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允许我再说一个很小但是对我个人而言是振聋发聩的点。我曾经和教授讨论我们写critical review(批判性论文)的意义。我说那些作者都是哈佛的、耶鲁的博士,那写出来的论文必然是很严谨的,我一个大一新生能看出点啥问题呀,还要求我从topic(话题)、method(方法)、data(数据)等方面去发表看法,我哪有什么看法。没看明白是真的。教授瞪大了眼睛问我,那他们有没有因为你是DKU的学生,就说你写的都是对的?我摇头。他接着说,那你为什么直接认为他们就是对的?那一刻,我突然就意识到什么叫学术平等。一篇研究怎么可能是完美的,读者应该带有一种查找漏洞的潜意识,才能学到更多东西啊。自己能从他们的研究中学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优势,还有他们的疏忽之处。而这些都将为自己的研究做准备。
虽然课程结束了,但是我对知识的探索并没有结束。我从Charles教授身上学到的实在很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渐渐懂得教授想要传达给我们的“how to think(怎么去思考)”。那是时过境迁,当我已经记不得怎么打代码的时候,仍然珍贵的——报以好奇和求知去感知一切,怀以耐心和勇气去应对一切,以及永远不要看轻自己,永远不要丢掉自己的创造力。
在DKU的第一年,感觉很宏大,真正落笔时,也只能写下些零星画面。不断经历、沉淀,方可称为成长,等你回头再看的时候,只剩下唇角扬起的弧度。
愿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乘风破浪,披荆斩棘,愿你所到之处,晴空万里,鲜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