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映竹

她说别怕弯路,拥抱不确定也会收获小确幸

学生故事

卢映竹

她说别怕弯路,拥抱不确定也会收获小确幸


 

毕业高中:中国台湾台北市私立薇阁双语中学

本科专业:媒体与艺术(创意实践)

斩获Offer:

  • 杜克大学宗教学硕士
  • 哈佛大学神学硕士全奖
  • 耶鲁大学宗教学硕士全奖
  • 剑桥大学东亚研究硕士

Q: 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主要是因为大一的时候上了一节Kaley Clements教授的视频剪辑课。在那节课上,我发觉了自己对摄影和纪录片制作的兴趣,所以后来就选了媒体艺术作为我的专业,但我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这个领域。后来选修的一些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课程,以及我参与的科研项目,激发了我对宗教文化和人类学的兴趣。我的镜头也变成了我捕捉并呈现人文发展痕迹的窗口。

Q: 新鲜有趣的艺术项目?

大一的时候,我选修了James Miller教授的环境伦理课,领略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比如道学、儒学等与生态伦理之间的联系。那堂课让我深受启发,便尝试以实验短片的形式将课上的所学所悟分享了出来。正巧Miller教授也看到了短片,后来就邀请我和另一位同学加入了宇宙伦理和人工智能研究中心(Planetary Eth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做研究员,隶属于学校的人文研究中心(Humanities Research Center)。

我们协助James Miller教授一起推广宇宙之旅教育项目(Journey of the Universe)。这是一部由耶鲁大学的教授制作的获奖纪录片,以一种诗意的视觉形式,娓娓道来孕育地球生命的宇宙历史,从而引发观众反思在面临气候变迁和环境破坏时,个体对于一切生命形态的责任。

围绕这个项目,我们也在探索媒体艺术与人类历史以及生态保护之间的融合。几经讨论后,我们在校园发起了一个群体艺术活动,邀请了200位同学拿着手机或其他的手电筒,以学生宿舍为起点,行经湖心亭和会议中心,最后抵达创新楼,一路上形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并通过航拍将整个过程记录了下来。整个过程非常壮观,也是一次新颖的尝试,希望通过北斗七星映射宇宙演化的七个阶段。这段经历也加深了我对于宗教人类学与生态之间的研究兴趣。

 

Q: 印象深刻的科研经历?

大三的时候,我选修了人类学专家吴科萍教授的一门课,第一次系统性地接触到人类学,了解到中国民族志的制作方法和过程。那年暑假,我也有幸参与了吴科萍教授领导的民族志研究项目,探索城市化对昆山周边农村地区寺庙拆除或搬迁的影响。这个项目最终也延伸成为了我的标志性成果项目(Signature Work)。

印象中那是我生平第一次骑电动自行车,整个暑假都穿梭在各种寺庙之间,用影像与文字记录寺庙的现状,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寺庙管理人员交流。我和研究团队的其他成员整个下午都待在一起收集和汇总信息,因此也建立了亲密的友谊。最终,我们也把照片和信息整理制作成了一份在线档案。整个过程对我而言是新奇又有意思的,在吴科萍教授的鼓励下,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Q: 丰富多彩的校园领导力实践?

最初选择DKU,主要是被这里的学术实力吸引,在本科阶段与教授密切合作进行研究的机会非常宝贵。来到DKU之后,我很惊喜地发现学术之余的大学生活也同样丰富多彩,有很多有趣的课外活动。

大一的时候,因为发觉了自己对摄影的爱好,我与同学联合创办了摄影社团,并担任社团主席,希望能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摄影作品的展示平台。我们与学校的不同部门以及学生组织合作,举办了很多学生摄影展,有自然风光,也有街头摄影等很多不同的主题。同时,我也参与组织了DKU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筹划了展览、讨论会、工作坊等一系列活动。无论是社团运营还是活动策划,针对种种细节与不同人沟通对性格相对内向的我都是一个学习和提升的过程。

除此之外,我对江南水乡情有独钟,大学期间也曾和其他国际生同学一起走访过巴城、锦溪等昆山周边的水乡,用照片和影像记录当地的民俗文化。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昆山水乡存在同质化的问题,就萌生出与水乡联合,挖掘出其独特之处拍摄成宣传纪录片,以助力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想法。虽然这个项目后来受疫情影响没能继续推进,但本科阶段就开启的商业尝试对我而言还是一份非常宝贵的经验。

Q: 大学四年之间的成长?

在昆山杜克大学的四年学习生活是我生命中迄今为止蜕变最为剧烈的时期。我在校园遇到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教职员工还是同学,都非常友善、富有爱心,带给我很多启迪。

过去四年,我不仅开发了新的兴趣爱好,更是明确了未来的职业方向。在中学时代,我曾梦想成为一名律师,那时从未想过自己会对学习人类学产生兴趣。但DKU却让我看到了新的可能性。如今我选择的这个方向也许从世俗观念上来看并不是非常成功,而且过程似乎也有些蜿蜒,从媒体艺术突然转折到宗教人类学,但我自己深知这其中的奇妙。我学到了很多不一样的知识,认识了很多不一样的人,这些经历在冥冥之中串联了起来,启发了我,也完整了我。

如今的我与四年前全然不同。我变得更有动力,更加独立,也更愿意去追求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Q: 毕业之后有什么计划?

我计划前往哈佛大学继续深造,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基于实地调查,记录并分析当代中国宗教的演化历程,以及宗教文化影响下的基层人民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与实践。


Q: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如果我能穿越时空回到大一,我会告诉自己,不要担心失败、不要担心自己性格内向或者不那么合群。在昆山杜克,你完全可以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