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加云

学生故事

黄加云

在昆山杜克,感受多元与包容


 

昆山杜克给予了我们一个平等、包容、互相尊重的校园环境。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用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去有效地表达与思考,共同去实现文化上美好的“多元”。

01  缘起昆杜:探索高中时无法想象的可能性

在高中时代,我是一个非典型理科生。物理化学学得尚可,对数学却一直找不到门路;语文英语的成绩更稳定,高一高二选修西班牙语时也展现出了语言天赋。硬要说起来,我对文科理科的兴趣其实不相上下。这让我一度非常迷茫:未来究竟能在哪一行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我会不会因为专业的问题去从事一个我没有热情的职业?为此我和同学父母都讨论过,却没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高中的我还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和擅长哪一个专业,甚至连一个大概的方向都还没有。

 

昆山杜克大学通识博雅的教学理念给了我全新的思路。以往我对“通识教育”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得知在昆杜我可以不受领域限制地探索两年再选定专业时,我意识到这就是最适合我的大学。至今记得校园日那天我上了Daniel Lim教授的一堂课《机器会思考吗?》,他本人从计算机到哲学的跨领域学习经历、以及将这两门学科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让我感到惊喜无比:原来人是可以不被一个领域、一个专业所限制的;原来同样的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思考。而昆杜,正是给我这个机会的平台。

02  在课堂上:不同角度的思考与表达

进入大学之后,我更加意识到这份学术上的“多元”已经浸入了昆杜的课程设置里。比如,我从未想过我在英语演讲课上学到的技巧会用在物理课上。在黄锴教授的综合科学-物理课上,我们不仅需要学习概念、当堂测试、做实验、写实验报告,还需要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讲解题目,为自己的结课实验做展示。讲解性的那些作业对我而言更具挑战性,心中理解一个概念或者知识点是一回事,要用英语解说得让大家都听得懂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我时常会发现自己站上讲台就紧张,忘记一些术语用英语怎么说,或是面对同学的追问而不知所措,但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正随着一次次的讲解和展示而提升——解释学到的知识,其实让自己的学习更加扎实;让自己的研究暴露在别人的追问之下,更是改进实验方法的必经之路。

物理课上还有一个惊喜:教授安排了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去参观“好孩子”公司设计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实验室,这让我第一次了解到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如何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并且提醒了我,所学的科学理论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上完那个学期的物理课,我对理科的学习重燃了兴趣,也终于明白科研包含着反复试验、思考成果的表达和碰撞……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其实在任何领域都非常重要。

 

 

大一刚开始时我有些忐忑,因为讨论课上发言的机会很多,我却常常无法在短时间内想到回答,甚至有些害怕开口。是不是教授会比较喜欢发言积极主动的同学呢?然而,核心课程“China in the World”(世界上的中国)的讨论课上,James Miller教授在其计分标准上展现出的包容让我舒了一口气。“我知道,有些人喜欢在讨论课上讲很多话,但有些人不喜欢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想法。”他规定,如果大家课后在论坛上发表更多回复,得到的参与分和在课上积极发言是一样的。我认为这个细节实在很温柔,让我真正触碰到了昆杜一直鼓励的“多元与包容”……因为至少在课堂上,害羞的同学们不会因为自己不善口头表达而被吓到甚至“劝退”,每个人都可以用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去有效地表达与思考。

 

03  在课堂外: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在大一,我度过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国庆节。放假前夕,学校旁边的大渔湾有国庆主题的烟火表演,我和来自保加利亚的室友以及另外两个国际生朋友一起站在人群里观看。烟火表演的选曲都是相当经典的爱国歌曲,而当我需要费力地向朋友们解释那些歌曲的含义时,我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小小的对话之中只代表着四种不同文化中的一种,而这种文化上的自我认同竟然到了一个文化多元的环境里才被完全激发出来。我现在还记得来自巴基斯坦的朋友在烟火的爆炸声中拍拍我的肩膀,说了一句“I know this is your moment”(我知道这是属于你的时刻)。或许她们不能完全理解或认同我所说的,但仍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尊重。回到宿舍,我们聊起了各国的国庆节庆祝活动,我也得以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在昆杜的日常谈话中,每个人都是文化的载体。

我将国庆节的感悟写成文章投给了昆杜学生自办的报纸The Jade Dragon,被社长评价说“这就是大家一直期待着的那类文章!”是否这份在不同文化的群体之中才感悟到的文化归属感能够引起昆杜学生们的共鸣呢?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些同学甚至是在昆杜唯一来自他们祖国的人,只有一个平等、包容、互相尊重的校园环境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上美好的“多元”。

 

在我的大一,昆杜给我上了这重要的一课。她做到了,而我们必须继续努力,才能让这样的尊重与包容持续下去。

 

 

 

 

蒋梓麟

学生故事

蒋梓麟

选择DKU——无限机遇中的多方位成长


 

当我第一次踏入昆山杜克大学时,她给我带来最深的印象便是其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丰富的创新设计理念与颇具人情味的建设。虽然这是一个全新的学府,相较国内一些名校而言没有悠久的历史,但她有着如襁褓中新生儿的盎然生意,无时无刻不焕发着她的魅力。在这里,学生们能通过通识博雅的教育课程,树立独立探索与创造精神,在不断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培养有民主之根的全球意识。校园日的见面让我下定决心,好好把握机会,与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共同谱写昆杜的历史。

01  一路申请——曲折但幸运

在第一阶段的评选中,为了尽可能在论文中体现最真实的自己,在一个多月里我不断修改论文,不下十次地重新编写与改进,尽力完善这份任务。

 

在幸运地通过第一轮选拔之后,我开始着手准备在线英语测试(“校园日”活动因疫情取消)。在正式考试的前一周,除了参与官网的免费训练,每天放学我都会上b站学习有关于考试准备的技巧与知识。在正式考试的当天,和大多数同学一样,为了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我也选择在凌晨进行考试。然而三次考试提交时,都是网络不稳定上传失败。顿时失望与惆怅之感涌上心头,想着放弃与逃避。但在父母耐心的支持与鼓舞下,我给在线英语测试官方发送了邮件诉求最后一次的考试机会。幸运的是,官方和学校看在是技术问题的基础上给予了我最后一次机会。在重拾信心之后,我背水一战,最终也收获了较为理想的成绩。

 

这些努力与坚持,最终将道途上的困难化为垫脚石,帮助我渡过难关,来到了这所充满机遇的学校。

02   新的旅程与收获——Become Practical Idealists at DKU

刚进入昆杜,我便被丰富而充实的大学生活所吸引。各式的活动、社团与讲座让我接触到了许多新鲜的事物,也打开了我的视野。在通识博雅的学习中,我尝试探索不同的学科,结交到了来自各地的同学,也与一些教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我们一面汲取着专业知识,一面也被教授们潜移默化地积极影响着。

例如教EAP课程的Amanda老师,她于我亦师亦友。在课业上她会用丰富的肢体语言与充满热情的教学态度为同学们呈现有趣精彩的课堂,也会耐心地在课下一一为我们解答疑惑、修改论文。在平时,我也会和Amanda交流日常生活中的所学所得,她也分享着自己高中大学的经历与在美洲、非洲、亚洲的奇妙之旅,时刻启发着我向着更大更广阔的世界迈进。又如教数学的Marcus教授和我们探索数学专业的奥妙,Kim教授与我们学习昆曲、品鉴艺术之美,负责医学物理的黄教授也在国学课上教导着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通过提前学习与复习巩固,帮助了许多同学们了解课程、理解概念、解决难题。我也喜欢在空闲的时间内接触新的知识,像学习积极心理学、易经、塔罗牌,阅读藏文译文诗词,尝试做饭、画画、冥想、占卜等,这都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愈加充实与快乐。

经历昆杜一年的学习后,在身边的优秀同学们的影响和学姐学长们耐心和积极的引导下,我也为自己不断设定目标、不断实践。通过申请上的peer mentor(学习辅导同伴)项目,我帮助学弟学妹更快适应大学生活。在各类的社团、志愿者、国际义工项目中不断挑战自我,增强团队协作和交流领导能力。同时我也负责一些报刊的翻译工作等,在一次次锻炼中增长自己的实力,塑造更好的自己。

03  秉持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意识,合作创新迈向未来

在昆杜,每一位学子都在努力奋斗着,将理想变为现实,用实践与坚持铺好理想的道路。在世界不同文化的交融之中,我们试错、成长、突破。处于昆杜这样的多元文化环境中,无处不存在新的机遇,无时不有新的收获,我们也保持着有民族之根的全球意识,积极合作,共同创新,谱写属于昆杜更为精彩的新篇章。

 

 

姜雨熹

学生故事

姜雨熹

昆杜,带我走进探索之路


 

“昆山杜克大学,从这个名字开始对很多人来说便是陌生的。这里是中外合作办学;这里有着“通识博雅”的独特教育理念;这里的大一大二期间可以用来尝试不同的专业方向;这里还充满着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从来到昆杜开始,我便开始了对学业、对自己、和对社会的不断探索。”

01  在这里,你可以探索多个学术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方向

即使在高考前选择了选考科目,我依然无法在填报志愿时就立刻确定我未来想学的专业和想做的事情。就在这个时候,昆山杜克大学走到了我的面前。在招办老师和学校官网的介绍下,我了解到,在昆杜我可以用近两年的时间去尝试各种专业的基础课程,从而更好的帮助我确定今后深入研究的专业。同时,基本上每个周末学校都会组织开展各类讲座,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为大家带来他们的见解与体验。这样的学习生活顿时让我心动了:如果进入昆杜,我对于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就拥有了不仅一次的体验和试错的机会,也会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规划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最终做出慎重的决定。

 

进入昆杜后,我果然没有失望。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探索了经济、数学、环境、电影艺术、昆曲艺术等跨度很大的学科领域,领略了文理和社科类专业不同的魅力。在不断的探索中,我的目标渐渐变得清晰而明确:我会朝着经济类的大方向继续前进。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会按照经济学科的专业要求更有规划地进行选课和学习,纵向深入研究。

02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探索自己的可能性

进入昆杜后,“学生工作”也随之进入了我的生活。刚开始,我并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或者说,我完全不确定自己能否胜任一份工作。“工作”好像离我的学生生活还有些距离。如果我能找到工作并且去上班,仿佛自己会瞬间成为一个“社会人”,随时承受着紧张感和压力。

不过,当我真正进入中国招生录取办公室(简称“招办”)开始工作后,我发现一切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艰难,反而激发出了我更多的潜能。全新的环境和同事们让我锻炼了与人交往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校园参观的讲解活动让我学会了镇定自若,自信大方;平时在办公室里的例行工作让我懂得了如何踏实做事,戒骄戒躁。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是在我每天的工作中探索和体悟出来的。是昆杜这样的环境和条件给了我向自己探索的可能。在昆杜,你能收获无数的机会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探索自己的无限可能。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期间,我也向Peer Mentor Program投了简历,向新的工作、新的经历展开探索。目前我已经成功加入了这个新的团队,我很期待也很好奇,我能在未来一年的时间内探索出自己怎样新的可能性。

03  在这里,你可以与社会实际接轨,向我们生活的环境发起探索

昆杜的办学宗旨是“知识服务社会”,这句话也由上海艺术家周倩女士绘制成画收藏在图书馆门前。在我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我对这句话也有着自己的体会。

在大一开学后不久,我加入了昆杜小屋社团和其中的宣传组,主要负责随行记录和发布社团成员前往社区教学当地小学生们英语的公众号文章。让我印象深刻一次是我随行前往高新区参加活动。那天,社团成员们准备了有关食物的英语教学。从简单的单词到句子,再到情景对话,循序渐进地提起了小朋友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当然,考虑到小孩子们活泼好动,我们也安排了折纸、绘画、打乒乓球等活动穿插其中。所谓“知识服务社会”,就是把我们在课堂上、课本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服务于社会中。尽管这样的英语教学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它一定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们正在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传递给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探索着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履行着昆杜人的责任与担当。

这个暑假,昆杜学子们在贵州铜仁也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支教活动,让我也十分向往。虽然我没能够有幸参与其中,但我也从朋友们那里听到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经历与感受,希望我下次能够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这个社会还有很多我从未踏足的角落,都值得我去慢慢探索,构建自己与社会的联系。

 

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我已经在昆杜向学业、自己、向社会发起了探索。在未来,我的探索只会更多,更加深入,更有意义。希望你也可以和我一起,立足昆杜,探索世界。

 

 

李蔚然

李蔚然

从完成到完整的成长进行时


 

昆山最近总有些突如其来的雨,人也在雨中多了些情绪。晚饭后和朋友们散步谈心,总离不开一个“蜕变”:“你看,两年前刚入学的时候……”。如今四年韶华过半,回顾两年来的点点滴滴,仍旧觉得报考昆山杜克大学的这个决定明智极了:于我而言,这是一片驱使我不断发现自己和向前迈步的广袤沃土,是前进路途上从完成到完整的成长进行时。

01  最重要的课题是认识自己

做昆杜人两个年头,最大的收获是重新认识了自己。昆杜全方位、一对一的指导与关爱体系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追求有意义、有成就的人生,这是她最伟大的地方。

 

开学不久和学术导师见面聊天时,他根据对我的了解推荐我把全球文化研究-世界文学方向作为专业倾向,但我并没有采取。我在入学前就想好要“忍痛割爱”,不学文学——刻板印象中,文学毕业的学生不好找工作。我的想法得到了他极大的反对:“这个世界的变化只会越来越快,当今流行的学科不一定是你毕业进入就业市场时的热点。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专注做一件你擅长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协商后我们决定,我尽情去探索那些在我观念中“容易就业”的专业,但是至少保证每学期有一节人文学科相关的课程。在尝试了心理学、经济学、全球健康等一系列专业课之后,我意识到,如果森林中出现了很多条路,唯有自己热爱的那条可以走的恒久远。兜兜转转,我又回到了文学的课堂上。确定专业那天,我还想起某日清晨导师因为我擅自更换了课表发来的三封邮件和一下午的长谈。如果没有来自他这一股让我认识自己内心所爱的力量驱使我最终有勇气迈出“去学文学”的脚步,我也许会和真实的自己错过。

抛开学业上的指导,我在学校做学生助理的经历也让我在观察与学习中认识了另一个维度上的自己。面对外语环境和周围凤毛麟角的同学们我曾经极度不自信,这种恐惧还让我在迎新周的几次活动中中途逃跑过。到现在都让我觉得神奇的一件事情是,在我最低落最害怕走出舒适区的时候,学生事务处的一位老师选择我做了她的学生助理,和其他几位同学一起帮她经营刚成立不久的学生活动中心。后来了解到我对媒体和写作感兴趣,她把中心的传播工作交给了我,还亲自写了推荐信介绍我到学校传播和公共事务办公室做学生记者。无论在哪个部门工作,老师们都给了我很大的空间去设想和实践,无论我提出多么异想天开的想法,都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一步一步变成了现实。在他们的指导下,我跟采访、做播客、写故事,认识了更多自己从没想到过有一天能见面和对话的人。了解和观察的过程中,我心里慢慢描摹出了理想中自己的样子,也对有意义、有成就的人生有了全新的看法。

02  在敢想敢干中向前一步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眼中的昆杜精神,那就是始终在敢想敢干的状态中向前一步。无论多么宏大的梦想,昆杜人都能通过实干设法将其实现。在机会出现时,我们毫不犹豫地抓住它,在机会没有出现时,我们尽心尽力地创造它。我在这里学会充分在冒险的过程中去学习,去改变,去成长。

大二的一节文学课期末结课时,我突然发现自己的期末论文中有一个看起来无法弥补的大漏洞。距离提交论文的截止时间还有14个小时,我带着“即将烂尾的论文”到了Caio Yurgel教授的办公室,询问他自己是否可以临时更换论文题目。“你为什么想换题目?你觉得这篇论文的问题出现在哪里了?”Caio教授并没有因为我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感到愤怒,而是第一时间安抚了我焦虑的情绪:“我觉得这篇论文的结构很好,你离成功就差一步了,现在需要做的只是向前迈一步。我一直很骄傲你能站在独特的视角来写这篇论文,既然你已经想到了这一点,那就把它做完。”随后,他带我分析了整篇论文的逻辑和每个论点的论据,几个回合下来,从前看似不可修复的漏洞在反复思索中竟然得以解决,我的灵感也如同在瓶颈中释放一般喷涌而出。那天下午我坐在教授的办公室门口,把论文写完上交了。

大一入学时,我在学校数字人文的项目中认识了Austin Woerner教授。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跟我谈萧红和三毛,让我在颇为震惊的同时对他的创意写作课产生了兴趣。春天真正以学生的身份在他的课堂上出现时,每次去上课就像是去和老友相会一般,他对学生文字不加吝啬的夸奖让我更愿意、也更有信心落笔了。阅读了他翻译的作品《迷谷》后,我鼓起勇气问他自己是否可以和他一起做独立学习项目,学习翻译。他不仅欣然接受,并且迅速地和我制定了一整个学期的学习计划。在他的邀请下,来昆杜访问的冯相郡老师也成为了我的“翻译领路人“,每周五下午他们都会一起评议我和另一位进行独立学习项目的同学的作品。

虽不似正式的课堂,但那间小小的办公室已经成为了我的梦想成形的地方。翻译最开始进行的并不顺利,仅仅是第一个章节前后就进行了将近十次的修改,有时候我也会丢掉耐心,不想坚持了,但是看看Austin和冯老师认真给我手写的评价和批注,我都会有一股动力继续翻开原作写下去。翻译完几个章节后,Austin请来职业翻译家刘欣老师对我的作品进行评价,刘欣老师对我的作品表示认可时,我们都激动极了,仿佛是继承了某种伟大的事业一般。两年前那个带着不自信进入昆杜的我也许永远想不到,在敢想敢干中,小时候心底的那些愿望都在这个环境鼓励下的“向前一步”中逐渐变为现实。

03  完成到完整

从前的一段时间里,桑德伯格所言“不求完美,只求完成”曾是我很信服的一句话。而在昆杜学习两年之后,我私自更改了这句话:不求完美,只求完整。因为无论是我身边的朋友们,还是老师和教授,在我看来他们都在用自身行动证明着这句话:每个人都值得拥有独立而完整的人格和自我实现,这是将精力专注在一点上慢慢积累而成的结果。就如同一棵树,从一粒种子开始,渐渐拥有发达的根、茁壮的干、茂盛的枝叶、繁密的果实。也许一年四季中这棵树会有不同的姿态,岁月里会有不同的承载,但在专注的这一点上,成长是一种永恒的追求。

 

我尚且还处于从完成到完整的成长进行时,没有思索明白、没有衡量清楚的事情与价值还有太多。但诚如我在文章开始处所言,昆杜这片驱使我不断发现自己和向前迈步的广袤沃土已经包含了所有让我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养分,而我,这棵没想到自己能向阳而生的树苗,只会在这土地上继续扎根、生长,旅程未尽,成长仍然在路上。

 

 

田馨宇

学生故事

田馨宇

盛夏江南,而我也在盛夏


 

上次和朋友聊起,发现距离我高考2019年的夏天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回忆过去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你会发现夏天的夜晚都是那么相似,结束、选择和启程都发生在夏天,美好和遗憾也都发生在夏天。

01  

人生总是充满戏剧化场景的。我曾经在不同的阶段接受或输出过三句非常重要的话,这三句话的内容和对它们的思考几乎影响了我学生时代的所有选择和努力过程。

 

在我13岁生日的时候,我的美术老师送了我一幅画,画上的小孩站得很高,伸手去够月亮,脚下是他年幼时的玩具、零食和书本。他祝我“愿你永远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在高考结束的那个夏天,因为一个朋友的生日,我写了这样一段话:“我从来没觉得有哪个结果好到能让我忽略过程,好的过程自该带来不坏的结果,反之亦然。所以时至今日我仍然会用过程预期结果,尽管我知道这条规律不一定总是成立,不然“苦尽甘来”这类的词语就不该被口耳相传。”

 

2020年末,一个博主在他的视频里讲到一个他很佩服的人,他说“我完全地了解,他的开心和不开心,完全来自于他自己的精神世界。我能感觉到,那是一个好丰富的地方。我就觉得他是自由的,我们没有办法轻易伤害他;他的世界很大,他的世界在自己的心里,所以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够获得类似的这样的感觉:你有一个特别丰富、饱满的精神世界,然后你很爱自己,你很能从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得到信心和力量。”所以我想,当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富足的时候,便能支撑得起自己的世界观,能内化外来之物的影响,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内在之一。

 

02  

我是个河南孩子,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在省城的中学生活教育着我从小就要向“卷王”看齐,而我还曾以此为荣:高中时入选化学竞赛班,跟着一个班“别人家的孩子”日日做黄粱大梦,眼中除了清北的名声就是C9的荣耀。我看见过别人眼中的光芒:我的同桌从初中时就沉迷于化学反应的千变万化,会凌晨起床只为了完成一份我眼中登天难度级别竞赛试卷;同班一个极爱吹牛的男生会整天整夜地泡在实验室里,比谁都认真地盯着反应仪器;同寝室一个姑娘立志要成为生科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她扛住了双竞赛的压力……

 

我羡慕这些人眼中的光芒,但当我被“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拷问时,我发现自己无法理直气壮给出一个答案。我只知道学习有用,知道更高的成绩能将我送往更大的平台、让我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但当一个人连自己想要选择的方向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就很容易失去为争取选择机会努力的动力。

 

我似乎没那么热爱化学,但是学得也还行,因此我并没怎么享受这个过程,也可以预期到一个很一般的结果;我几乎不了解高校的专业设置,没办法跳出那个只考虑学校名声而不考虑自己需求的怪圈;某些我喜欢的内容诸如文学和色彩,皆因“理科生”的头衔而无法得到发展……

所以DKU无疑是某种救赎。初见她时,我曾浅显地以为通识博雅教育不过是给没来得及了解高校专业的中国高中生多一年的准备时间,是某种素质教育的补救措施;但当我真正走近她,试着用一年的时间探索未知、了解自己时,我才开始理解通识博雅不止是为了让当代大学生达到某种可以全方面成长的,更是在“术业有专攻”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平台,促进学生在不同的领域自我开发和寻找,让学生以自身而非平台为驱动力,最终成为均衡中有特长的万里挑一的独特个体。

而这种探索不止是向外的,DKU更多带给我的是向内的自我理解。我开始变得充盈起来,在更多新奇的方向与同学、教授讨论;学会提问和接收新的内容和思想,内化不同的声音从而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理科生”这个从头衔变成的枷锁也逐渐被我自己打开。

 

DKU让我慢慢发现自己对社科、哲学等话题的兴趣,进而让我在研究这些内容的过程中更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仍然记得上学期期末复习之际看到一条挂了很多天的热搜,内容是“不结婚老了之后真的会很惨吗”。我瞬间联想到自己对于“婚姻只是人生的一种选择”的观念,并且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我开始认真考虑“这样的问题真的对某些群体存在最优解吗?”和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话题的内容让我联想到社会上的不同人群和自己对婚姻和生活的独特认知、国家社会的婚姻法和社保制度、人群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传统观念等主题,进而结合专业能力开始思考社科与数据的结合。尽管正值期末周,我的多数好友还是加入了我的讨论,并认真的从个人观念和专业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的影响因素和私人看法。他们当中,深入了解过性别学的同学从男女个体差异化的方向表达了对问题结果的疑问,学习社会学的同学给我提供了国内量化幸福感指数的数据库资源和可咨询的教授名单,来自数据科学的同行与我一起讨论时间序列和强化学习模型在模拟问题中的作用……我在这些讨论中听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对问题的看法渐渐变得立体;与此同时,我能感受到自己的一部分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我学着去理解我从没见过的视角,试图内化周围环境带给我的影响,然后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在AB沙发上窝在一起畅所欲言的时光总能让我感到自己向外开的眼界又开阔了一点,向内直视的目光又清晰了一些。

03  

但并不是所有的过程都会可以水到渠成般容易。初到DKU时,我因她封闭而精致的校园感到被束缚,想念高中的田径场和宽敞的林荫大道;我拘束于全英教学的课堂,不习惯阅读邮件、与教授保持联系;我本能地拒绝大型社交场合,晚上因为害怕从不参加朋友们的聚会……我的生活中仿佛只剩下学习,而大一的第一节生物课里那些拗口的单词一下子就把我引以为傲的生化知识打得溃不成军。

改变这一切的契机是我大二时申请的学生生活助理(Residence Assistant)。如果让我总结过去的两年,成为一名RA真的是我在DKU最棒的选择之一。通过这份学生工作,我开始真心关注身边的同学,开始了解DKU的构造和运作方式,感受到自己在学校中的归属感和个人价值。在我们的小组中,用老板的话形容,我是一个个性张扬有自己想法且责任心很强的人,而她刚好是一个性情随和愿意发现问题并沟通的人,所以我们常常争执和沟通,但从未出现过嫌隙。我记得一次组会后我因为一件小事与她争执许久,最后才明白整个办公室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表现出的极大耐心;也记得她时常关心我们所有RA的状态,与我们就个人发展问题聊到深夜;记得某次学生微信群中因为住房问题产生激烈言辞时,整个RA小组都在为解决问题回复消息而努力,第二天得到整个办公室的赞誉……

这些所有的荣誉与误解,整个RA组的通力合作与默契,都让我一步步从大一时的封闭状态中走出来。而RA经历中让我成长的一切都成为我之后打开自我、走出舒适区的宝贵财富。

04  

没有哪个夏天是可以用文字来记录的。如今2021年盛夏时的我,不再有19年夏天初来乍到时的自我封闭,经历20年夏天的重新启程,能够向内充盈,向外发散,期待一年又一年的盛夏光景。

 

 

葛天韵

学生故事

葛天韵

我成为一个DKUer时,就已经注定了我要成为一个up主


 

仍记得高中摘抄本里雅斯贝尔斯的一段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起另一个灵魂。”在高压的题海战术下,我把这句话当作我对教育理想主义的追求。却未曾想,昆山杜克大学实现了我的理想主义。

01  昆杜是我心中的“乌托邦”

我曾经是一个敏感的社恐。从小学至高中,我都在苏州外国语学校就读,身边稳固的朋友圈使我远离社交的压力,也少了必要的锻炼。再加之过于细腻的情感让我多愁善感,高中的我有时会为一片橘子辉煌的夕阳而感动流泪,也曾为老师的一句叮咛而暗自神伤。过于少的社交经历和敏感的性格让我对即将步入的大学心存忧虑。

 

还好,昆杜的宿舍包容了我。用那些高中还未来得及读的书填满宽阔的柜子,买一束花,让阳光填满我的房间。那些干燥快活的夏夜,派对和社交是难免的主题,但更多的时候我还是沉默地在宿舍的一隅,看顾城黑夜中黑色的眼睛,看德米安的彷徨少年时,看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九月。我深知我不是顽强到无视孤独的人,却未曾设想竟是学习陪伴慰藉了我。

 

自小,我便是老师口中所谓“把学习当作任务”的学生。虽然早对“通识博雅”教育向往已久,但内心对学校教育的敷衍和应付却已根深蒂固。纠结少顷,选了心心念念的民主与包容、社会科学入门、全球化文化和西方近代哲学入门。原本想着,最不济也就和高中一样,选择性抄写,考前突击混个平均分。谁知学期还没正式开始,铺天的阅读已经盖来了。整个大学一年的学习,我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阅读百页的英文资料、第一次主动探寻和课程直接相关的课外书籍、第一次自发地质疑学术理论的权威……现在的我才慢慢理解,原来正确与错误、善良与邪恶是可以共存的。在昆杜的教育中,没有绝对的对错。我们作为一群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我们要做的不是圆滑、迎合、服从,而应当去思考、去理解、去爱。

02   我的Up主之路

不热衷于社交并不意味着我是一个胆怯自卑的人。高中期间,我明白成绩不是唯一的追求,又希望兴趣不是浪费时间的借口,于是大大小小的英语演讲辩论比赛成了我匆忙学习的喘息。参赛出于兴趣,获得的奖项除了申请大学外我并没有在意太多。直到大一,浏览哔哩哔哩首页时偶然看到了自己在高中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亚军视频,数万的播放量和评论弹幕让我惊喜。考虑过做自媒体的我,曾出于对恶评的忧虑打消了念头。但哔哩哔哩上友善的赞美和得体的建议让我放下了担忧。没有奢望运营自媒体,只是纯粹出于学习资料共享的态度把自己库存的一些演讲视频通过个人账号上传。但两天后再查看账号竟已经获得了六千多粉丝。这样的涨粉速度让我又惊又喜:探索新未知领域时一如既往的喜悦和作为被关注主体出于对粉丝负责的担忧混杂在一起。从未有过视频剪辑经验的我,想也没想就写起了脚本,将自己三年多公众演讲的经验和英语口语的训练整合,用自己的手机录制,iMovie剪辑、字幕、上传。就这样,我完成了最初的几个英语学习视频,也成了一个万粉小up主。

 

很多人都觉得我成为up主是巧然,但我自己却坚信在我成为一个DKUer时,就已经注定了我要成为一个up主。从小被抑制的表演欲被DKU包容开放的环境激发。

每次视频的制作我都没有想太多。往往就是一个闲暇的下午,突然想着可以跟粉丝们分享一下即兴演讲的技巧,就打开电脑开始写脚本。充足的课余时间让我能凭着三分钟热度,从下午拼到深夜把视频上传。丰富的课余生活让我不止步于英语口语演讲分享,后期的视频内容逐渐丰富,校园生活,周末vlog,Room Tour(房间游览)……逐渐地我才察觉,哔哩哔哩平台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而那一万多个小粉丝,则弥补了我胆怯又热烈的分享欲。有时书本里读到的一段晦涩哲理,生活中平凡又不平凡的风景,或者大自然令我感动的声音,由于太过私密又多情而难以和朋友分享,但自媒体不一样。我不需要和粉丝磨合,我只需要做我自己,等志同道合的人和我一起浪漫,一起感动。

随着时间的累积,我的大学生活也逐渐稳定了下来。一间不大但温暖的房间,三两个可以掏心窝聊天的朋友,四五门真心喜爱的课,六七次难以忘记的派对,一万多个真诚的粉丝……我拥有的不多,但足以让我感到幸福。一年的大学生活又让我像小时候一样无忧无虑,对谁都喜爱温柔。学习是自己的,大自然是美的,生活是值得探索的。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应该就是这个样子。

 

 

 

 

王祎婧

学生故事

王祎婧

向阳而生,逐光而行


 

还记得来到DKU的第一个学期,我是不安的胆怯的。终于踏进梦寐以求的校园,但看着学长学姐们个个自信流畅地和教授们交谈时,我忽然有种“学校招我进来是招错人了”的感觉。但事实上,当岁月在湖水的波光摇曳中慢慢地流淌时,我也在悄无声息地成长起来。我不再是初入学校时那个害怕和外国人说话的小女孩,我开始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并且非常期待和他们对话。

01   向阳而生,逐光前行

“昆杜的存在,是不断把我推出舒适区,让我乘风破浪的虎妈。又是我最忠实的拥趸,在我觉得自己不断下坠时稳稳接住我的猫爸。”

 

当我打开邮件,看到2025届的住宿安排时,突然地意识到,我的大学第一年结束了。我也是要成为学姐的人了!如果说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我在DKU的第一年,我想那一定是探索。还记得来到DKU的第一个学期,我是不安的胆怯的。终于踏进梦寐以求的校园,但看着学长学姐们个个自信流畅地和教授们交谈时,我忽然有种“学校招我进来是招错人了”的感觉。我和我的advisor(学术导师)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紧张的连话都说不顺畅,Pedro笑着告诉我一切都会好的,我只是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而已。那时候的我非常焦虑,总感觉什么也抓不住,什么也赶不上。但事实上,当岁月在湖水的波光摇曳中慢慢地流淌时,我也在悄无声息地成长起来。可能是从Session 1 听懂课很困难到Session 2 基本上都可以懂,可能是从EAP(学术英语课程)拿B到拿A,也可能是再次见到我的advisor时开心地跟他分享好吃的,我的生活慢慢地发生了转变。我不再是初入学校时那个害怕和外国人说话的小女孩,我开始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并且非常期待和他们对话。

02 教育的意义在于知识以外

到了Session 3,这个让我印象格外深刻的时段,我选了一门需要打代码的课。请先允许我重复一遍我的教授Charles的话,“这堂课的目的不是教你们如何打代码,而是如何思考。”第一节课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是懵的,难道是想告诉我代码学不会也没关系吗?哈哈。后来我才慢慢地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第一点是去想。比如,家长和老师总喜欢拿牛顿说事,“人家被苹果砸了咋就能发现万有引力,你咋就光知道疼呢?”其实,重点不是别人能想到这一点,我想不到,而是别人为什么能去想,而我根本没有去想。人和人的差距,旁观者是从结果里看出的,但是拉开差距却是从如何思考开始的。换言之,我们和牛顿的差距可能不是学术能力,也不是牛顿到底想到了什么,而是牛顿被砸之后“去想”的那个宝贵瞬间。我们也许被书本、箱子或者雨点砸过,但少有人“去想”。我们都认为物体落下是理所当然,进而错失了许多的瞬间。我之前觉得学会了最重要,直到跟教授讨论我的final project(项目作业)时,他说他很高兴我的选题是原创的,请我一定要保持住这份创造力。因为技术不会可以学,想法丢了会再多也没用。我才明白,训练自己“去想”这个动作,比现在会什么更可贵。

03  人生的  86400 种可能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敢试。我从前是个标准的文科女,对代码、电脑的程序设置和运行,但凡和IT沾边的都避之不及,有点问题就找会搞这些的同学帮我,有一次甚至夸张到用QQ的远程桌面让对方直接操控。选这门课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要打代码,当我看到之前修过的同学给我展示代码作业的时候,红红绿绿的一大片让我差点当场去世。要命了。事实证明,当我坐在教授办公室的时候,那个为难的哟。每到这个时候,教授就会说,不会的时候就先写一步,print(打印输出)出来看看呗。报错的时候,就把这一步print看看。办法虽然笨了点,但一步一步来就不会出错了。他的耐心让我觉得即使我试了100次再报错100次也没关系,因为教授就安静地坐在旁边陪着我一起试错,既不会急着出声否定,也不会不耐烦地看手机,只是平静地等待。每到这时候,我就会被他的平静感染,不慌不忙地理好思路,在我写出来之后教授还会大声鼓励我“你看你这不是会了嘛!”后来,在学数据处理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过不去这条坎了,在教授那耗了两个小时才搞懂一道题。回去后在Google上查资料,请教学长学姐,不停地试,结果竟然用两种方法得出了两个不同的结果!我去找教授问,我们一起重新运行检验,之后他非常激动地说“I will cite you, Candice! I am glad you’ve become a real thinker!(Candice我要引用你的名字,你现在是个真正的思考者!)”很显然,最让我受益地并不是代码本身,而是教授引导我自己查资料,自己探索和试错这个过程,这给予我极大的勇气和自我认同感,去面对所有未知。当我的电脑出问题了,我不再第一时间找人来修,而是自己上Google查,试着去操作电脑。当我很主动地去扒拉Windows的设置时,我才意识到我不是学不会,只是不敢学,怕出错。我不再对IT或者其他的似乎遥不可及的东西望而却步,在我完成final project时,面对一些陌生的领域,我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Google上的资料找到解决办法。内心有着自信与坚定作为支撑,我知道,这只是术业有专攻而已,如果我报以热爱去学,我也一样能做到。敢试的人生每一秒都有不同的可能性,每一天都有86400种可能性。

04   打从骨子里的学术平等

请允许我再说一个很小但是对我个人而言是振聋发聩的点。我曾经和教授讨论我们写critical review(批判性论文)的意义。我说那些作者都是哈佛的、耶鲁的博士,那写出来的论文必然是很严谨的,我一个大一新生能看出点啥问题呀,还要求我从topic(话题)、method(方法)、data(数据)等方面去发表看法,我哪有什么看法。没看明白是真的。教授瞪大了眼睛问我,那他们有没有因为你是DKU的学生,就说你写的都是对的?我摇头。他接着说,那你为什么直接认为他们就是对的?那一刻,我突然就意识到什么叫学术平等。一篇研究怎么可能是完美的,读者应该带有一种查找漏洞的潜意识,才能学到更多东西啊。自己能从他们的研究中学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优势,还有他们的疏忽之处。而这些都将为自己的研究做准备。

 

虽然课程结束了,但是我对知识的探索并没有结束。我从Charles教授身上学到的实在很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渐渐懂得教授想要传达给我们的“how to think(怎么去思考)”。那是时过境迁,当我已经记不得怎么打代码的时候,仍然珍贵的——报以好奇和求知去感知一切,怀以耐心和勇气去应对一切,以及永远不要看轻自己,永远不要丢掉自己的创造力。

 

在DKU的第一年,感觉很宏大,真正落笔时,也只能写下些零星画面。不断经历、沉淀,方可称为成长,等你回头再看的时候,只剩下唇角扬起的弧度。

愿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乘风破浪,披荆斩棘,愿你所到之处,晴空万里,鲜花盛开。

 

 

金静筠

学生故事

金静筠

星光不负赶路人,相信你终会发光


 

真正在DKU开始学习和生活之后才发现,这里的一切是那样契合我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期待。在DKU的生活让我觉得自己是那样的幸福,因为我能看到自己的生活正在一步步向梦想中的样子贴合。

01  缘起昆杜

Hi,正在备战高考的你:

一段文字可以以很多种方式开启,思虑良久,我还是决定让这段文字以信件的方式与你见面。这几个月来我相信你一定经历过无数种心情吧,兴奋,快乐,失望,无助,焦虑,迷茫…… 我知道现在的你一定非常忙碌,但是你是否曾停下想过,你期待的未来是怎样的?在这里,我想把我自己的经历分享给你,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丝启发。

 

我很幸运,在高中的暑假就有幸参观了DKU的校园,知道了这就是我期待的大学,脑海里勾勒出了我未来的模样。于是,我一切的努力都有了方向,奋斗的路上也不再迷茫。我想这一切的源起,是因为我是一个对未来有期待的人,我也曾像许多同龄人一样兜转于各大高校之间,迷茫着,选择着,但唯有DKU给我带来了别样的新鲜感。正因此,我选择了DKU,因为昆山这座小城的宁静美好,能让我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独处,从而认识自己本真的模样。因为DKU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可以让我有机会结识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和教授,和他们的思想进行碰撞,点燃不一样的火花。

就算有了目标,或许走着走着也会迷失方向,因为梦想太遥不可及。好在DKU的申请流程已经为我准备好了许多小目标。一轮、二轮选拔,每一次的入选消息对于当时正在备考的我来说都是小目标的达成,让我感知到付出的努力正在一步步将自己推向最终的梦想。对我激励最大的是二轮入选后收到的来自DKU的包裹,当我的名字和DKU的校徽出现在同一个包裹上时,心中洋溢的是别样的欣喜。当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打开,里面是DKU的介绍,还有一张手写的明信片,上面写着“预祝你高考取得好成绩,希望在DKU校园见到你”。在我那段彷徨的日子里,正是因为这张贴心的卡片,让我重新燃起了斗志。它让我感觉到自己离梦想已经非常靠近了,只要稍一努力梦想就可以实现。自那天起,我就将那张明信片摆在了书桌上,每天学习累了看看它,就会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终于,我也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再次来到了DKU的校园,成为了DKU的学生。

02   来昆杜,探索多元的学习生活

再来说说我进入DKU后的故事吧。真正在DKU开始学习和生活之后才发现,这里的一切是那样契合我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期待。在DKU的生活让我觉得自己是那样的幸福,因为我能看到自己的生活正在一步步向梦想中的样子贴合。首先,由于不受专业的限制(DKU是大二才选择专业哦),在大一可以有机会探索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机会了解到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以我自己来说,我很喜欢生物学。在大一,我不仅学习了生物学、神经科学和全球健康的课程,还探索了社会科学领域的课程Inequality(不平等)和人文领域的公共课Global China(全球中国)。这些看似不相关联的课对拓宽视野很有帮助,Global China让我用全新的视角认识了中国与世界的发展,Inequality则让我对女权主义、公共卫生资源分配和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其次,课程之外,DKU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吸引着我。DKU校园里有丰富的实习机会,在这里,我第一次当起了“打工人”。在Environmental Health & Safety部门的学生工作中,我负责起了学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并有幸接待了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的老师。这份工作不仅有助于我更好地参与实验室工作,更让我体会到了工作的辛苦和快乐。除此之外,最吸引我的还是和教授们一起做科研的机会。在一次和阎丽静教授探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医疗不平等问题时,她主动邀请我加入她正在进行的新冠疫情下对慢性病的研究,让我意外而又欣喜。作为一名大一新生能加入教授的课题研究真的让我很开心,同时我也很感激DKU的教授愿意付出他们的精力手把手带领我走上科研的道路,这是很多其他大学所不具备的。当然,多彩的课外活动也丰富着我的生活。和好朋友一起做义工教小朋友音乐知识,在绿茵场和伙伴们一起踢足球、打垒球、参加mini term(迷你学期)和 field trip(户外教学)实地调研,甚至各种节日的party和讲座都让我的大学生活充实而快乐。

03   仰望星空,亦当脚踏实地

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是否也正憧憬着成为一名DKU的学生,来探索这里属于你的不一样的美好呢?但是切记,仰望星空,亦当脚踏实地。梦想谁都有,但是实现梦想的过程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分享一些现在的你或许能用到的学习经验吧。首先,准确的认知自己,千万不能突发奇想的给自己设立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这样难免会让自己因为实现不了目标而沮丧,焦虑。第二,学习是持续性的,要有一个一贯的学习习惯。如果熬夜不可避免,至少要保证有一个规律性的作息习惯。如果工作日学习压力很大,可以选择在周末休息的时候补充一下睡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老师的要求相差很大,一定要及时和老师沟通,以免出现不必要的争执。

 

最后我想分享的是我高考完的感受。高考真的是一个很奇妙的历程,高考完我才发觉,只要是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并且一直为之努力的人,大多数无论分数如何都进入了自己心仪的大学。说起来可能有一点唯心主义,但是你一定要相信,你的努力是会有回报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千万不要因为一次的成绩失去信心或者太过焦虑。信心,甚至一些盲目的自信,是很有助于调整你的心态的。希望很快能在DKU的校园里看到你的身影。

 

 

钱扬

学生故事

钱扬

遇见“你”,竟发现了“我”


 

我在DKU的第一节课是媒体艺术212,电影视频剪辑(MEDIART 212, editing for film and video)。那是我第一次上Kaley的课,但已经是第二次见到他。在迎新周的一次纪录片放映与Q&A活动中,Kaley带着他的作品Low Hanging Fruits与我们第一次见面。现在想起来好像只记得纪录片里骑摩托车的人、夜间铁丝围栏旁巡查的灯光和那些avocado,但这部纪录片可能对我整个大学的专业兴趣和选择都有影响,它拓展了我之前对纪录片的认知。“哦,还有人在拍这样的作品诶。这是怎么拍的呢?为什么要拍这些?去一个地方待几个月拍作品是什么感受?” 这是我当时看完那部纪录片的想法。接下来在DKU的学习生活,给我提供了机会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者说让我保持了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欲。

课程的教授和同学都对我很有启发。第一学期的期末周,Kaley组织了一堂拓展课,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加餐”,其实也就是分享自己喜欢的影片,交流感受。一开始,只有我和Anisha去了,她是一位非常有艺术上flare的同学。后来又有Kevin王洪硕加入。那天我们和Kaley一起看了一部纪录片,苦艾草 Wormwood。Wormwood把剧情片的表现手法和纪录片形式结合起来,又让我对纪录片有了新的理解。

 

我在DKU的第一门课为我以后的专业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拓宽了我对大学专业的视野。下面我想分三块儿具体讲讲我的体验。(这篇文章的表达可能有点过于理想化和感性,但在DKU,请允许我和你们聊得理想主义一点儿。)

01  DKU媒体艺术学什么?——“我们不是电影学院”

“我们不是电影学院。” 是的,DKU不是电影学院。在这里,媒体与艺术专业的课程更注重作品的概念(concept)和背后的一切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相关议题。这正是我喜欢DKU媒体艺术专业的原因。我不想局限于媒体技术与表达形式,而更想探索如何把自己在学了更广泛的人文学科之后的思考诉诸这些表达形式。

 

这两年,我上的课程以媒体艺术和哲学伦理学居多。DKU的这些课程,让我会在看电影时想起福柯的《规训与惩罚》(Discipline and Punish),让我会在看昆曲后进行性别研究(gender studies)探讨,也让我会在哲学课期末作业用video essay的形式展现自己的思考……

 

然而,在DKU,完全不用担心学多了理论,说话“掉书袋”。DKU的媒体艺术课程很好地平衡了理论与实践。在这两年中,我也上了一些实践类课程。那些实践课程让我感受到了双脚着地的踏实感,与组员们激烈讨论故事想法、探索拍摄地、拿着设备拍到半夜、聚在一起剪辑的时候,都让我感到一种实践的幸福

还记得在媒体与艺术210课程中,我们需要完成三个作品。在课程的第一阶段,我选择了和Bill, Mark, Nancy, Alicia一起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部小短片。这可以说是我们第一次以“剧组”的形式完成视频作品。当我们经历两天三夜的头脑风暴构画出故事情节后,我们就扛着设备向住宿地一处神秘拍摄地出发了。我们手里拿着相机、摄影灯、三脚架和柔光板反光板,被黑暗空旷场地中的扬尘呛得直咳嗽。但我们在那边一待就是两个凌晨的几小时,同一个镜头过了一遍又一遍,主演Bill的裤子在满是灰的地上摩擦了一遍又一遍(剧情需要)。在课上公开展示前的那一个凌晨,我们是一起在teamroom度过的,陪伴我们的是汉堡王,Final Cut Pro,Arctime……当然,还有我们对艺术的一腔(即使淳朴的)热情。

02  跨学科的价值——不能聊哲学的媒体艺术学生不是一个好的电影爱好者

一个人的“交叉价值”是最宝贵的。交叉价值越高,代表他/她的不可替代性越高。我相信,未来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得更有“人性”。每个人应该作为一个有血有肉、丰富的人来竞争,而不只是一个由经历和数据描绘出来的“空位候选者”。有广泛的兴趣和一两项可以仔细谈论的爱好,才能认识更多有趣的人。可能很多人会问,认识有趣的人有什么用呢?可能没什么功利性的作用,但是认识有趣的人就是认识有趣的人的最终目标(end)。那些有趣的、优秀的朋友能时常给我启发,让我保持对有意义的事物的思考,就已经达到了好的目的。

 

其实,大一那年,比起媒体艺术课,我上了更多的哲学课。当别人问起我对专业的选择,我总是说:“我现在其实就在纠结是学哲学还是媒体艺术。” 但当我发现自己在哲学课上学到的东西可以运用在媒体艺术创作时,我终于明白,比起写paper,我更愿意用视频或者其他艺术形式探讨一些哲学上的概念。

 

我申请USC夏校时的文书就是写的关于哲学与我、与电影的关系。

“Bear in mind that enthusiasm for watching films, descriptions of your favorite films and the involvement in filmmaking process is common in most candidates. As a result, we encourage that you focus on your individuality.” (“记住这一点,对看电影的热情,对最爱的电影的描写和参与影片制作的过程,这些特质在大多数候选者中都很常见。因此,我们鼓励你突出你的个人特征。”)

 

这是USC官网申请要求中的一段话。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如果你只是个电影爱好者,那你如何在一群电影爱好者中突出你的特殊性?对吧,这时候我的哲学学习经历,就为我提高了独特的交叉价值。

03  专业选择 ——因为自己不擅长某事而“放弃”,完全不是件丢脸的事

 

不管是高中选文理,还是大学选专业,我们可能都会被问这样的问题:“你是因为真正喜欢这个专业才选它,还是因为其他的学不下去呀?”这看似是个犀利的问题,第一次被这样问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也开始反思自己的选择。但当我真正明白我想要什么后,这个问题对我而言就显得莫名其妙了。我的回答可能是:“我选这个专业,首先是因为喜欢,而且其他的似乎学不下去。”我们并不应该为“某学科学不下去”而感到羞耻。其实,选专业就是选自己喜欢且觉得学得下去的。在这里,“学得下去”指能维持付出的努力和回报的基本平衡。

 

探索专业选择时有两种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1 :  学习上面临巨大困难时,感觉自己可能不适合学某专业——肯定是自己的问题,为什么别人学得下去呢?那我也要继续努力,一定可以学好的。

思维方式2 :  学习上面临巨大困难时,感觉自己可能不适合学某专业——我们不合适诶,不是谁的错,那就换一个吧,再探索下。

其实,两种思维方式并无孰是孰非,但是在DKU,我们有探索的机会,那就趁年轻,多多探索人生的不同可能吧!

 

 

周荟源

学生故事

周荟源

意料之中的选择,意料之外的体验


 

昆杜当然能帮助学生扎实的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更好的应对现实情境中的各种挑战,让我们在面对各种未知与转变时显得从容不迫。

01  非典型理科生的DKU之旅

高中阶段,虽然我早已决定我要选择理科道路,高考时也选择了物理+化学的理科组合,但是我像是个理科生中的“另类”:我在英语学科上尤其突出,同时我也被优雅的中国古典诗词,深厚的古今历史和风云变幻的政治局势深深吸引。由于考试制度的原因,我不得不将重心主要放在理科的学习上,但是我对这些人文学科的兴趣始终未曾消磨,这也为我后来进入DKU埋下了伏笔。

02  情定《缘起昆杜》

从小良好的英文基础和对欧美文化的接触让我对国外的教育模式十分向往,然而高昂的学费以及遥远的路程让出国留学的路变得遥不可及。对于我来说,国内高考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对自身的精准定位和对分数的最大化利用。我的父母和我在明确了我的学科优势和性格的情况下,早在高三一开始就将目光投向了中外合作大学。中外合作大学的全英文授课方式和通识博雅的教育理念一是符合我的英语学科优势,二是符合我兴趣广泛,热爱探索的性格特点。我的父母和我主要还是按照师资力量和教学实力的标准来确定目标。其中,常年被多所机构评为全美前十的杜克大学和在中国稳居前十的武汉大学合办的昆山杜克大学获得了全家人的一致认可,最终我选择同时申请包括昆杜在内的两所学校。

 

在提交完所有申请材料,完成多邻国测试后,我还没有特别明确自己未来的道路:到底是选择国内传统高校,还是坚持中外合作大学的方向?之后发生的两件事坚定了我选择昆杜的决心。在收到入围通知后不久,昆杜向我抛来了全额奖学金的橄榄枝,意味着我如果最终能进入昆杜学习,家中的经济负担能减轻不少。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本从昆山邮寄到常州的《缘起昆杜》和一张本科招办院长李含果博士亲手写的明信片。收到《缘起昆杜》的当天晚上,我一口气看完了所有的学生故事。放弃哈佛的海岛男孩Alberto,高中放弃保送曹绮桐学姐…他们的优秀经历和对校园生活的精彩描述让我对昆杜产生了无比的向往。夹在《缘起昆杜》里的是一张李院长手写的明信片。李院长在明信片的第二行上祝我“ace the exams!(拿下所有的考试)”李院长的话不仅激励了我,更让我第一次感觉到我能被一所大学如此重视。我将那张明信片插进笔袋里,在我高三备考剩下的时间中,每当我遭遇低谷我都会抬头看一眼那张明信片上的话语,告诉自己,昆杜在那里等着我,现在到我奋力奔跑与它相遇的时候了。

03  意料之外的体验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尽管在入校前已经通过《缘起昆杜》和学长学姐们拍摄的视频对校园生活略知一二,但是真正在昆杜生活了几个月之后,实际体验仍然让我无比惊喜。我想主要围绕什么是通识博雅和什么是大学生活来分享我在昆杜的学习感受。

我眼中的通识博雅教育

通识博雅的理念是昆杜的教育基石,可是到底什么是通识博雅?“多种学科知识融合的方式促使学生拥有活跃和全面的视角”听上去仍然有些抽象。在大一的尾声,经历了接近四个短学期(每学期分为两个短学期)的学习,我想我对这四个字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首先体现在选课上:在昆杜,没有严格的理科生和文科生的概念,在保证毕业和专业要求的情况下,选课是相对自由的,我前三个短学期的课表除了必须选择的英语学术写作课程,剩下两门课基本是按照一门理科+一门文科来搭配。很难想象在传统的大学中,我能一边学习着中国古代历史,一边学习着化学。一边钻研着代码,一边扛着相机学习媒体艺术。其次体现在课程内容设置的灵活上:理科的课程并不都是刷题,文科的课程并不都是读写文章。例如我上过的CS101(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课程虽然是学习Python这门编程语言,可是最终我们需要完成一个团体项目,并做相关的书面和口头报告,团体项目和有关报告的分数占到了总成绩的五分之一。教授重视的不仅是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高度重视我们展示研究成果的能力。最后体现在学科知识的融合上,我在准备公共政策课程的课前作业时,发现正好能借用在英语学术写作课上学习过的文化维度的概念。而我在秋季学期学习的中国古代历史课程也为我目前正在上的“中国与世界”课程提供了不少帮助。

在昆杜的大学生活

有人把大学生活过成了“高四”,有人把大学生活过成了“极乐世界”,而我可能在这中间。我在昆杜的生活追寻的不仅是高等教育,更是个人的成长。这所小而精的学校给学生们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丰富的资源,和无限的机遇。值得一提的是覆盖各学科领域的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从学期的开始到结束,学校会不断邀请各类嘉宾来分享学科知识或相关专业经验。他们中有来自哈佛,耶鲁等知名高校的教授,有原外交部副部长,有中国疾控中心主任,还有B站up主。有时候一周两三个讲座同时进行,而我又因为时间冲突无法参加时,我真希望自己有赫敏的秒表,可以回到过去参加多个讲座。

其次我想介绍昆杜给学生提供的校内工作机会。我记得刚入学的时候,每周都能收到新的学生岗位的通知,在工作内容描述的最后都会要求附上简历,有时候需要附上求职信发送给指定的邮箱。在来到昆杜之前,我从来没有做过个人简历,写过正式的求职信,更别说用英文完成。而我的一些同学们在高中就有类似的经验,显得得心应手。尤其是身边同学纷纷收到offer而我依然“赋闲”在房间的时候,我有些不安。但是在学校职业发展办公室的帮助下,我从零开始,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份简历,投出了第一封求职信,并在模拟面试中领会面试要点。从一开始担心自己可能四年都找不到岗位,到现在成为同时打三份工的“打工人”,离不开昆杜独特的student worker(学生工作者)的设置和相关资源的支持。

“我们不培养未来的注册会计师”

我记得高考结束后校园参观的时候,我和招办的老师说,我以后想当注册会计师,请问昆杜有这样的课程吗。招办老师的回复直截了当,她说昆杜培养的不是未来的注册会计师,而是为你将来选择任何领域打下基础。昆杜当然能帮助学生扎实的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更好的应对现实情境中的各种挑战,让我们在面对各种未知与转变时显得从容不迫。招办老师的回答在我在DKU学习的几个月中不断得到验证,我从未后悔过当时签写志愿协议的果断,在昆杜生活的时间越长,我越相信我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希望明年我也能在校园见到你们的面孔,与你们一起开启这段妙不可言的昆山杜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