佛梦像一块强力胶,黏合了 Alberto 前十八年的人生,他因此没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早早放弃读书,做点小生意,又或开始工作,甚至加入黑帮。可然后呢?他和当年那个要用征服哈佛证明自己的男孩已经不是一个人了。

“我享受着一流的教育,而萨尔瓦多的许多人仍活在无止境的威胁之中。我得到了额外的眷顾,这也给了我去改变的责任。”他想从大学获得的,正是带来变革的力量。

“那封进入我邮箱的 DKU 招生邮件改变了一切。看到学校的介绍后,我非常惊讶,没有比这儿更符合我对理想大学想象的地方了。博雅教育,全球意识,而且作为第一届本科生,我将有机会去真正地塑造这所大学。”Alberto 想做拓者,正如他一直想做青年人参与政治的先驱,推进家乡萨尔瓦多变革的发生一样。

“当我告诉我的家人,老师,和朋友我要去中国读大学,他们并不惊讶,因为我喜欢中国文化。可当我告诉他们我要申请去做 DKU 的第一届本科生,他们有些反应不过来。‘你不是已经考上哈佛了吗?’‘去做实验品,你确定?’‘你究竟是从哪儿听说这所学校的?’他们此前对 DKU 一无所知,对学校倡导的创新型通识博雅教育也完全陌生。很感谢开明的父母,他们信任我,尊重我做出的任何选择。哈佛,未来研究生可以再申请,这次,我想试试另一条路!”

申请季结束,他如愿获得了 DKU 的录取,一同而来的还有几所美国和墨西哥名校的通知书。他很快将选项筛选到只剩哈佛和 DKU。面对这个或许是十八年来最重要的选择,Alberto 并没有因一见钟情而直奔昆山,他花了很多时间考虑。

“我和这里的人交流,在网上浏览一切能找到的信息,甚至尝试阅读中文。后来我确定了什么是最重要的。A++ 不等于有意义的生活。我或许可以从哈佛得到更普世价值的‘成功’,但 DKU 能给我的亲手画出理想大学模样的参与感,让我‘愚蠢’的理想主义继续生根的泥土,是任何其它大学都无法给予的。”

中餐是一个可以让 Alberto 滔滔不绝的话题。没有国际生惯常遭遇的水土不服,他喜欢红烧肉,花椒,和煎饼。他还在昆山市中心的商场 -1 楼找到了一家重庆私房面馆 —— 五块钱一碗的小面让他吃出了麻辣鲜香四味口感,并因此欲罢不能。

“在萨尔瓦多的时候,我们一家每周都会去吃至少一次中国菜。来了之后发现,那也是‘假’的。拼音至少有小孩在用,但左宗棠鸡连小孩都不会吃。没想到我的中国胃是被一碗小面打开的。”

他总结了一份《外国学生中国生存指南》。比如即便会说中文,也不要过分暴露。当他和同学用中文交谈,他总是眉头轻蹙,脑袋侧向一边,露出费力倾听的表情。“这样人们就会对你更有耐心,更宽容。”至于购物,他的经验是,“除非特别有钱,不然别去商场。网上有你想要的一切”。他很快上手了中国的电商网站,“双十一”用一半的价格买到了过冬的羽绒服。

“当然最重要的是,和不同背景的同学谈论各自国家时要保持尊重和开放,不要让无知演变为偏见。比如萨尔瓦多的历史书在讲到二战时,很少提到中国。据我所知不少其它国家的历史书也是这样。那些没作更多了解的人会觉得中国并未进行积极的抗争,也没遭受太大的伤害。如果表现出这样的傲慢态度,会非常伤人。”

首批入读 DKU 的 259 名本科生来自 27 个国家。

多样性与全球化是这里最吸引 Alberto 的地方, 可也让他经历了一次低谷。Alberto 有着拉丁美洲国家人惯有的热情,他爱交朋友,总是会对每一张新面孔作自我介绍。可他的热情没能换来同等的回馈,他发现自己很难像交到完全敞开心扉的朋友,他们之间总有无形的距离。

Alberto 想知道为什么,找来几位朋友聊天,沟通结果让他意外。“他们觉得我和所有人交往,和所有人交往的人是不需要亲密朋友的。”

孤独对很多人来说或许很严重,但 Alberto 擅长解决问题,因为他从不害怕寻求帮助。“我和自己高中最好的朋友

打了电话,她说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们拉丁美洲人的热情,甚至会误解我们不够真诚。不要为了别人的态度改变自己,总会有人欣赏这样的你。”

聊了一宿后他豁然开朗,又变回了快乐的 Alberto。他就是有这样将大事化小的能力,或许因为经历过比这严重得多的事,像是被黑帮追击,还有那场大病。初中即将毕业那年,他突然病倒。肺部功能受损,医生查不出病因无法对症下药,他的病情越发严重,甚至一到夜晚就难以呼吸。

当医生的姑妈阅读大量医学文献后终于和同事们一起确定了病毒类型,将他从那头拉了回来。“那段时间一睁眼就能看到

许多爱我的人陪在身边,我被爱裹紧。爱给了我勇气,除了生死,别的都不是大事。况且总得有些上上下下,否则 DKU 的生活就完美得太不真实了。”

Alberto 如今在图书馆和学生事务办公室做学生兼职,还加入了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做实习研究员,认识了一众想为学校贡献更多的志趣相投的朋友。他们正在筹备成立一个学生智库,希望从学生的角度为学校建设提供建议。

无论什么时候遇见,Alberto 都总是在笑,晴朗得让人忍不住好奇,这个男孩究竟遇上了什么好事。如果你真的去问,他会回答:DKU!

王诗婷

学生故事

王诗婷

昆杜在我眼中的浪漫与高远

一、未曾想象的大学生活


 

当在昆山杜克的脸书主页上看到“Welcome, Class of 2024!”的贴图时,我才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在这所大学里度过了整整一年的时光了。这一年里,我上了十多门课,探索了六七个专业方向,也做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翻译了两本书,成为了英语流利说最年轻的课程设计师,讲了十二场线上英文脱口秀,与中信出版社合作了一本小书,还完成了两个很有意思的行为艺术作品。当然,最重要的收获肯定是跟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成为了好朋友,还认识了许多厉害又好玩的教授。我特别想写一篇荡气回肠的“大文章”,好好地讲一讲这所学校了不起的气质,以及自己在其中碰见的惊奇故事;但真到了落笔的时候,想到的却只有许多件可爱的小事。我想,也许正是无数个小而美的细节,构成了昆山杜克独有的浪漫与高远。

二、不遗余力地创造学习条件


 

我想到的第一件小事,是昆山杜克的宿舍分配系统。你也许已经知道,昆山杜克并不存在真正的“集体宿舍”,只有单人间与双人间的区别。在分配双人寝室时,学生事务办公室的residence life(住宿生活团队)会让我们填一张长长的调查问卷,上面列举的条目可谓细致入微:从对室友国籍的偏好,到对熬夜与早起的态度,乃至对空调温度的要求,都会得到尽量的满足与尊重。在这样近乎“私人订制”的寝室环境里,我们自然能更好地专注于学习与生活。这种便利在其他的生活琐事上也时有体现,比如conference center(会议中心)的每一层楼里都有独立的洗衣房,还配备了熨斗与烘干机,大大节省了学大大节省了学生的时间——我陪家人在传统高校的宿舍里生活过一小段时间,亲眼目睹了学生们每天在排队洗衣、晾衣、拿快递上花费两三小时的时间;而在昆山杜克,这块时间能被节省下来,用于学习和休息。

昆山杜克大学学生宿舍

除了宿舍以外,昆杜的公共空间也很叫人喜欢。比如说,每层楼里都有好几个供学生使用的team room(小组工作室),既可以作为上课时进行小型讨论的空间,也可以当做自习室来使用。每次我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写作时,就会抱着电脑钻进team room,效率往往非常高。在传统高校里,这种独立性强、安静整洁的私人空间也许就比较难得

team_room

昆山杜克大学team room

三、细致入微的保护与照顾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昆杜把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都照顾的非常好。学校的医务室设施很齐全,校医与护士也很体贴,好几次送我小贴画与糖果。我有慢性胃窦炎,不得不长期吃药,在家里的时候都尚且需要定期跑一趟医院或药房,在学校却只要花五分钟走去医务室就能开到了,节省下很多时间。有一回,我夜里十点多突然胃病发作,疼得连路都走不了,于是拨了学校的紧急呼叫电话向医务室求助。那天是周末,时间已很晚,但二十分钟之内,拎着医药箱的校医就出现在了我寝室门口。她为我做了检查,又叫来学校的车,送一位好心陪同的同学与我去医院吊水;还嘱咐我开药时记得要发票,因为可以拿回学校来报销。我不是江苏本地人,连最近的医院叫什么名字都不清楚,那天要不是得到了这么及时的照顾,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每次有喜欢昆杜的高中生家长和我聊天,我都忍不住把这次经历拿出来讲,因为说到底,学生在学校里能学到多少东西主要凭自身“造化”,外部环境不一定能起决定性作用;但是知道这所学校能提供细致及时的保护与照顾,肯定是很让人心安的。

既然说到昆杜照顾着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就不得不提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我想,从在学生心理健康上倾注的资源来看,大陆应该没有几所学校能与昆山杜克媲美——CAPS(Counseling and Psychological Services, 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每两周都会举办小型活动,有鼓励学生倾吐情绪的游戏专场,帮助学生缓解想家情绪的专题茶歇;在临考前,还会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治疗犬来到校园里供大家快乐猛撸,光是想想都会开心起来。

CAPS为学生举办的正念冥想活动

今年春天的时候,我开始为一个app做课程设计师,与一群了不起的同事一起工作。当时,整个团队里只有我没有硕士学历,工作进度又很紧,再加上学业的负担,我的心理压力几乎达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好在CAPS的咨询师杨老师给了我及时的支持,她每周都为我做一次电话诊疗,并仔细地记录了我的状态;在那段最忙碌又黑暗的日子里,CAPS给了我最有力的帮助。

四、更安心,更有归属感


 

这么多零零碎碎的事情汇聚起来,便形成了所有昆杜人共同的归属感。我们能时刻感觉到,昆山杜克大学是一个安全、温暖的地方,它会全心全意地保护你,也很愿意把你托举到更高的地方。一年前离家来昆山读书时,我心里既不舍又害怕,很担心自己不能融入新的环境。一年过去,昆山杜克已然成为了我舒适区的一部分,它不再是一座等待被征服的高山,而更像能带给我支持与动力的家。

我想,人的成长,其实也就是一个逐渐离开家的过程。我们会离开儿时住的房子,前往更广阔的天地,离开熟悉的环境,扑进陌生的人潮。如果我们能在年轻的时候,从一个小社会里得到一些坚实的爱,那么以后走到哪里都会更有底气,人生的奔忙也就不能轻易把我们击倒。昆山杜克大学,就是这样一个能够源源不断地泵出爱与温暖的地方。

潘时禾

学生故事

潘时禾

“通识博雅”教育,让我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在高三承受巨大择校压力的时候,我第一次听说了昆山杜克大学“通识博雅”的教育理念。一年之后的秋天,我有幸能够踏入这所年轻的大学,亲身体验这里独特的教学模式。如今,精彩纷呈的大一生活已然过去。在此,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分享一些我的亲身体验和对“通识博雅”更深入的理解。

panshihe
我对昆杜“通识博雅”教育的理解与实践

当我深入地去了解“通识博雅”教育时,我才明白其中的“通识”和“博雅”严格地讲是两回事。借用昆山杜克大学第一任校长刘经南院士的话,“通识”指的是学科、知识的交叉,而“博雅教育更强调的是一种人文精神,包括责任意识、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还包括你的德性和品格”。在昆山杜克大学学习的第一年中,我对这两者都有了非常真切的体会。

刚进入昆山杜克大学时,我以为所谓的“通识”教育仅仅存在于大二下学期选专业之前的两年时间里,分完专业后学校就会回归国内传统高校的分专业教学模式。但在进入学校一段时间之后,我才发现学校“通识”的理念将一直贯穿我的四年大学生活,甚至是一辈子的学习生涯。

作为一名昆山杜克大学的学生,我惊叹于自己不属于任何学院,也不属于任何班级。换句话说,我是校园里一个完全独立“行走”的个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可以在四年内的任何一个学期选择任何一个专业的任何一门课。惊叹之余,我开始自主规划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学科探索路线。如何在上完基础课的同时接触未知领域的新鲜事物,如何把文、理课程合理搭配,如何给偏内向的自己穿插一些沟通与演讲的课程,这些是我在大一期间一直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名昆山杜克大学的学生,我惊叹于自己不属于任何学院,也不属于任何班级。换句话说,我是校园里一个完全独立“行走”的个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可以在四年内的任何一个学期选择任何一个专业的任何一门课。惊叹之余,我开始自主规划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学科探索路线。如何在上完基础课的同时接触未知领域的新鲜事物,如何把文、理课程合理搭配,如何给偏内向的自己穿插一些沟通与演讲的课程,这些是我在大一期间一直思考的问题。

 

昆山杜克大学的“博雅”教育更让我惊叹。拿学校的课程来说,一年学习下来,最让我受益匪浅的课并不是我的理科专业课,而是两门所有大一学生必修的基础核心课程——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 (EAP, 学术英语)以及China in the World(中国与世界)。

 

EAP是专门为中国学生设计、为期一年的英语写作课。但是与传统照本宣科的英语课程不同,以内容、文化为依托的EAP课程不仅提高了我的英语写作能力,更锻炼了我的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并激起了我作为一个理科生对于文化的研究热情。

 

我的第一位EAP老师Anna Scholl是一位对学术相当严格的教授。她不曾漏过我写的文章中的任何一个错误。不仅是语法,连标点、字体、大小写、行距都要求我们做到绝对的规范。在她的影响下,如今我每次写文章时都十分注重学术和写作规范。我的第二位EAP老师是带着典型英国口音的Laura Davies教授。在她的情景式教学中,我感觉教室变成了一个舞台,我每节课都在舞台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小组里用不同的姿势倾听与表达。最让我感激的是教授在写作课里专门加入了好几次演讲任务,内容很多都与我们课后写的文章相关。本来不擅长演讲的我也逐渐学会了如何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演讲成绩也从一开始的B到了最后的A。

 

第三个小学期伊始,EAP课程的主题从如何学习英语写作转变到了如何利用写作表达文化。出乎我意料的是,我们的研究对象竟然是中国文化。虽然从小在中国文化中长大,但真正想要表达时我却发现非常难,更别说是用英语了。不过很有幸,我选到了“中国通”Don Snow教授的课。作为一个研究了中国文化几十年的美国学者兼作者,他在课堂上跟我们探讨“什么是文化”、“怎样准确而又有趣地表达文化”等我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的问题,这让我对文化有了极大的兴趣和深刻的理解。

 

当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EAP老师莫过于能讲一口流利中文的Austin Woerner教授。作为一名对中美文化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学者,他在我的心中架起了一座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鼓励我们去批判性地理解和研究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有了教授的引导和从大量阅读中获取的理论支撑,我突然发现我可以尝试分析中美文化一些表象下的内在原因了,甚至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解释中美的合作与冲突了。这是我在读高中时不曾想过的。
于是乎,在四位风格迥异的教授的引领下,我这一门看似普通的英语写作课就这样变成了一次激发潜能、探索文化的旅行。回过头来,我也十分诧异地发现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也许这就是昆山杜克大学课堂的神奇之处吧!

 

如果说EAP课程激发了我这个理科生对于人文学科的兴趣,那我的第二门必修课China in the World(中国与世界)让我彻底领略了人文学科的魅力,尤其是历史学和社会学。这门课着手近代中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从科学、贸易与战争等角度研究了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和国际关系,充分让我体会到了历史的古为今用。与高中历史课的“死记硬背”截然不同,它充分培养了我的批判性思维和思辨想象能力。只要理由充分、逻辑正确,任何对于历史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想象都会得到教授和同学们的尊重。还记得期末最后一篇论文的题目是“2040年的中国”,每个人大胆而又不失根据的想象让我深刻意识到拥有超前的世界观和未来观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是多么的重要。

 

在我的理解中,昆山杜克大学“通识博雅”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我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无论你是偏文还是偏理,无论你对未来有什么样的规划,昆山杜克大学都会鼓励你广泛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因为在未来的世界,“全面”可能将不再是一种卓越的品质,而是一种必备的素质。如果我就读于其他普通高校,或许我可以对我所在的专业研究得深入、透彻,成为一个真正的“理工男”,但是我可能永远没有机会成为一个真正全面的人,而这在未来是不“完整”的。

panshihe_lab
和同学一起实地考察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

什么样的人适合昆山杜克大学的“通识博雅”教育?

想要全面发展的人

想要在昆山杜克大学获得良好的体验,我觉得首先必须要认可“通识博雅”的教育理念。“通识博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全面的人。而想要成为一个全面的人,通常要对所有知识保持一颗好奇心和敬畏心。昆山杜克大学的学生当中,有像我一样尚未确定专业的人,也不乏在报考前就明确专业方向的人,但这都不妨碍我们学习非本专业的,或者不是很感兴趣的课程。俗话说:“世事皆相通”,学科之间也是这个道理。在不确定性极高的未来,那些看似无用的知识也许就会对我们产生帮助,给予启发。因此,无论选择专业与否,我们都不会偏执于一两门学科,而会利用昆山杜克大学的资源优势,努力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自主学习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人

在我看来,全面的人并不是所谓的全才。没有特长的人往往会成为“貌似什么都懂,实际上什么都不精”的人。因此,明确专业方向、确立学科特长并不是我们昆山杜克大学学生所逃避的,而是非常受重视的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在拥有极大选课自主权的同时,有较强的学业规划能力,并且爱钻研、肯钻研。我认为只有这样,我所获得的各种知识和能力才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就读于昆山杜克大学一年期间所得的一些理解和感悟。大一期间,我所经历最遗憾的事可能就是受疫情影响,我一年的学习时光有小半年是以网课的形式度过的。但是想到八月份又可以回到那个美丽的校园,我喜不自禁。当然,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在秋天的昆山杜克大学校园里看见你们的身影!

吴天语

学生故事

吴天语

努力成为一名“有根的世界公民”

第一次接触到“世界公民”一词是在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的一次演讲之中,他谈到,“作为千禧一代的我们,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应对这些挑战不仅仅需要依靠单个人的目标和使命感,更需要创造一个每个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从本土的社群做起,建立起一个连接的世界。”这番话在我的心里悄悄埋下了一颗种子,直到我遇到了昆山杜克大学。

自觉走出舒适圈

依稀记得初中的时候,我走在上海的街头,遇到外国友人向我问路,紧张地连一个单词都蹦不出来,两个人在路边的尴尬场景还历历在目。那是我第一次失败的跨文化交流经历,也会是最后一次。

 

昆山杜克大学提供的全英文浸入式的学术环境,使得我能够与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成为同学,结交为朋友。如此开放包容的环境下,我慢慢地,自然而然融入到不同的圈子中去,用渐渐流利的英文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教授、职员和学生交流,话题能从兴趣爱好一直聊到时事政治,这样的变化是我以前难以想象的。

 

在这个多姿多彩的一年生活中,我通过课堂、社团、项目经历以及实地调查等诸多形式努力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在这些经历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学校创新中心所举办的“教育x创新”论坛,那一次我有幸结识到了来自PEER毅恒挚友的刘泓先生,他对于县城教育的创新型理念是我之前从未领略到的,会后我也有幸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曾经的我对于教育话题总会敬而远之,避之不谈,可这次偶然的邂逅却让我对教育,尤其是县城教育以及教育公平的议题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开始主动地去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经验为这样一个偌大的话题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今年8月我也随同刘泓先生前往了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开展为其两周的教育活动,真真正正地“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

 

在昆山杜克大学的校园里,每一次机会、每一个瞬间都可能带给我前所未有的启发,在不知不觉中迈出自己的舒适圈。

学会重新审视自己

还记得第一个小学期我选修了一门创意写作课(WOC 190:创意写作),讲师是耶鲁大学毕业的Austin Woerner(温侯廷)教授。当时选择这门课的初衷其实很简单,即提高我的英文书面表达能力。可是随着课堂的深入开展,我渐渐发现我所收获到的远远不止这些。这堂课的标题叫做Creative Writing:People and Places,也就是说,写作的重心在于所描写的人物和他(她)所处的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在讲师的引导下,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曾经的经历,并尝试抓住那些以前未曾关注过的细节,用精准的语言生动地将其展现出来,让读者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如身临其境一般。正如教授所说,他心目中期待我们的作品是specific(详细)的,能够“让读者如同躺在沙发上观看一部带来强烈共鸣的影片”。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Woerner教授时常会以追问的形式帮助我不断地挖掘出任何可能忽视的细节,一个又一个问题袭来,有的时候会让我不知所措,可最后听到他对我的回答说出“Exactly”的时候,那种感觉犹如任督二脉被打通一样神清气爽。

 

在他的指导下,我一遍又一遍地审视自己,发掘出了很多或有关文化或有关精神的生活细节,从而以小见大,将平凡的小事与看似晦涩深奥的文化现象有机结合,形成一篇完整的2000余字的文章。而有心的Woerner教授也会将我和同学们的文章收录下来,并在今年装订出版,我相信这会是我在努力成为“有根的世界公民”这条路上最有纪念意义的作品了。

学会批判性思考

昆山杜克大学的课程设计非常符合我这样一个对很多学科领域都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在这里的第一年里,我以自己的兴趣为导向,探索了数学、物理、生物、计算机、经济、心理、历史、人文等各领域的课程,深切感受到跨学科学习对我成长发展的裨益。wutianyu_01

 

虽然作为一名理科(Natural Science)学生,我喜欢徜徉在数学符号以及数据驱动的世界中,但我也渐渐享受阅读历史学文献的乐趣。在大一学生必修的通识课China in the World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如此“痛并快乐着”的经历。每周我要花上约十多小时去完成上百页的阅读任务,并在学校的Sakai网站上发表自己对于一些问题的见解与思考。在阅读这些文献的过程中,我真真切切地学会了运用批判性思维看待过去的历史,学会通过比较既得论据的真实性,以更加学术化的角度重构了自己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每周我还会去我的小组讨论课教授Kolleen Guy的Office Hour(办公室时间),和她交流自己对于这些阅读材料的看法。与此同时,她也经常基于自己的研究方向,与我交流她对于某些历史事件的立场。虽然由于疫情原因,我们只能够通过小小的电脑屏幕进行远程交流,但这些却一步步促使我向成为一名“有根的世界公民”的方向前进。

China_in_the_world
China in the World课程荣誉证书

正如昆山杜克大学前校长刘经南院士所说,培养有根的世界公民,既要求学生的思想根植于本民族文化,也应当拥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从而做到用世界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所以我很感谢五位教授对于China in the World 这门通识核心课的设计,不仅让我大胆的进行批判性思考,还引导我用论文和Presentation(展示)的方式展现自己的进步。

 

昆山杜克大学给我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能够在家门口接受纯正美式教育的机会,更是一段其他学校不能提供的,帮助我成为我理想中的具有“文化之根的世界公民”的历练。感谢与你的相遇,愿未来三年我们继续并肩前行。

郑雨若

学生故事

郑雨若

昆山杜克:小课堂、大视野,绽放自我的万花筒

昆山杜克大学(DKU)坐落于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昆山。校园虽不大,但处处透着优雅别致,尤其是池塘中的簇簇荷花,让你每每在舒爽的清晨感受到江南气息。

 

初到DKU学习,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小”:我们这个年级总共只有三百多名同学,这些同学来自25个国家,是名副其实的“五湖四海”。我们的课堂一般20人左右,有些专业课人数更少。所以,在DKU的小课堂里,每个人都会成为“焦点”。

 

有个著名的汽车广告“想想还是小的好”,这正是我对DKU小规模的真实感受。在DKU每位同学都会有一位教授做导师(advisor),如果是Freshman同时还有一位高年级的同学提供帮助。我很喜欢我的导师William Winner,他是环境科学的教授。我会定期和我的导师会面,当然目前我还无法和他讨论什么专业问题,我大多是就最近的学习情况、遇到的问题以及选课等方面的想法征求他的意见,而他会对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搭配课程给出我一些很好的建议。即使是疫情期间,我和导师依然通过Zoom 保持联系,和他聊天我很开心。

我认为最好的课后辅导资源是学校语言中心(WLS)提供的写作辅导。对于非英语母语的我而言,英文写作是一大难点。在完成各类paper的过程中,WLS在过去一年中为我提供了重要帮助,使我在文章结构、用词准确、逻辑清晰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

zhengyuruo

在DKU的一年,小课堂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让我“惊喜”,而透过小课堂体现出的大视野更是让我“惊奇”。在DKU的课堂上,处处体现出“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比如在Global Culture 105课上,我读到不同的人对ideology 的各种定义;在China in the World 课上,对同一个历史事件,我从阅读材料里看到不同国籍、不同文化的人站在各种角度的理解。每一门课我们都会走出课堂,进行实践体验。DKU以她特有的方式让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解不同的观点,用更广阔的视野观察和研究我们所处的世界。DKU鼓励我们用批判性思维更理性、更缜密、更全面的思考未来我们可能遇到的种种未知。

 

此外,DKU每周末都会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演讲和交流,茶歇提供的甜点绝对和讲座内容一样精彩不可错过!

DKU的 “大” 还体现在个性发展的选择上。DKU的选课单从数理化到人文历史,从社科经济到天文物理,总有一款适合你!选择越多,决策越困难。DKU的课程全部是由同学自己选择并根据时间做好安排,也就是说在DKU,课程表是自己安排的。这种安排本身就是一种运筹能力的锻炼,需要在学习资源、时间以及个人发展需求之间做好平衡。

 

除了学术发展空间大,DKU的才艺发展平台也很多,从各种运动到音乐艺术,丰富多彩。我在秋季学期参加了小提琴基础课,在零基础的情况下经过14周学习,如愿以偿加入了学校的乐团。DKU提供的丰富资源让我实现了学习小提琴的愿望,而乐团又让我认识了新朋友, 我也有幸能作为乐团的一员在学校举办的春节晚会上演奏《新春乐》,这让我看到了自己在DKU一年的成长和进步。此外,DKU的各种社团还会举办各类有趣的活动,比如做月饼,彩虹跑,印染等等。重要的是通过在这些活动中担任志愿者或者组织者,我们不仅锻炼了工作能力,而且学习了如何更好的和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个性的队友合作。

 

最后,我想说:DKU,小课堂、大视野!心系天下的你,快来加入我们吧!

李亭仪

学生故事

李亭仪

无意撞开昆杜的大门

我进入昆杜经历像是在无意中收到的礼物,在一次又一次在道路岔口的选择,巧妙地让我迈向了这所学校。

得知昆杜招生的消息是偶然划过学姐转发的一篇推送。昆山杜克大学招本科生了?我还有个学姐在?几年前便听说过美国顶尖名校杜克大学来中国办学了,这么好的机会可惜只给了研究生,模糊的记忆里这事儿也就翻篇了。没想到机会就这样突然出现,惊喜与意外的背后是对一条未知路的好奇和内心说不出的感慨。我从小就读于国际学校,朋友们大多也都陆续出国了,但由于种种原因,我选择了一所中国传统高中,心中总留有一丝遗憾,如今这样一个机会又能让我弯道绕回来,在家门口读美本,看到这条推送时,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litingyi

 

回到家,我一整晚都泡在学校官网:强大的师资力量,跨学科交融的专业设置,通识博雅教育,首页上划过的每一篇介绍、每一位教授、学生的故事都令我心动不已。“我想考昆杜。”那时距离报名截止只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了,又正巧碰上春考忙碌的时候,但跟自己讲定了想试试便不再有多余的顾虑,每天挤出点时间,就这样申报了。

 

说来也觉得惭愧,一直到校园日当天,我才觉得我有亲自去了解昆山杜克大学。那天父母把我丢在门口便走了。闲暇的时间,同学三三两两讨论学校,也有人在向父母背自我介绍,我什么都没准备,也无结伴来的朋友。不过我想这也没关系,我在寻找适合我的学校,DKU也一定在寻找适合它的人。把我真实的样子展现给DKU,便能知道我是不是他们要找的人。现在有机会一个人安静,不如让我亲自“体会”校园,或许胜过所有宣传。我独自在校园里晃悠,走过一间间教室和共用空间,阅读陈列的排排展板和走廊里的图画,看着简洁大气的教学楼发呆,几乎是逛遍校园里能走的所有地方。尽管我知道这只是表面上的了解,但DKU自由大气的氛围让我觉得非常舒服。

 

高考也没有出现大波折,出分当晚便收到了昆山杜克大学和上海985高校招生老师电话。在这里我会说我选择昆山杜克因为它的教育模式给了我们探索不同领域、发现自我的机会;我喜欢挑战未知,与昆杜这所新学校一起书写未来。确实如此,不过开学后迎接我的是远远超出预期的高压挑战。

自由教会我管理

大学一切靠自己,在昆杜更是这样,没有辅导员拍拍,没有家长拍拍,没有准备好的课表,没有人告诉你下一步应该怎么走,一切信息都藏在邮件和官网。学习生活的自由度是极大的,因而更需要加强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

 

litingyi_group

很多人都说读大学轻松,但在昆山杜克大学,课业、讨论、实践让我感到在每一门课程上付出的时间都是充实且有收获的。在第二学期我选了中国与世界和物理这两门课,面对扑面而来的阅读资料和每两周一篇的实验报告,我常常忙到凌晨,抬眼望去到处都能看到在肝reading的朋友。我逼着自己按照列出的清单一项项绝不拖拉的完成任务,和室友两个人一起相互监督,每次约好读完多少页才能休息。但光每天打卡的程度是远不及的,因为要规划的远不止是学习生活、兴趣爱好这些,而是这一段时间,我有什么目标,大学里我想做什么。重心从读好书,变成如何提升自我,当我开始思考这些时候,着实是迷茫、焦虑的。

 

优越的师生比和教育资源提供了“五彩斑斓“的平台给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孩子。每周都有无数的讲座、课外活动、社团……一开始我很兴奋,刚开学的几周,我去过各种活动,也听了无数讲座,但逐渐我发现,过多的选择也会让我无措,也意识到在时间管理之上,自我管理是一门必修课。

在这里发现自己

优秀的环境促使人进步,在昆杜让我深有体会。这所“精致”的大学提供给我们很多实践、学生工作、实习、参与组织各个项目的机会。在开学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有很多朋友开始做研究助理、助教等等。坦白说,刚入学时我什么也没想过,我不会编程,也不怎么接触宣传方面的编辑,更不擅长写文稿,这里却又是人才济济,我总想着那么多大佬,就这几个名额,能轮上我么?每次看到各类招聘信息上列举的条件就开始打退堂鼓,简历也迟迟未写,每当听说谁谁又有了工作,只能投去艳羡的目光:好厉害啊。

 

直到第一学期快结束,我才第一次投了简历,报名了学生中心准备新成立的学生活动组织Campus Activity Board。学生事务处的助理院长Damian,在面试的最后和我说:“不用害怕去尝试。我在你身上看到了特殊的地方,你自己没有看到,希望以后你可以慢慢发现。“或许只是一句鼓励我的话,但昆山杜克的确给了我们一个可以无所顾虑地尝试的平台。我不需要现在就出类拔萃,但我可以在这些经历中不断学习,因为成长就是这样慢慢积累的过程。简历总是从空白开始,而在这里第一步可以早早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