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东昆

生活是一部内省的民族志

学生故事

吕东昆

生活是一部内省的民族志


 

我把自己的判断归结为一种非纯粹理性的,对话式的再阐释(Reinterpretation) 的过程。在这种意义上,我的生活就像是一部内省的民族志——自身的身份认同是和他者的判断在相互作用着,在想象空间和生活的场域中重组与变化。

Q1: 你是如何得知昆山杜克的?

这要感谢我高中的校长、老师和我的母亲,最早是他们觉得有这样一所学校很适合我,所以推荐我去了解一下。我接触之后其实就对昆杜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就和我的母亲分了一下工:我上学期间,昆杜的一些宣讲会她会去参加,将消息转述给我;我自己课余有时间会去收集一些关于昆杜的信息和资料。

 

Q2: 那最后为什么选择了昆山杜克?

我很喜欢哲学和人类学,两者虽然不同属一个学科,但是作为学者的主体是没有本质差异的。哲学学者不仅仅是一个阁楼上的工作,也应该走出象牙塔,和社会产生关联,去观察认识不同的主体。所以对我而言,最为理想的大学环境有两个要素:一是多元的学术氛围,二是在熟悉的环境中深入进行民族志考察的机会。

 

先展开谈谈前者。某种程度上我是希望以“学术工作者”的身份来要求自己的。我很早就意识到用不同于中文的其他语言做学术的必要性。用英语做学术不仅仅是学术规范的要求,也是理解他者文化的语境和认知方式的途径。所以在我的学业规划里,以英语为媒介,走出国门去了解大洋彼岸的社会,进行民族志考察一直都是必要的一步。

 

但要实现这一步就不得不考虑到两点困境:一方面,在国外做人类学研究不像在国内,缺乏天生的身份认同优势,很难快速地融入当地人的语境中。另一方面,我对目前所处的中国社会的认知还不够成熟,互动不足,考察过程也不完整,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去考察他国社会未免有些好高骛远,最终很难两全,得出满意的成果。我需要先在熟悉的环境里打磨和成长。

昆杜的出现让我上述的矛盾与困境全部迎刃而解。她就是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根生于中国的土壤,和我们的社会紧密相连,又能够提供多元的文化,以及多语言的学术氛围。在这种意义上,昆杜确实是最适合我的“梦校”,这就是我选择昆杜最重要的原因。

 

Q3: 昆杜和其他大学有什么不一样?有哪些独特的体验?

首先,昆杜其实做到了对“附近性”的一定的实现。学生体量足够小,圈子足够小,所以可以形成一种类似于“熟人社会”的社群,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授之间的联系都更紧密一点。这是刚来昆杜不久就能体会到的。

另外一点,也是因为学生没那么多,所以资源相对充足一些,交流的机会也就更多。我们学校的教授和友校的教授,也包括各行各业的专家,都很乐意和昆杜的学生们进行各种交流。只这一个学期,我就见过奥斯卡提名记录片“Ascension”的制片人,听她讲这部片子背后的故事;也见过著名的人类学家项飙老师,和他一起交流中文网络的舆论问题;同时还和我们学校的多位教授,比如Nathan老师,Weissglass 教授,一同参加了研讨会、读书小组,听他们分享很多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成长的经验;这些都是很宝贵的人生智慧。通过这些交流,我们有机会去窥探到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中,那些走得更远的人的生活状态和工作日常,从而去窥探和推衍自己的可能性。

Q4: 你对做学术的兴趣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为什么喜欢做学术呢?

兴趣很早就有了,高中开始会广泛地阅读,也会产生一些零碎的想法,但都没那么系统和规范。正式地去初步地拥有学术经历还是从昆杜开始的。最大的区别就是,零散的新想法任何时候通过阅读都可以产生,但是如何整理为一篇严谨论证的哲学论文,完成一篇考究的社科分析,是需要学习的。这点我是通过模仿看过的文献,自己尝试着去写,然后不断地向这两个领域的教授去请教,修改自己的文章,才逐渐轻车熟路的。这也是我来到昆杜之后一个很明显的成长。

 

至于为什么喜欢做学术,最初肯定是来源于求知的内在冲动吧。好奇心和理解某一件事物产生的快感是恒久的动力,再加上一些“发声”和“解决问题”的小目标,构成了对学术的“喜欢”。

 

Q5: 那在昆杜参与了哪些学术活动?有什么收获?

首先肯定是课程,课程方面我最喜欢的一点就是结构设置。我们人文社科的课程通常是先自学,大量地阅读,产生自己的想法,然后课上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就问题进行讨论。我觉得这很符合我追求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与教授直接灌输给你他们的想法不同,你能够产生自己原创性的观点和看法,再通过讨论来检验和提升,这其实就是在培养学术创新的能力和创造的潜质。 

 

再是学术会议,广泛地参加学术会议也是我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节奏点。这个学期参加的几场学术会议对我来说都意义不凡:一是Superdeep的研讨会上,我有机会将自己最近的一项研究拿出来向同学和教授们分享,获取反馈,这很有助于我修改完善和继续进行研究。

 

二是Humanities Research Center (人文研究中心) 秋季举办的学术会议,我看到了学长学姐们的标志性成果项目是怎么做出来的,也听到了很多校外的专家和教授分享他们当前的研究,了解到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经历。

 

三是刚刚结束的神秘主义组会,我能够感受到不同领域学者(政治学、哲学、宗教研究、社会学、历史学、艺术与科技等)在讨论相同问题时思想的碰撞,有分歧的部分,也有相互借鉴和催生新想法的点子。这种跨领域的碰撞与融合也是昆杜的一大特色。

 

Q6: 在昆杜的这段时间有哪些成长?

最有意义的成长是对自己的认知层面上的。一是学会了智识的梳理和使用,这点要感谢经常一起交流的哲学小组的朋友们。

 

二是之前对自己不自觉地在实践中做出的判断还只是有一个模糊的原始印象,但现在通过内省渐渐清晰了很多。对判断进行内省的过程中,哲学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对我启发很大。我把自己的判断归结为一种非纯粹理性的,对话式的再阐释(Reinterpretation) 的过程。在这种意义上,我的生活就像是一部内省的民族志——自身的身份认同是和他者的判断在相互作用着,在想象空间和生活的场域中重组与变化。

 

Q7: 申请阶段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心得吗?

我觉得一是对自己要有信心,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对自己的想法,哪怕听起来有些荒谬和不现实的理想,也要有信心。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大胆地去尝试,去突破,去创造。如果我是昆杜的面试官,我会更倾向于选择更具有无限可能性和创造力的学生的。

 

二是要明白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你和昆杜是互相选择的,你也是那个不可或缺的主体。你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想要在昆杜接触到什么。如果你觉得模糊,那么一定大胆地寻找渠道去询问,学长学姐、工作人员、教授老师,找到你自己的渠道去了解昆杜,这对你自己的选择来讲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