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故事
黄加云
在昆山杜克,感受多元与包容
昆山杜克给予了我们一个平等、包容、互相尊重的校园环境。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用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去有效地表达与思考,共同去实现文化上美好的“多元”。
01 缘起昆杜:探索高中时无法想象的可能性
在高中时代,我是一个非典型理科生。物理化学学得尚可,对数学却一直找不到门路;语文英语的成绩更稳定,高一高二选修西班牙语时也展现出了语言天赋。硬要说起来,我对文科理科的兴趣其实不相上下。这让我一度非常迷茫:未来究竟能在哪一行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我会不会因为专业的问题去从事一个我没有热情的职业?为此我和同学父母都讨论过,却没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高中的我还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和擅长哪一个专业,甚至连一个大概的方向都还没有。
昆山杜克大学通识博雅的教学理念给了我全新的思路。以往我对“通识教育”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得知在昆杜我可以不受领域限制地探索两年再选定专业时,我意识到这就是最适合我的大学。至今记得校园日那天我上了Daniel Lim教授的一堂课《机器会思考吗?》,他本人从计算机到哲学的跨领域学习经历、以及将这两门学科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让我感到惊喜无比:原来人是可以不被一个领域、一个专业所限制的;原来同样的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思考。而昆杜,正是给我这个机会的平台。
02 在课堂上:不同角度的思考与表达
进入大学之后,我更加意识到这份学术上的“多元”已经浸入了昆杜的课程设置里。比如,我从未想过我在英语演讲课上学到的技巧会用在物理课上。在黄锴教授的综合科学-物理课上,我们不仅需要学习概念、当堂测试、做实验、写实验报告,还需要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讲解题目,为自己的结课实验做展示。讲解性的那些作业对我而言更具挑战性,心中理解一个概念或者知识点是一回事,要用英语解说得让大家都听得懂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我时常会发现自己站上讲台就紧张,忘记一些术语用英语怎么说,或是面对同学的追问而不知所措,但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正随着一次次的讲解和展示而提升——解释学到的知识,其实让自己的学习更加扎实;让自己的研究暴露在别人的追问之下,更是改进实验方法的必经之路。
物理课上还有一个惊喜:教授安排了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去参观“好孩子”公司设计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实验室,这让我第一次了解到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如何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并且提醒了我,所学的科学理论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上完那个学期的物理课,我对理科的学习重燃了兴趣,也终于明白科研包含着反复试验、思考成果的表达和碰撞……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其实在任何领域都非常重要。
大一刚开始时我有些忐忑,因为讨论课上发言的机会很多,我却常常无法在短时间内想到回答,甚至有些害怕开口。是不是教授会比较喜欢发言积极主动的同学呢?然而,核心课程“China in the World”(世界上的中国)的讨论课上,James Miller教授在其计分标准上展现出的包容让我舒了一口气。“我知道,有些人喜欢在讨论课上讲很多话,但有些人不喜欢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想法。”他规定,如果大家课后在论坛上发表更多回复,得到的参与分和在课上积极发言是一样的。我认为这个细节实在很温柔,让我真正触碰到了昆杜一直鼓励的“多元与包容”……因为至少在课堂上,害羞的同学们不会因为自己不善口头表达而被吓到甚至“劝退”,每个人都可以用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去有效地表达与思考。
03 在课堂外: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在大一,我度过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国庆节。放假前夕,学校旁边的大渔湾有国庆主题的烟火表演,我和来自保加利亚的室友以及另外两个国际生朋友一起站在人群里观看。烟火表演的选曲都是相当经典的爱国歌曲,而当我需要费力地向朋友们解释那些歌曲的含义时,我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小小的对话之中只代表着四种不同文化中的一种,而这种文化上的自我认同竟然到了一个文化多元的环境里才被完全激发出来。我现在还记得来自巴基斯坦的朋友在烟火的爆炸声中拍拍我的肩膀,说了一句“I know this is your moment”(我知道这是属于你的时刻)。或许她们不能完全理解或认同我所说的,但仍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尊重。回到宿舍,我们聊起了各国的国庆节庆祝活动,我也得以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在昆杜的日常谈话中,每个人都是文化的载体。
我将国庆节的感悟写成文章投给了昆杜学生自办的报纸The Jade Dragon,被社长评价说“这就是大家一直期待着的那类文章!”是否这份在不同文化的群体之中才感悟到的文化归属感能够引起昆杜学生们的共鸣呢?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些同学甚至是在昆杜唯一来自他们祖国的人,只有一个平等、包容、互相尊重的校园环境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上美好的“多元”。
在我的大一,昆杜给我上了这重要的一课。她做到了,而我们必须继续努力,才能让这样的尊重与包容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