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故事
于越
他说独立思考是做学术研究的核心
毕业高中: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
本科专业:分子生物科学(生物物理方向)
斩获Offer:
- 耶鲁大学物理工程生物学全奖直博
-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全奖直博
- 雪城大学物理学全奖直博
Q: 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物理工程生物学结合了生物学,物理学以及数据科学的知识,与我个人的兴趣点,高中时期学术上的积累,以及对未来的规划最为匹配。
Q: 毕业之后有什计划?
我计划在学术上继续深造,前往耶鲁攻读博士,希望毕业后能有机会从事教学工作和生物医学方向的研究。之所以会选择教学科研路线是受到我父母的影响,因为他们都是老师,挺希望我能去冲一冲学术的高峰。教过我的教授们觉得我的性格和能力各方面都挺适合做科研。我自己也很享受研究并传授知识的过程,既可以帮助他人又可以检验自我。
Q: 你在昆杜主导过哪些研究项目,获得过哪些优秀的学术成果?
我在DKU主要有三段科研经历。第一段是从大一下学期开始直到大三下学期,跟张凯教授做的一个计算性研究,主要是通过C语言程序模拟出一个物理系统过程,并用第一原理去解释其规律。当时张凯教授在学校发布了招助研的公示,我就立刻报名了,因为这个课题是一个交叉性学科研究,正是我所寻找的研究方向。去年9月,我有幸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期刊SOFT MATTER上发表了我们的研究成果,并在张凯教授的推荐下,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APS March Meeting)上分享了学术报告。
这篇论文发表后,北卡教堂山大学的Teo教授(之前在DKU生物物理导论课上结识)向我伸出了橄榄枝,邀请我和他完成一篇利用机器学习研究金属蛋白质结构功能及稳定性的综述。当时我刚从美国杜克回国,就在隔离期间着手开始写综述,整个隔离生活也变得充实自在许多。这篇论文也于今年二月通过审核,在国际期刊MOLECULES上发表。
第三段是跟黄明仲教授一起做的一个量子理论相关的研究,当时是通过学校的暑期研究学者项目(Summer Research Scholar)接触到这个课题的,今年暑假三个月的时间已经得出了大部分的结果,目前正在收尾,希望可以在毕业前发表论文。
Q: 做研究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
对我而言,做研究是非常惬意的一件事,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日常安排去把控研究的节奏,虽然遇到瓶颈的时候很难受,但把整个逻辑想通的乐趣和成就感也是巨大的。一名真正的研究人员看待问题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独立思考是做研究的核心。除此之外,清晰的表述能力也非常重要。写第二篇论文的时候,我一开始有些以自我为中心,完全是按自己对文献的阅读理解铺设观点,并不懂得如何让别人看懂。在Teo教授的指导下,我反复修改才让整篇论文的观点变得通顺易懂。在准备美国物理学会的学术报告时,张教授也一直带我彩排演练,包括我妈妈也给了我很多英语表达方面的建议。这些经历让我开始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学习如何从读者和听众的角度建构我的论述。
Q: 你在昆杜得到的最大帮助是?
DKU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教授,他们不仅在专业上有丰富的和前沿的研究经验,为人也非常善解人意。我本身说话比较直,有时候可能在无意中会有冒犯之嫌,但教授们对我很包容,也愿意欣赏和培养我的潜力。比如张凯教授就经常邀请我去参加各种昆杜举办的学术大会,帮助我积累在学术圈子的经验和影响力;在我申博期间,他也给我推荐了很多和我研究方向相匹配的教授,帮我权衡各院校的利弊。学术之外,张凯教授也会给我很多生活上的建议,提醒我学会为人处世,也鼓励我坚持独立思考。
再比如物理系的Ronen Plesser教授,我非常喜欢他的教学风格,风趣幽默,平时上课时就像一个喜剧演员一样,动作非常夸张,很有感染力。他会给我们布置很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但同时也会在成绩上认可我们的努力。我在美国杜克的那学期,他恰好也在那边教物理,感恩节的时候还特意邀请了同在美国的DKU同学,一起到他家里吃晚餐,对我来说是非常特别的一次体验,没有师生之间的距离,更多是朋友之间的关怀。
Q: 昆杜和你最契合的一点是?
我属于比较积极主动的那类人,从高中开始我就感觉到自己是班上最经常举手,最愿意上黑板回答的同学。这种状态其实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是少见的,可能会显得过于亢奋。但DKU自由的学术氛围就很好地接纳了我的亢奋,让我可以很舒适地随着自己的兴趣去探索和争取。当然,这份自由也是以机遇为前提的,是因为DKU提供了丰富的奖学金,各行各业的公司实习机会,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供我们尝试。我可以选择我的专业,我和哪位教授做研究,我到哪里实习,我是否要去美国杜克交换等等,我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走的路。
Q: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 自信。尽情地展现自己,积极寻求机会。露出锋芒的人才有可能走上卓越的阶梯。
- 有目标。有确定的方向并且积极地做好相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