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子安

学生故事

潘子安

他说勤学好问,做自信乐观、眼光长远的人


 

毕业高中:上海市市北中学

本科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斩获Offer

  • 杜克大学电子计算机工程硕士
  • 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数据科学硕士
  • 哥伦比亚大学数据科学硕士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析学硕士
  • 纽约大学数据科学硕士

 

Q: 为什么选择昆山杜克?

从小我就渴望去探索世界,尝试新鲜事物,因此在校园开放日深入了解昆山杜克大学 (DKU) 后,我就被她通识博雅教育的理念所深深吸引。我希望能结识来自各国、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他们交流、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而昆山杜克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和丰富多样的学生团体则为我提供了实现这个愿望的机会。我相信通过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们合作学习,我将能够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视野,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此外,我对很多不同领域的知识都有浓厚的兴趣,而昆山杜克大学的课程设置恰好满足了我多学科交叉学习的需求。我希望通过跨学科学习培养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挑战。

 

Q: 你和所选专业的故事?

高中时期在中山大学参加了一次人工智能冬令营活动后,我便一直对AI的话题非常感兴趣,但并不确定是否要以此作为未来的学习方向。进入DKU后,我先是广泛探索,选修了各种不同学科的基础课:数学、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直到上了李明教授的数据科学入门课,我才坚定了选择数据科学作为专业的决心。

李明教授的课带我入门了Python,并学习了一些经典的机器学习算法。记得那节课的期末作业让我们自己组队做项目,我们组最终使用了一些回归模型,成功预测了上海黄浦区二手公寓的房价,使用的数据还是我们自己从链家网站上爬取下来并清洗的。这个项目不仅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还让我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魅力,惊讶于这些算法所能达到的惊人效果。我希望继续学习相关课程,从而理解背后的算法究竟是如何运作的。我也有幸通过这堂课结识了李明教授,他为我之后的求学之路提供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Q: 毕业之后有什么计划?

毕业后我打算前往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数据科学 (MCDS) 硕士。卡内基梅隆大学是美国四大计算机科学名校之一,我很荣幸能够去到计算机科学学院,继续在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领域探索与学习。

 

Q: 印象深刻的科研经历?

我的标志性成果项目,也是本科阶段的毕业设计,主要研究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RL)的车辆计算卸载决策策略。

未来的自动驾驶将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之一是计算资源的问题。要正确识别路况 (行人、车辆) 需要大量的AI算力,虽然可以利用云端服务器迅速完成计算,但由于云端服务器往往部署在较远的地方,这会导致数据传输延迟,无法实时做出判断。利用部署在各地区周边的边缘服务器就可以更好地解决算力紧缺的问题,并保证数据传输效率。计算卸载策略就是将本地产生的计算任务卸载到相邻的边缘服务器上完成计算并传回,而强化学习便是利用算法优化这一策略,使其在每一个决策点做出最合适的判断。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的导师孙鹏教授给了我非常多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在如何将强化学习算法应用于所选课题上,孙鹏教授帮助我补充了很多通信相关的背景知识,让我能够建立起具体的研究计划。从一开始毫无头绪,到搭建实验的虚拟环境并在其中运行算法并调整各种参数,我一直积极与孙鹏教授交流,并多次进行讨论,每次都能在他的耐心点拨下豁然开朗。最终,我也成功在虚拟环境中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顺利完成了项目。

从这段经历中,我对科研也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首先,做科研需要关注每一个细节,并具备创新的精神。我们必须敢于质疑,不要害怕失败。其次,要坚持不懈,在面对问题时不要慌张。互联网上的资源非常丰富,无论是查阅各种文献还是借鉴开源的代码,都能够从中找到灵感并解决问题。当然,在借鉴他人工作时要遵守学术诚信原则,不得违反学术道德。最后,善于提问也是非常重要的。多与自己的导师和教授进行沟通交流,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获得指导和建议。

 

Q: 受益良多的实习经历?

大二暑假,我加入了一家专注于工业大数据领域的创业公司,团队规模约30人,我在其中担任数据分析师。之所以选择加入创业公司,是因为我深信在一个小团队中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而实际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

实习期间,我的主要工作是爬取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赞助的论文信息,并将其存入数据库,这些数据将用于公司开发的搜索引擎。我要特别感谢之前在学校打下的Python编程基础,使我能够快速上手并掌握各种爬虫技术。当然,数据爬取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为了在不降低效率的前提下解决数据缺失的问题,我通过网络自学并尝试了多种爬虫框架,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这段实习中,最重要的不是我学到了什么技术,而是我培养了自学能力和与同事沟通的能力。对于未来想从事软件开发的同学来说,自学能力尤为关键,因为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来优化产品功能。同时,与同事之间有效的沟通也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些问题你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弄明白,但你的导师可能一眼就能解决。因此,要善于向前辈请教,不要因为他们有时候很忙而犹豫。

其次,实习期间我对一个词深有感触——“需求”。这个词贯穿整个互联网行业。由于团队规模较小,我的工位恰好在市场部的学长旁边。他一人兼任宣传、销售以及产品经理的角色。他经常以产品经理的身份与我的组长开会,传达他从客户那里获取的需求,我的组长则会根据需求为团队成员分配任务并对产品进行功能上的改进。闲暇期间,这位学长还与我分享了他在大学期间的创业经历,比如与公交公司合作解决学生暑假回家的交通需求;他还做过上海大学校园内旧衣物回收的创业项目,这些都是解决特定人群需求的创业项目。他的故事和我在这个创业公司的经历都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创业的种子。

 

Q: 爱上昆山杜克的理由?

DKU给我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平台。三节通识课让我对中国历史、全球当下面临挑战以及自己人生的过去和未来有了全新的思考和理解。我非常珍惜这些课程所带给我的新想法和新角度,这也让我成为了一个能够自我反思、独立思考的人。

DKU有着非常友好的学生、教职工团体和丰富的成长资源。我曾多次找到我的学业导师咨询科研、实习和申研的各种问题,他每次都能够耐心解答我的疑惑。学校职业发展办公室也能帮助我完善简历,和我一起准备求职面试;写作和语言中心可以和我一起修改学术文章和研究生申请文书。我相信,学生在DKU只要遇到问题,任何教职工都愿意给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

 

Q: 大学四年期间的成长?

在DKU的四年里,我认为我提升最快的是自主学习能力。记得我大一上数学基础课的时候,当时还不是很适应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于是经常有上课听了但是没理解的情况。这激发了我课后自主学习,主动去阅读教科书,做课后练习题复习考试,有不懂的地方自己上网寻找相关资料。慢慢的,我逐渐掌握了自己的学习节奏,之后再遇到新的难题也可以游刃有余地解决。

此外,我感觉我变得更加自信了。这份自信源于我结识的良师益友,源于我发展了各种各样的新的兴趣,也源于我在DKU学习所取得的成就感。我看到自己变得比之前更好更成熟了,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也增强了。

 

Q: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致现在的学弟学妹们:

  • 一定要充分利用DKU的资源,珍惜身边的机会。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疑惑不要放在肚子里,有效的交流有时会让你茅塞顿开。
  • 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常心,享受大学生活的快乐,同时也拥抱挑战。不需要过分焦虑,做好自己就好。相信大家在DKU的四年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并成为一个有长远眼光,相信自己的人。
  • 保持自信,保持乐观。年轻就要努力尝试,找到新的爱好和乐趣,并在自己擅长的地方发光发热。当然,身心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身体是根本,年轻人更应该要重视自己的健康!

致未来的学弟学妹们:

  • 如果你想认识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收获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欢迎来DKU!

  • 如果你敢于踏出舒适圈接受新的挑战,渴望探索未知探索自身潜能,欢迎来DKU!

  • 如果你对很多领域都有兴趣并且有出国读研的想法和梦校,我相信DKU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 如果你来看过DKU现在的新校园,我相信你一定会狠狠心动。

 

吕昀斐

学生故事

吕昀斐

她说要大胆尝试,努力拓宽自身能力边界


 

毕业高中: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

本科专业:分子生物科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

斩获Offer

  • 杜克大学生物统计硕士
  • 哈佛大学计算生物与定量遗传硕士
  • 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生物硕士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工程硕士
  • 埃默里大学生态与进化博士(全奖)

 

Q: 为什么选择昆山杜克?

选择昆山杜克大学是综合考虑后得出的结论。我一直对生物和计算方向兴趣浓厚,但并不确定具体哪个专业最适合我。然而,DKU的专业设置允许我们先探索自己的兴趣所在,再做出决定,这让我觉得这所学校非常适合我。后来借着校园日活动到校参观,忍不住感叹DKU的漂亮:校园在透明玻璃和池塘的映射下显得尤为亮堂,学校还为来面试的学生准备了玩具和画画摊;我记得自己当时就在那边画画,充分感受到了学校温馨、舒适的氛围。我渴望成为这里的一份子,发现自己的学术兴趣,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将最初所感受到的温馨、舒适传递给更多人。

 

Q: 你和所选专业的故事?

高中时我就很喜欢做遗传学相关的计算题,生物竞赛时学到的各种遗传的方式以及基因之间的互相作用在我看来很有意思。但真到了选择专业的阶段,生物专业的“天坑”属性却又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一度让我犹豫是否应该转而学习数据科学。后来通过和我的学术导师交流,体验生物进阶课程和参与杜克的研究项目,我逐渐对生物专业的细分学习方向和未来发展路线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并从中找到了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是,我的生物探索之旅一直是有趣的,而兴趣正是能支撑我不断向前的原动力。

 

Q: 毕业之后有什么计划?

我计划前往哈佛大学攻读计算生物与定量遗传硕士,希望通过在哈佛的继续深造来进一步接触和探索更多群体遗传、统计以及计算相关内容。

 

Q: 丰富多彩的科研经历?

本科阶段,我有幸参与到不同的科研项目中。

从大一开始,我就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了学校“鸟撞”项目组。这个项目旨在解决鸟类在飞行过程中因为建筑物反光或者玻璃反射而产生视觉上的误解,因此撞上建筑物而伤亡的问题。一开始,我的工作是在校园巡逻,拍照记录死于“鸟撞”的鸟类,并将它们的尸体放进冰柜中储存起来,以备后续制成标本。后来,项目组开始了全国规模的鸟撞调查,我负责与全国几个地区的负责人对接,了解他们的志愿者情况。这个项目最终被选入了生物多样性100+全球案例。

我很感谢“鸟撞”项目组的负责导师李彬彬教授,因为她给了我很多实践和学习机会,包括去自然博物馆宣传、举办义卖活动。我还和另一位同学一起合作写了一篇科普鸟撞的文章,发表在了中文《科学》杂志上。

大三暑假,我去了杜克大学的Marine Lab (海洋实验室),有幸跟随那边的Tom Schultz 教授做Independent study (自主学习项目),是一项关于海豚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海豚有两种生态型,一种近岸 (inshore),一种离岸 (offshore)。我主要协助研究这两个不同生态环境下生活的海豚在基因层面的差别,找出形成海豚物种差异的基因。

我和Tom Schultz教授的自主学习项目一直延续到了大四上学期。当时教授给了我一个集成了许多函数的R语言包,让我自己想办法去运用到相应的计算中。虽然这项任务理论上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操作时需要反复进行数据清理,对我的自学能力是个不小的挑战,也增强了我的写代码能力。好在之前在DKU打下了编程基础,帮助我顺利地理清了任务逻辑。

在海洋实验室的科研项目激发了我对群体遗传与进化的兴趣,也提升了我的编程能力。Schultz教授总是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鼓励我,告诉我不理想的结果是科研中很常见的事情,让我坦然接受失败并再想办法,最终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Q: 受益良多的实习经历?

大三寒假,我通过学校职业发展办公室了解到专注于医疗行业调研与咨询的Benhealth咨询公司正在招聘实习生。出于好奇和对积累实践经验的渴望,我投递了简历并有幸获得了实习机会。

实习期间,我主要跟随团队就各种创新药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筛查,从而为客户挑选出最具潜力的几款创新药。对于我来说最有意思也是收获最大的工作是整理相关专家的访谈,从中对很多疾病的成因和治疗方式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

 

Q: 大学四年间的成长?

得益于DKU的通识博雅教育,我在过去四年间大胆探索了很多不同的学术领域,并拓宽了自身能力的边界。高中时期的我不喜欢计算机,数学成绩也不算顶尖,但是到了大学,我尝试了编程、数学与统计课,甚至修了高阶的专业课,且成绩都不错,并发现了其中的乐趣。当然,这也离不开教授的悉心指导。我记得上数学课的时候,我因为基础不够好经常会在课下去教授的办公室请教问题,徐世鑫教授就会特别有耐心地为我解答,直到把我讲明白为止。还有我的学业导师黄林峰教授,是他鼓励我坚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也是他在我每一次遇到困难而情绪焦虑的时候给予我慰籍与良策。

 

Q: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利用DKU较为灵活的选课以及丰富的科研机会大胆尝试,不要局限于自己熟悉的领域。同时相信自己的能力,你们的上限比你们想象的高很多。

 

黄加云

学生故事

黄加云

在昆山杜克,感受多元与包容


 

昆山杜克给予了我们一个平等、包容、互相尊重的校园环境。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用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去有效地表达与思考,共同去实现文化上美好的“多元”。

01  缘起昆杜:探索高中时无法想象的可能性

在高中时代,我是一个非典型理科生。物理化学学得尚可,对数学却一直找不到门路;语文英语的成绩更稳定,高一高二选修西班牙语时也展现出了语言天赋。硬要说起来,我对文科理科的兴趣其实不相上下。这让我一度非常迷茫:未来究竟能在哪一行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我会不会因为专业的问题去从事一个我没有热情的职业?为此我和同学父母都讨论过,却没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高中的我还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和擅长哪一个专业,甚至连一个大概的方向都还没有。

 

昆山杜克大学通识博雅的教学理念给了我全新的思路。以往我对“通识教育”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得知在昆杜我可以不受领域限制地探索两年再选定专业时,我意识到这就是最适合我的大学。至今记得校园日那天我上了Daniel Lim教授的一堂课《机器会思考吗?》,他本人从计算机到哲学的跨领域学习经历、以及将这两门学科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让我感到惊喜无比:原来人是可以不被一个领域、一个专业所限制的;原来同样的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思考。而昆杜,正是给我这个机会的平台。

02  在课堂上:不同角度的思考与表达

进入大学之后,我更加意识到这份学术上的“多元”已经浸入了昆杜的课程设置里。比如,我从未想过我在英语演讲课上学到的技巧会用在物理课上。在黄锴教授的综合科学-物理课上,我们不仅需要学习概念、当堂测试、做实验、写实验报告,还需要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讲解题目,为自己的结课实验做展示。讲解性的那些作业对我而言更具挑战性,心中理解一个概念或者知识点是一回事,要用英语解说得让大家都听得懂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我时常会发现自己站上讲台就紧张,忘记一些术语用英语怎么说,或是面对同学的追问而不知所措,但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正随着一次次的讲解和展示而提升——解释学到的知识,其实让自己的学习更加扎实;让自己的研究暴露在别人的追问之下,更是改进实验方法的必经之路。

物理课上还有一个惊喜:教授安排了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去参观“好孩子”公司设计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实验室,这让我第一次了解到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如何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并且提醒了我,所学的科学理论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上完那个学期的物理课,我对理科的学习重燃了兴趣,也终于明白科研包含着反复试验、思考成果的表达和碰撞……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其实在任何领域都非常重要。

 

 

大一刚开始时我有些忐忑,因为讨论课上发言的机会很多,我却常常无法在短时间内想到回答,甚至有些害怕开口。是不是教授会比较喜欢发言积极主动的同学呢?然而,核心课程“China in the World”(世界上的中国)的讨论课上,James Miller教授在其计分标准上展现出的包容让我舒了一口气。“我知道,有些人喜欢在讨论课上讲很多话,但有些人不喜欢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想法。”他规定,如果大家课后在论坛上发表更多回复,得到的参与分和在课上积极发言是一样的。我认为这个细节实在很温柔,让我真正触碰到了昆杜一直鼓励的“多元与包容”……因为至少在课堂上,害羞的同学们不会因为自己不善口头表达而被吓到甚至“劝退”,每个人都可以用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去有效地表达与思考。

 

03  在课堂外: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在大一,我度过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国庆节。放假前夕,学校旁边的大渔湾有国庆主题的烟火表演,我和来自保加利亚的室友以及另外两个国际生朋友一起站在人群里观看。烟火表演的选曲都是相当经典的爱国歌曲,而当我需要费力地向朋友们解释那些歌曲的含义时,我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小小的对话之中只代表着四种不同文化中的一种,而这种文化上的自我认同竟然到了一个文化多元的环境里才被完全激发出来。我现在还记得来自巴基斯坦的朋友在烟火的爆炸声中拍拍我的肩膀,说了一句“I know this is your moment”(我知道这是属于你的时刻)。或许她们不能完全理解或认同我所说的,但仍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尊重。回到宿舍,我们聊起了各国的国庆节庆祝活动,我也得以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在昆杜的日常谈话中,每个人都是文化的载体。

我将国庆节的感悟写成文章投给了昆杜学生自办的报纸The Jade Dragon,被社长评价说“这就是大家一直期待着的那类文章!”是否这份在不同文化的群体之中才感悟到的文化归属感能够引起昆杜学生们的共鸣呢?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些同学甚至是在昆杜唯一来自他们祖国的人,只有一个平等、包容、互相尊重的校园环境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上美好的“多元”。

 

在我的大一,昆杜给我上了这重要的一课。她做到了,而我们必须继续努力,才能让这样的尊重与包容持续下去。

 

 

 

 

蒋梓麟

学生故事

蒋梓麟

选择DKU——无限机遇中的多方位成长


 

当我第一次踏入昆山杜克大学时,她给我带来最深的印象便是其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丰富的创新设计理念与颇具人情味的建设。虽然这是一个全新的学府,相较国内一些名校而言没有悠久的历史,但她有着如襁褓中新生儿的盎然生意,无时无刻不焕发着她的魅力。在这里,学生们能通过通识博雅的教育课程,树立独立探索与创造精神,在不断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培养有民主之根的全球意识。校园日的见面让我下定决心,好好把握机会,与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共同谱写昆杜的历史。

01  一路申请——曲折但幸运

在第一阶段的评选中,为了尽可能在论文中体现最真实的自己,在一个多月里我不断修改论文,不下十次地重新编写与改进,尽力完善这份任务。

 

在幸运地通过第一轮选拔之后,我开始着手准备在线英语测试(“校园日”活动因疫情取消)。在正式考试的前一周,除了参与官网的免费训练,每天放学我都会上b站学习有关于考试准备的技巧与知识。在正式考试的当天,和大多数同学一样,为了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我也选择在凌晨进行考试。然而三次考试提交时,都是网络不稳定上传失败。顿时失望与惆怅之感涌上心头,想着放弃与逃避。但在父母耐心的支持与鼓舞下,我给在线英语测试官方发送了邮件诉求最后一次的考试机会。幸运的是,官方和学校看在是技术问题的基础上给予了我最后一次机会。在重拾信心之后,我背水一战,最终也收获了较为理想的成绩。

 

这些努力与坚持,最终将道途上的困难化为垫脚石,帮助我渡过难关,来到了这所充满机遇的学校。

02   新的旅程与收获——Become Practical Idealists at DKU

刚进入昆杜,我便被丰富而充实的大学生活所吸引。各式的活动、社团与讲座让我接触到了许多新鲜的事物,也打开了我的视野。在通识博雅的学习中,我尝试探索不同的学科,结交到了来自各地的同学,也与一些教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我们一面汲取着专业知识,一面也被教授们潜移默化地积极影响着。

例如教EAP课程的Amanda老师,她于我亦师亦友。在课业上她会用丰富的肢体语言与充满热情的教学态度为同学们呈现有趣精彩的课堂,也会耐心地在课下一一为我们解答疑惑、修改论文。在平时,我也会和Amanda交流日常生活中的所学所得,她也分享着自己高中大学的经历与在美洲、非洲、亚洲的奇妙之旅,时刻启发着我向着更大更广阔的世界迈进。又如教数学的Marcus教授和我们探索数学专业的奥妙,Kim教授与我们学习昆曲、品鉴艺术之美,负责医学物理的黄教授也在国学课上教导着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通过提前学习与复习巩固,帮助了许多同学们了解课程、理解概念、解决难题。我也喜欢在空闲的时间内接触新的知识,像学习积极心理学、易经、塔罗牌,阅读藏文译文诗词,尝试做饭、画画、冥想、占卜等,这都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愈加充实与快乐。

经历昆杜一年的学习后,在身边的优秀同学们的影响和学姐学长们耐心和积极的引导下,我也为自己不断设定目标、不断实践。通过申请上的peer mentor(学习辅导同伴)项目,我帮助学弟学妹更快适应大学生活。在各类的社团、志愿者、国际义工项目中不断挑战自我,增强团队协作和交流领导能力。同时我也负责一些报刊的翻译工作等,在一次次锻炼中增长自己的实力,塑造更好的自己。

03  秉持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意识,合作创新迈向未来

在昆杜,每一位学子都在努力奋斗着,将理想变为现实,用实践与坚持铺好理想的道路。在世界不同文化的交融之中,我们试错、成长、突破。处于昆杜这样的多元文化环境中,无处不存在新的机遇,无时不有新的收获,我们也保持着有民族之根的全球意识,积极合作,共同创新,谱写属于昆杜更为精彩的新篇章。

 

 

庄泽森

学生故事

庄泽森

一个理科生与音乐的不解之缘


 

我虽然是个典型的理科生,但就学习时长而言,“音乐”与我有着不解之缘。更多时候,是音乐一直陪伴着我。小学的时候我跟大多数孩子一样学了钢琴,但没学多久就乏于练习荒废了;初中时跟随一个俄罗斯的老师学习了两三年手风琴;高二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学习了美声,坚持地最久,虽然大学以后不再从师,但依旧每天练习。7岁到现在21岁,音乐也算陪伴了我14年光阴。但浑浑噩噩学了十几年,直到进入DKU之后我才意识到,不论是自己价值观、交友观的塑造,还是性格的转变,大都与音乐相关。

01   我与DKU的缘分

高中的时候一直是个内向的人,以至于后来大学同学谈起高中生活,我大多是听的那个人。高中时自以为为功利而接触音乐的我,并没能意识到那些细小的萌芽,能伴着我一起成长,葱郁葳蕤。高二的时候,为了报考高水平艺术特长生,去学了美声而高三下学期我又顺利参加了清华大学的特长生招生考试。可能也在声乐这方面小有天赋,两个月后拿到了清华大学60分的降分。但高考状态不佳,以几分的差距落榜,却有幸迈入了DKU的大门。得知被DKU录取之后,心里一开始是喜忧参半的。选择DKU算是场赌博,它既为我打开了一扇探索世界的大门,而多元、开放、自由的环境也对不善社交的我提出了难题。一方面想着新环境可以扭转自己的内向性格,一方面又害怕去这么做。挺别扭的。

 

奇妙的是,从进入DKU的第一周开始运气一直不错。由于Talent Show的缘故,在Orientation Week的时候就有幸加入了合唱团。当时DKU的合唱团还只是个十几人的小团体,大家因对音乐的热爱抱团在一起,我也乐在其中;而一年以来,我们参加也举办了DKU大大小小的活动,现在不但有了任课老师,还与学校爱乐乐团一起,和友校进行了梦幻联动。作为合唱团成长的亲历者,这段因“臭味相投”而共同成长的经历让我逐渐融入了DKU的大家庭中,感受着来自朋友和老师的温暖。

奇妙的是,从进入DKU的第一周开始运气一直不错。由于Talent Show的缘故,在Orientation Week的时候就有幸加入了合唱团。当时DKU的合唱团还只是个十几人的小团体,大家因对音乐的热爱抱团在一起,我也乐在其中;而一年以来,我们参加也举办了DKU大大小小的活动,现在不但有了任课老师,还与学校爱乐乐团一起,和友校进行了梦幻联动。作为合唱团成长的亲历者,这段因“臭味相投”而共同成长的经历让我逐渐融入了DKU的大家庭中,感受着来自朋友和老师的温暖。

当时音乐在我生活中的分量并没有那么重,更多扮演的是一个学习生活的调剂者以及社交桥梁的角色。大一的生活并没有那么繁忙,多数时间里我需要应付的只有课内事务,压力相对也并没有那么大。在大一的工作日里,对于社交恐惧症的我来说,最经常交往的人对仅有两种。一是邻居——但只有方圆两个房间内的同学比较熟悉;二还是邻居,不过是课上的同桌——但也只有方圆两个座位内的同学比较熟悉。能聊的东西不多,主要还是学习上和生活上的琐事。每周五的合唱团排练帮助我打开了自己的社交之路。每周五合唱团的大家都会聚在Game Room里一起排练,在练完每周安排的歌曲之后,我们还会花大把的时间留下来一起交流自己喜欢的歌手和歌曲,其乐融融。

02  在DKU,我慢慢走出了社交恐惧

到了大二以后,大学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对我来说,大二体验到的压力相较于大一而言简直翻天覆地。我申请了创新中心的Student Worker,也加入了教授的一些研究项目,同时还要面对比大一少但是硬核得多的专业课程。在学习生活中积累的负面情绪亟需一个发泄的出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杨凯歌。凯歌比我小一届,和我一样喜欢前苏联的歌曲艺术。我和凯歌商量着一起录制一些器乐的合奏上传到B站和朋友圈。于是我在2021年初决定重新开始练习手风琴。我拜托家里人把已经覆满灰尘的手风琴寄到了学校,每隔两三天抽出时间就会约凯歌一起练习。凯歌的乐器是巴拉莱卡琴,是一种源自俄罗斯民间的弦乐器。在如此繁忙的学习压力下抽出时间排练器乐,虽然累,但能感受到与众不同的快乐。学习往往是一个长线投资,无数日夜的辛劳耕耘可能在几年之后才能显现其价值。器乐合奏的快乐之一在于能够让我得到立竿见影的回报。且不谈与好友一起练习本身就是一个快乐的事情,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网上,看到播放量蹭蹭上涨,和网友对我们演奏的夸赞,都能感受到一种由衷的快乐。巴拉莱卡琴和手风琴都是在国内十分冷门的乐器。即便水平一般,演奏冷门乐器依旧带给我一种与众不同的成就感,成为令我十分自豪的技能。

 

开始录制器乐合奏作品后,明显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紧凑。虽然繁忙不减,但明显感觉到自己从压力中释放出来。以前每天茶余饭后的焦虑削减了不少,不再去忧虑自己前途未卜,而是去回味当下的快乐、搞艺术的快乐。这个爱好给我带来的另一个改变在于社交习惯。直到大一,我一直自认为是个严重的社交恐惧者。我会在生人面前支支吾吾,很难在众人面前抛头露面、展现自己。但自从开始往互联网上传视频,我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这种性格有所改善。我不再如此畏惧出现在镜头面前,不再害怕展现自己的形象,不再害怕在众人面前表演自己的才艺,哪怕它可能不是那么完美。这种性格的改变让我受益颇多。在经历几次合唱团的演出和合奏作品的发布后,主动接触我的人变得多了起来,我的朋友圈也一度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成为了茶余饭后谈资的一部分,我也不在是别人眼中那个自闭的人了。

自从加入了DKU大家庭,接触到了真正的大学生活,也一直在思考学习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在大学以前的学习与现在不同,总有明确的Guideline(标准),总有人指挥我应该往哪走,应该去做什么。现在感觉身处一个完全自主的环境,一不小心就会迷失目标。自从将音乐融入生活后,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变得明朗了起来。以前觉得,追求高等教育,仅仅是为了更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高的社会地位,成为所谓的“人上人”。现在想来,所谓的高学历,薪资丰厚的工作,只不过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垫脚石。对我来说,未来生活的重点可能并不是那份待遇优渥的工作本身,而是工作结束后那段与朋友们一起奏起音乐的时光。诚然这样的生活需要不菲的物质支撑,而这对我来说可能就是现在学习生活的终极追求。说不定在四十年以后,我会抛开一切工作,享受全职音乐人的生活呢。

 

 

姜雨熹

学生故事

姜雨熹

昆杜,带我走进探索之路


 

“昆山杜克大学,从这个名字开始对很多人来说便是陌生的。这里是中外合作办学;这里有着“通识博雅”的独特教育理念;这里的大一大二期间可以用来尝试不同的专业方向;这里还充满着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从来到昆杜开始,我便开始了对学业、对自己、和对社会的不断探索。”

01  在这里,你可以探索多个学术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方向

即使在高考前选择了选考科目,我依然无法在填报志愿时就立刻确定我未来想学的专业和想做的事情。就在这个时候,昆山杜克大学走到了我的面前。在招办老师和学校官网的介绍下,我了解到,在昆杜我可以用近两年的时间去尝试各种专业的基础课程,从而更好的帮助我确定今后深入研究的专业。同时,基本上每个周末学校都会组织开展各类讲座,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为大家带来他们的见解与体验。这样的学习生活顿时让我心动了:如果进入昆杜,我对于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就拥有了不仅一次的体验和试错的机会,也会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规划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最终做出慎重的决定。

 

进入昆杜后,我果然没有失望。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探索了经济、数学、环境、电影艺术、昆曲艺术等跨度很大的学科领域,领略了文理和社科类专业不同的魅力。在不断的探索中,我的目标渐渐变得清晰而明确:我会朝着经济类的大方向继续前进。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会按照经济学科的专业要求更有规划地进行选课和学习,纵向深入研究。

02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探索自己的可能性

进入昆杜后,“学生工作”也随之进入了我的生活。刚开始,我并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或者说,我完全不确定自己能否胜任一份工作。“工作”好像离我的学生生活还有些距离。如果我能找到工作并且去上班,仿佛自己会瞬间成为一个“社会人”,随时承受着紧张感和压力。

不过,当我真正进入中国招生录取办公室(简称“招办”)开始工作后,我发现一切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艰难,反而激发出了我更多的潜能。全新的环境和同事们让我锻炼了与人交往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校园参观的讲解活动让我学会了镇定自若,自信大方;平时在办公室里的例行工作让我懂得了如何踏实做事,戒骄戒躁。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是在我每天的工作中探索和体悟出来的。是昆杜这样的环境和条件给了我向自己探索的可能。在昆杜,你能收获无数的机会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探索自己的无限可能。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期间,我也向Peer Mentor Program投了简历,向新的工作、新的经历展开探索。目前我已经成功加入了这个新的团队,我很期待也很好奇,我能在未来一年的时间内探索出自己怎样新的可能性。

03  在这里,你可以与社会实际接轨,向我们生活的环境发起探索

昆杜的办学宗旨是“知识服务社会”,这句话也由上海艺术家周倩女士绘制成画收藏在图书馆门前。在我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我对这句话也有着自己的体会。

在大一开学后不久,我加入了昆杜小屋社团和其中的宣传组,主要负责随行记录和发布社团成员前往社区教学当地小学生们英语的公众号文章。让我印象深刻一次是我随行前往高新区参加活动。那天,社团成员们准备了有关食物的英语教学。从简单的单词到句子,再到情景对话,循序渐进地提起了小朋友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当然,考虑到小孩子们活泼好动,我们也安排了折纸、绘画、打乒乓球等活动穿插其中。所谓“知识服务社会”,就是把我们在课堂上、课本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服务于社会中。尽管这样的英语教学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它一定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们正在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传递给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探索着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履行着昆杜人的责任与担当。

这个暑假,昆杜学子们在贵州铜仁也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支教活动,让我也十分向往。虽然我没能够有幸参与其中,但我也从朋友们那里听到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经历与感受,希望我下次能够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这个社会还有很多我从未踏足的角落,都值得我去慢慢探索,构建自己与社会的联系。

 

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我已经在昆杜向学业、自己、向社会发起了探索。在未来,我的探索只会更多,更加深入,更有意义。希望你也可以和我一起,立足昆杜,探索世界。

 

 

李蔚然

李蔚然

从完成到完整的成长进行时


 

昆山最近总有些突如其来的雨,人也在雨中多了些情绪。晚饭后和朋友们散步谈心,总离不开一个“蜕变”:“你看,两年前刚入学的时候……”。如今四年韶华过半,回顾两年来的点点滴滴,仍旧觉得报考昆山杜克大学的这个决定明智极了:于我而言,这是一片驱使我不断发现自己和向前迈步的广袤沃土,是前进路途上从完成到完整的成长进行时。

01  最重要的课题是认识自己

做昆杜人两个年头,最大的收获是重新认识了自己。昆杜全方位、一对一的指导与关爱体系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追求有意义、有成就的人生,这是她最伟大的地方。

 

开学不久和学术导师见面聊天时,他根据对我的了解推荐我把全球文化研究-世界文学方向作为专业倾向,但我并没有采取。我在入学前就想好要“忍痛割爱”,不学文学——刻板印象中,文学毕业的学生不好找工作。我的想法得到了他极大的反对:“这个世界的变化只会越来越快,当今流行的学科不一定是你毕业进入就业市场时的热点。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专注做一件你擅长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协商后我们决定,我尽情去探索那些在我观念中“容易就业”的专业,但是至少保证每学期有一节人文学科相关的课程。在尝试了心理学、经济学、全球健康等一系列专业课之后,我意识到,如果森林中出现了很多条路,唯有自己热爱的那条可以走的恒久远。兜兜转转,我又回到了文学的课堂上。确定专业那天,我还想起某日清晨导师因为我擅自更换了课表发来的三封邮件和一下午的长谈。如果没有来自他这一股让我认识自己内心所爱的力量驱使我最终有勇气迈出“去学文学”的脚步,我也许会和真实的自己错过。

抛开学业上的指导,我在学校做学生助理的经历也让我在观察与学习中认识了另一个维度上的自己。面对外语环境和周围凤毛麟角的同学们我曾经极度不自信,这种恐惧还让我在迎新周的几次活动中中途逃跑过。到现在都让我觉得神奇的一件事情是,在我最低落最害怕走出舒适区的时候,学生事务处的一位老师选择我做了她的学生助理,和其他几位同学一起帮她经营刚成立不久的学生活动中心。后来了解到我对媒体和写作感兴趣,她把中心的传播工作交给了我,还亲自写了推荐信介绍我到学校传播和公共事务办公室做学生记者。无论在哪个部门工作,老师们都给了我很大的空间去设想和实践,无论我提出多么异想天开的想法,都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一步一步变成了现实。在他们的指导下,我跟采访、做播客、写故事,认识了更多自己从没想到过有一天能见面和对话的人。了解和观察的过程中,我心里慢慢描摹出了理想中自己的样子,也对有意义、有成就的人生有了全新的看法。

02  在敢想敢干中向前一步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眼中的昆杜精神,那就是始终在敢想敢干的状态中向前一步。无论多么宏大的梦想,昆杜人都能通过实干设法将其实现。在机会出现时,我们毫不犹豫地抓住它,在机会没有出现时,我们尽心尽力地创造它。我在这里学会充分在冒险的过程中去学习,去改变,去成长。

大二的一节文学课期末结课时,我突然发现自己的期末论文中有一个看起来无法弥补的大漏洞。距离提交论文的截止时间还有14个小时,我带着“即将烂尾的论文”到了Caio Yurgel教授的办公室,询问他自己是否可以临时更换论文题目。“你为什么想换题目?你觉得这篇论文的问题出现在哪里了?”Caio教授并没有因为我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感到愤怒,而是第一时间安抚了我焦虑的情绪:“我觉得这篇论文的结构很好,你离成功就差一步了,现在需要做的只是向前迈一步。我一直很骄傲你能站在独特的视角来写这篇论文,既然你已经想到了这一点,那就把它做完。”随后,他带我分析了整篇论文的逻辑和每个论点的论据,几个回合下来,从前看似不可修复的漏洞在反复思索中竟然得以解决,我的灵感也如同在瓶颈中释放一般喷涌而出。那天下午我坐在教授的办公室门口,把论文写完上交了。

大一入学时,我在学校数字人文的项目中认识了Austin Woerner教授。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跟我谈萧红和三毛,让我在颇为震惊的同时对他的创意写作课产生了兴趣。春天真正以学生的身份在他的课堂上出现时,每次去上课就像是去和老友相会一般,他对学生文字不加吝啬的夸奖让我更愿意、也更有信心落笔了。阅读了他翻译的作品《迷谷》后,我鼓起勇气问他自己是否可以和他一起做独立学习项目,学习翻译。他不仅欣然接受,并且迅速地和我制定了一整个学期的学习计划。在他的邀请下,来昆杜访问的冯相郡老师也成为了我的“翻译领路人“,每周五下午他们都会一起评议我和另一位进行独立学习项目的同学的作品。

虽不似正式的课堂,但那间小小的办公室已经成为了我的梦想成形的地方。翻译最开始进行的并不顺利,仅仅是第一个章节前后就进行了将近十次的修改,有时候我也会丢掉耐心,不想坚持了,但是看看Austin和冯老师认真给我手写的评价和批注,我都会有一股动力继续翻开原作写下去。翻译完几个章节后,Austin请来职业翻译家刘欣老师对我的作品进行评价,刘欣老师对我的作品表示认可时,我们都激动极了,仿佛是继承了某种伟大的事业一般。两年前那个带着不自信进入昆杜的我也许永远想不到,在敢想敢干中,小时候心底的那些愿望都在这个环境鼓励下的“向前一步”中逐渐变为现实。

03  完成到完整

从前的一段时间里,桑德伯格所言“不求完美,只求完成”曾是我很信服的一句话。而在昆杜学习两年之后,我私自更改了这句话:不求完美,只求完整。因为无论是我身边的朋友们,还是老师和教授,在我看来他们都在用自身行动证明着这句话:每个人都值得拥有独立而完整的人格和自我实现,这是将精力专注在一点上慢慢积累而成的结果。就如同一棵树,从一粒种子开始,渐渐拥有发达的根、茁壮的干、茂盛的枝叶、繁密的果实。也许一年四季中这棵树会有不同的姿态,岁月里会有不同的承载,但在专注的这一点上,成长是一种永恒的追求。

 

我尚且还处于从完成到完整的成长进行时,没有思索明白、没有衡量清楚的事情与价值还有太多。但诚如我在文章开始处所言,昆杜这片驱使我不断发现自己和向前迈步的广袤沃土已经包含了所有让我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养分,而我,这棵没想到自己能向阳而生的树苗,只会在这土地上继续扎根、生长,旅程未尽,成长仍然在路上。

 

 

田馨宇

学生故事

田馨宇

盛夏江南,而我也在盛夏


 

上次和朋友聊起,发现距离我高考2019年的夏天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回忆过去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你会发现夏天的夜晚都是那么相似,结束、选择和启程都发生在夏天,美好和遗憾也都发生在夏天。

01  

人生总是充满戏剧化场景的。我曾经在不同的阶段接受或输出过三句非常重要的话,这三句话的内容和对它们的思考几乎影响了我学生时代的所有选择和努力过程。

 

在我13岁生日的时候,我的美术老师送了我一幅画,画上的小孩站得很高,伸手去够月亮,脚下是他年幼时的玩具、零食和书本。他祝我“愿你永远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在高考结束的那个夏天,因为一个朋友的生日,我写了这样一段话:“我从来没觉得有哪个结果好到能让我忽略过程,好的过程自该带来不坏的结果,反之亦然。所以时至今日我仍然会用过程预期结果,尽管我知道这条规律不一定总是成立,不然“苦尽甘来”这类的词语就不该被口耳相传。”

 

2020年末,一个博主在他的视频里讲到一个他很佩服的人,他说“我完全地了解,他的开心和不开心,完全来自于他自己的精神世界。我能感觉到,那是一个好丰富的地方。我就觉得他是自由的,我们没有办法轻易伤害他;他的世界很大,他的世界在自己的心里,所以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够获得类似的这样的感觉:你有一个特别丰富、饱满的精神世界,然后你很爱自己,你很能从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得到信心和力量。”所以我想,当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富足的时候,便能支撑得起自己的世界观,能内化外来之物的影响,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内在之一。

 

02  

我是个河南孩子,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在省城的中学生活教育着我从小就要向“卷王”看齐,而我还曾以此为荣:高中时入选化学竞赛班,跟着一个班“别人家的孩子”日日做黄粱大梦,眼中除了清北的名声就是C9的荣耀。我看见过别人眼中的光芒:我的同桌从初中时就沉迷于化学反应的千变万化,会凌晨起床只为了完成一份我眼中登天难度级别竞赛试卷;同班一个极爱吹牛的男生会整天整夜地泡在实验室里,比谁都认真地盯着反应仪器;同寝室一个姑娘立志要成为生科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她扛住了双竞赛的压力……

 

我羡慕这些人眼中的光芒,但当我被“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拷问时,我发现自己无法理直气壮给出一个答案。我只知道学习有用,知道更高的成绩能将我送往更大的平台、让我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但当一个人连自己想要选择的方向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就很容易失去为争取选择机会努力的动力。

 

我似乎没那么热爱化学,但是学得也还行,因此我并没怎么享受这个过程,也可以预期到一个很一般的结果;我几乎不了解高校的专业设置,没办法跳出那个只考虑学校名声而不考虑自己需求的怪圈;某些我喜欢的内容诸如文学和色彩,皆因“理科生”的头衔而无法得到发展……

所以DKU无疑是某种救赎。初见她时,我曾浅显地以为通识博雅教育不过是给没来得及了解高校专业的中国高中生多一年的准备时间,是某种素质教育的补救措施;但当我真正走近她,试着用一年的时间探索未知、了解自己时,我才开始理解通识博雅不止是为了让当代大学生达到某种可以全方面成长的,更是在“术业有专攻”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平台,促进学生在不同的领域自我开发和寻找,让学生以自身而非平台为驱动力,最终成为均衡中有特长的万里挑一的独特个体。

而这种探索不止是向外的,DKU更多带给我的是向内的自我理解。我开始变得充盈起来,在更多新奇的方向与同学、教授讨论;学会提问和接收新的内容和思想,内化不同的声音从而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理科生”这个从头衔变成的枷锁也逐渐被我自己打开。

 

DKU让我慢慢发现自己对社科、哲学等话题的兴趣,进而让我在研究这些内容的过程中更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仍然记得上学期期末复习之际看到一条挂了很多天的热搜,内容是“不结婚老了之后真的会很惨吗”。我瞬间联想到自己对于“婚姻只是人生的一种选择”的观念,并且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我开始认真考虑“这样的问题真的对某些群体存在最优解吗?”和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话题的内容让我联想到社会上的不同人群和自己对婚姻和生活的独特认知、国家社会的婚姻法和社保制度、人群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传统观念等主题,进而结合专业能力开始思考社科与数据的结合。尽管正值期末周,我的多数好友还是加入了我的讨论,并认真的从个人观念和专业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的影响因素和私人看法。他们当中,深入了解过性别学的同学从男女个体差异化的方向表达了对问题结果的疑问,学习社会学的同学给我提供了国内量化幸福感指数的数据库资源和可咨询的教授名单,来自数据科学的同行与我一起讨论时间序列和强化学习模型在模拟问题中的作用……我在这些讨论中听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对问题的看法渐渐变得立体;与此同时,我能感受到自己的一部分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我学着去理解我从没见过的视角,试图内化周围环境带给我的影响,然后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在AB沙发上窝在一起畅所欲言的时光总能让我感到自己向外开的眼界又开阔了一点,向内直视的目光又清晰了一些。

03  

但并不是所有的过程都会可以水到渠成般容易。初到DKU时,我因她封闭而精致的校园感到被束缚,想念高中的田径场和宽敞的林荫大道;我拘束于全英教学的课堂,不习惯阅读邮件、与教授保持联系;我本能地拒绝大型社交场合,晚上因为害怕从不参加朋友们的聚会……我的生活中仿佛只剩下学习,而大一的第一节生物课里那些拗口的单词一下子就把我引以为傲的生化知识打得溃不成军。

改变这一切的契机是我大二时申请的学生生活助理(Residence Assistant)。如果让我总结过去的两年,成为一名RA真的是我在DKU最棒的选择之一。通过这份学生工作,我开始真心关注身边的同学,开始了解DKU的构造和运作方式,感受到自己在学校中的归属感和个人价值。在我们的小组中,用老板的话形容,我是一个个性张扬有自己想法且责任心很强的人,而她刚好是一个性情随和愿意发现问题并沟通的人,所以我们常常争执和沟通,但从未出现过嫌隙。我记得一次组会后我因为一件小事与她争执许久,最后才明白整个办公室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表现出的极大耐心;也记得她时常关心我们所有RA的状态,与我们就个人发展问题聊到深夜;记得某次学生微信群中因为住房问题产生激烈言辞时,整个RA小组都在为解决问题回复消息而努力,第二天得到整个办公室的赞誉……

这些所有的荣誉与误解,整个RA组的通力合作与默契,都让我一步步从大一时的封闭状态中走出来。而RA经历中让我成长的一切都成为我之后打开自我、走出舒适区的宝贵财富。

04  

没有哪个夏天是可以用文字来记录的。如今2021年盛夏时的我,不再有19年夏天初来乍到时的自我封闭,经历20年夏天的重新启程,能够向内充盈,向外发散,期待一年又一年的盛夏光景。

 

 

葛天韵

学生故事

葛天韵

我成为一个DKUer时,就已经注定了我要成为一个up主


 

仍记得高中摘抄本里雅斯贝尔斯的一段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起另一个灵魂。”在高压的题海战术下,我把这句话当作我对教育理想主义的追求。却未曾想,昆山杜克大学实现了我的理想主义。

01  昆杜是我心中的“乌托邦”

我曾经是一个敏感的社恐。从小学至高中,我都在苏州外国语学校就读,身边稳固的朋友圈使我远离社交的压力,也少了必要的锻炼。再加之过于细腻的情感让我多愁善感,高中的我有时会为一片橘子辉煌的夕阳而感动流泪,也曾为老师的一句叮咛而暗自神伤。过于少的社交经历和敏感的性格让我对即将步入的大学心存忧虑。

 

还好,昆杜的宿舍包容了我。用那些高中还未来得及读的书填满宽阔的柜子,买一束花,让阳光填满我的房间。那些干燥快活的夏夜,派对和社交是难免的主题,但更多的时候我还是沉默地在宿舍的一隅,看顾城黑夜中黑色的眼睛,看德米安的彷徨少年时,看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九月。我深知我不是顽强到无视孤独的人,却未曾设想竟是学习陪伴慰藉了我。

 

自小,我便是老师口中所谓“把学习当作任务”的学生。虽然早对“通识博雅”教育向往已久,但内心对学校教育的敷衍和应付却已根深蒂固。纠结少顷,选了心心念念的民主与包容、社会科学入门、全球化文化和西方近代哲学入门。原本想着,最不济也就和高中一样,选择性抄写,考前突击混个平均分。谁知学期还没正式开始,铺天的阅读已经盖来了。整个大学一年的学习,我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阅读百页的英文资料、第一次主动探寻和课程直接相关的课外书籍、第一次自发地质疑学术理论的权威……现在的我才慢慢理解,原来正确与错误、善良与邪恶是可以共存的。在昆杜的教育中,没有绝对的对错。我们作为一群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我们要做的不是圆滑、迎合、服从,而应当去思考、去理解、去爱。

02   我的Up主之路

不热衷于社交并不意味着我是一个胆怯自卑的人。高中期间,我明白成绩不是唯一的追求,又希望兴趣不是浪费时间的借口,于是大大小小的英语演讲辩论比赛成了我匆忙学习的喘息。参赛出于兴趣,获得的奖项除了申请大学外我并没有在意太多。直到大一,浏览哔哩哔哩首页时偶然看到了自己在高中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亚军视频,数万的播放量和评论弹幕让我惊喜。考虑过做自媒体的我,曾出于对恶评的忧虑打消了念头。但哔哩哔哩上友善的赞美和得体的建议让我放下了担忧。没有奢望运营自媒体,只是纯粹出于学习资料共享的态度把自己库存的一些演讲视频通过个人账号上传。但两天后再查看账号竟已经获得了六千多粉丝。这样的涨粉速度让我又惊又喜:探索新未知领域时一如既往的喜悦和作为被关注主体出于对粉丝负责的担忧混杂在一起。从未有过视频剪辑经验的我,想也没想就写起了脚本,将自己三年多公众演讲的经验和英语口语的训练整合,用自己的手机录制,iMovie剪辑、字幕、上传。就这样,我完成了最初的几个英语学习视频,也成了一个万粉小up主。

 

很多人都觉得我成为up主是巧然,但我自己却坚信在我成为一个DKUer时,就已经注定了我要成为一个up主。从小被抑制的表演欲被DKU包容开放的环境激发。

每次视频的制作我都没有想太多。往往就是一个闲暇的下午,突然想着可以跟粉丝们分享一下即兴演讲的技巧,就打开电脑开始写脚本。充足的课余时间让我能凭着三分钟热度,从下午拼到深夜把视频上传。丰富的课余生活让我不止步于英语口语演讲分享,后期的视频内容逐渐丰富,校园生活,周末vlog,Room Tour(房间游览)……逐渐地我才察觉,哔哩哔哩平台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而那一万多个小粉丝,则弥补了我胆怯又热烈的分享欲。有时书本里读到的一段晦涩哲理,生活中平凡又不平凡的风景,或者大自然令我感动的声音,由于太过私密又多情而难以和朋友分享,但自媒体不一样。我不需要和粉丝磨合,我只需要做我自己,等志同道合的人和我一起浪漫,一起感动。

随着时间的累积,我的大学生活也逐渐稳定了下来。一间不大但温暖的房间,三两个可以掏心窝聊天的朋友,四五门真心喜爱的课,六七次难以忘记的派对,一万多个真诚的粉丝……我拥有的不多,但足以让我感到幸福。一年的大学生活又让我像小时候一样无忧无虑,对谁都喜爱温柔。学习是自己的,大自然是美的,生活是值得探索的。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应该就是这个样子。

 

 

 

 

王祎婧

学生故事

王祎婧

向阳而生,逐光而行


 

还记得来到DKU的第一个学期,我是不安的胆怯的。终于踏进梦寐以求的校园,但看着学长学姐们个个自信流畅地和教授们交谈时,我忽然有种“学校招我进来是招错人了”的感觉。但事实上,当岁月在湖水的波光摇曳中慢慢地流淌时,我也在悄无声息地成长起来。我不再是初入学校时那个害怕和外国人说话的小女孩,我开始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并且非常期待和他们对话。

01   向阳而生,逐光前行

“昆杜的存在,是不断把我推出舒适区,让我乘风破浪的虎妈。又是我最忠实的拥趸,在我觉得自己不断下坠时稳稳接住我的猫爸。”

 

当我打开邮件,看到2025届的住宿安排时,突然地意识到,我的大学第一年结束了。我也是要成为学姐的人了!如果说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我在DKU的第一年,我想那一定是探索。还记得来到DKU的第一个学期,我是不安的胆怯的。终于踏进梦寐以求的校园,但看着学长学姐们个个自信流畅地和教授们交谈时,我忽然有种“学校招我进来是招错人了”的感觉。我和我的advisor(学术导师)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紧张的连话都说不顺畅,Pedro笑着告诉我一切都会好的,我只是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而已。那时候的我非常焦虑,总感觉什么也抓不住,什么也赶不上。但事实上,当岁月在湖水的波光摇曳中慢慢地流淌时,我也在悄无声息地成长起来。可能是从Session 1 听懂课很困难到Session 2 基本上都可以懂,可能是从EAP(学术英语课程)拿B到拿A,也可能是再次见到我的advisor时开心地跟他分享好吃的,我的生活慢慢地发生了转变。我不再是初入学校时那个害怕和外国人说话的小女孩,我开始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并且非常期待和他们对话。

02 教育的意义在于知识以外

到了Session 3,这个让我印象格外深刻的时段,我选了一门需要打代码的课。请先允许我重复一遍我的教授Charles的话,“这堂课的目的不是教你们如何打代码,而是如何思考。”第一节课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是懵的,难道是想告诉我代码学不会也没关系吗?哈哈。后来我才慢慢地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第一点是去想。比如,家长和老师总喜欢拿牛顿说事,“人家被苹果砸了咋就能发现万有引力,你咋就光知道疼呢?”其实,重点不是别人能想到这一点,我想不到,而是别人为什么能去想,而我根本没有去想。人和人的差距,旁观者是从结果里看出的,但是拉开差距却是从如何思考开始的。换言之,我们和牛顿的差距可能不是学术能力,也不是牛顿到底想到了什么,而是牛顿被砸之后“去想”的那个宝贵瞬间。我们也许被书本、箱子或者雨点砸过,但少有人“去想”。我们都认为物体落下是理所当然,进而错失了许多的瞬间。我之前觉得学会了最重要,直到跟教授讨论我的final project(项目作业)时,他说他很高兴我的选题是原创的,请我一定要保持住这份创造力。因为技术不会可以学,想法丢了会再多也没用。我才明白,训练自己“去想”这个动作,比现在会什么更可贵。

03  人生的  86400 种可能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敢试。我从前是个标准的文科女,对代码、电脑的程序设置和运行,但凡和IT沾边的都避之不及,有点问题就找会搞这些的同学帮我,有一次甚至夸张到用QQ的远程桌面让对方直接操控。选这门课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要打代码,当我看到之前修过的同学给我展示代码作业的时候,红红绿绿的一大片让我差点当场去世。要命了。事实证明,当我坐在教授办公室的时候,那个为难的哟。每到这个时候,教授就会说,不会的时候就先写一步,print(打印输出)出来看看呗。报错的时候,就把这一步print看看。办法虽然笨了点,但一步一步来就不会出错了。他的耐心让我觉得即使我试了100次再报错100次也没关系,因为教授就安静地坐在旁边陪着我一起试错,既不会急着出声否定,也不会不耐烦地看手机,只是平静地等待。每到这时候,我就会被他的平静感染,不慌不忙地理好思路,在我写出来之后教授还会大声鼓励我“你看你这不是会了嘛!”后来,在学数据处理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过不去这条坎了,在教授那耗了两个小时才搞懂一道题。回去后在Google上查资料,请教学长学姐,不停地试,结果竟然用两种方法得出了两个不同的结果!我去找教授问,我们一起重新运行检验,之后他非常激动地说“I will cite you, Candice! I am glad you’ve become a real thinker!(Candice我要引用你的名字,你现在是个真正的思考者!)”很显然,最让我受益地并不是代码本身,而是教授引导我自己查资料,自己探索和试错这个过程,这给予我极大的勇气和自我认同感,去面对所有未知。当我的电脑出问题了,我不再第一时间找人来修,而是自己上Google查,试着去操作电脑。当我很主动地去扒拉Windows的设置时,我才意识到我不是学不会,只是不敢学,怕出错。我不再对IT或者其他的似乎遥不可及的东西望而却步,在我完成final project时,面对一些陌生的领域,我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Google上的资料找到解决办法。内心有着自信与坚定作为支撑,我知道,这只是术业有专攻而已,如果我报以热爱去学,我也一样能做到。敢试的人生每一秒都有不同的可能性,每一天都有86400种可能性。

04   打从骨子里的学术平等

请允许我再说一个很小但是对我个人而言是振聋发聩的点。我曾经和教授讨论我们写critical review(批判性论文)的意义。我说那些作者都是哈佛的、耶鲁的博士,那写出来的论文必然是很严谨的,我一个大一新生能看出点啥问题呀,还要求我从topic(话题)、method(方法)、data(数据)等方面去发表看法,我哪有什么看法。没看明白是真的。教授瞪大了眼睛问我,那他们有没有因为你是DKU的学生,就说你写的都是对的?我摇头。他接着说,那你为什么直接认为他们就是对的?那一刻,我突然就意识到什么叫学术平等。一篇研究怎么可能是完美的,读者应该带有一种查找漏洞的潜意识,才能学到更多东西啊。自己能从他们的研究中学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优势,还有他们的疏忽之处。而这些都将为自己的研究做准备。

 

虽然课程结束了,但是我对知识的探索并没有结束。我从Charles教授身上学到的实在很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渐渐懂得教授想要传达给我们的“how to think(怎么去思考)”。那是时过境迁,当我已经记不得怎么打代码的时候,仍然珍贵的——报以好奇和求知去感知一切,怀以耐心和勇气去应对一切,以及永远不要看轻自己,永远不要丢掉自己的创造力。

 

在DKU的第一年,感觉很宏大,真正落笔时,也只能写下些零星画面。不断经历、沉淀,方可称为成长,等你回头再看的时候,只剩下唇角扬起的弧度。

愿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乘风破浪,披荆斩棘,愿你所到之处,晴空万里,鲜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