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静筠

学生故事

金静筠

她说不必比较也不必趋同,每个人都因不同而绚烂


 

毕业高中: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本科专业:分子生物科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斩获Offer

  • 密西根大学分子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博士 (全奖)
  •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生物与生物医学博士 (全奖)
  • 弗吉尼亚大学生物医学博士 (全奖)
  • 印第安纳大学基因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博士 (全奖)
  • 密西根州立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 (全奖)

Q: 为什么选择昆山杜克?

昆山杜克大学 (DKU) 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多元化的社区。作为全球化发展下成长的青年人,认识差异、接纳不同、携手共进,是发展的趋势。昆山杜克大学的多元文化社区提供了让我可以认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同学的机会,从而打破自己的固有观点去接纳新鲜的想法和信息,对世界形成全面的认识。

 

Q: 你和所选专业的故事?

我从高中以来就一直对生命科学很感兴趣,并且希望在大学能够学习生物学相关专业。通过DKU的跨专业选课机制,我在大一探索了神经科学、全球健康和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三个方向,并且在阎丽静教授和Joohyun Lee教授的实验组分别参与了慢性病管理和表观遗传学的研究。经过对不同专业方向的了解和实践,我最终发现自己对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的专业方向最感兴趣,并决定选择在这一领域进行拓展学习。

确定专业方向后,我一直在Joohyun Lee教授的实验组开展科研。在DKU和Duke (美国杜克大学),我学习了细胞生物学、基因与进化、微生物学、免疫学、药学、生物伦理等专业或非专业课程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在课堂外,阅读大量文献并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会也让我得以不断了解新的科研进展,以及分子生物学家的最新研究方法。

 

Q: 毕业之后有什么计划?

毕业后我将会去往密西根大学的分子、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Q: 受益匪浅的科研经历?

我从大一暑假开始在Joohyun Lee教授的实验室用拟南芥突变体参与表观遗传学研究。我从高中开始就对表观遗传学这一领域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传统的遗传学学习往往侧重于探讨基因将如何被表达,却忽视了基因表达会被什么因素影响。表观遗传学探讨的议题则是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基因的表达,体现了生命体与其所处环境在基因层面的相互作用。我们的研究以拟南芥作为生物模型,旨在探究表观遗传修饰如何帮助拟南芥适应在重金属铅积累的环境下生长。

研究期间,我发现了一个具有铅抵抗的拟南芥突变体,并在与导师探讨后提出了因表观遗传变化诱导铅拮抗基因表达,从而促进突变体抵抗铅胁迫的假设,并通过一系列数据测定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我们的阶段性成果有望进一步被应用于植物环境修复领域,利用突变体植物去处理土壤与水体中的铅污染。

从大一暑假和Lee教授从无到有搭建实验室开始,我有幸参与到了从筹备,到开展研究,再到撰写论文的全过程。在导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有机会独立执行一项科研工作,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验证猜想、学习并优化实验方法、展示实验结果。这一过程为我了解何为科研和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帮助我找寻到了未来喜欢的发展方向。

小时候动画片里看到的科学家常常是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或是有些神经质的科学怪人,这些深藏在我的记忆里的画面让我从小就觉得自己似乎和科学家这个头衔靠不上边。在大学认识了很多科研工作者并看到了他们的生活后,我才发现科学家中也不乏青年俊秀与知性优雅的女士。科学家们中有聪明绝顶的天才,但大多则是勤奋而热爱科学、对科学有强烈好奇心的普通人。在科研这条道路上,我很感谢我的导师一直告诉我,我足够聪明也足够有能力成为一名科学家。自然科学只是我们观察世界的一面镜子,科学的探索最需要的只有热爱与好奇心。

 

Q: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课堂和实验室外的生活里,运动是帮助我缓解压力和带来快乐的主要方式。我很喜欢去大渔湾跑步,去森林公园骑车,还在不同的体育课学习了乒乓球、网球、垒球、拳击、柔道和太极。给我带来最多快乐的运动还是和X-Ray的伙伴一起踢足球。除了竞技本身的乐趣外,足球
的快乐更多来源于团队。当大家一起庆祝进球和胜利时,成就感与胜利的喜悦也会随之被放大。

大二时,我加入了全球健康青年领袖社团 (Young Leaders in Global Health) 和青年健康教育 (Health Education for Youth) 社团,致力于向更多人分享我所学到的生物学和健康知识。作为全球健康青年领袖社团的副主席,我和团队的小伙伴们组织了世界艾滋病日等活动,并通过在社团公众号向大家分享疾病健康知识,帮助大家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青年健康教育社团,我们在校园和加拿大国际学校为同学们带来了性教育的讲座和活动。分享知识更加让我体会到了学习的意义和乐趣,通过社团活动我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Q: 意义非凡的跨文化体验?

我觉得跨文化交流最困难的点在于直面不同。我们常常因为对方肤色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而避免接触,害怕产生分歧。但其实只要踏出第一步就会发现,其实在看似不同的表面背后,我们都是相似的。我们都在面临学习的压力、成长的困惑,也同样会为抢到打折零食开心、为能去不同的城市旅行而兴奋。

过去四年在与来自美国、俄罗斯、意大利、波兰、马来西亚、印度、秘鲁等国家的朋友们相处的过程中,我所担心的剧烈冲突从没有发生过。大部分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在分享共同喜欢的音乐、讨论课堂上的新知识、一起旅行、为普及健康知识做策划。在谈论到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文化习惯时,我们都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去了解学习。

友好的文化融合也得益于DKU在文化学习上的教育。我们的公共课和文化交流相关课程让我认知到个人的思想具有片面性,面对差异应当保持友好尊重的态度。

 

Q: 大学四年期间的成长?

我觉得大学四年我最大的成长就是了解自己、认知世界。

与高中的集体生活相比,大学的我给自己留出了更多独处的时间去读书、思考,去探寻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独处的时间里,我会去寻找让我感觉到真正幸福和满足的事,会去畅想未来的生活,会去感受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我感觉这样的过程就像是灵魂与身体的磨合,让我找到了内心的力量,更爱自己,也更有勇气面对未来的生活。

大学的学习是我认识社会和世界的重要窗口。我学习到了气候变化、生态污染、社会不平等性、文化的差异、性别问题等等。认识这些问题的过程一度让我很困惑和痛苦,我觉得自己面对诸多问题措手不及却又无能为力。我很感谢Mark Spaller教授、Ben Van Overmeire教授和张韬教授的引领,让我可以意识到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只要有做出改变的决心和努力,我们有能力将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Q: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大学四年的时光美好而匆匆。希望即将步入DKU的同学们都能热烈赤诚地拥抱自己每一天的生活,不负韶华、活出自我。不必和他人比较也不必趋同,因为你就是你,每一个人都因为不同而绚烂。不要畏缩和徘徊,与其焦虑和等待,不如放手去做。只有切身体会到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哪怕失败,正青春的你也有大把的时间去重新修正、重新尝试。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DKU的确是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但不同寻常也正是她的魅力所在。这里来自不同文化的同学、不一样的科研、不一样的课程体验将为你带来更广阔的认知和体验。相信自己的选择,你将在这里迎接美好的四年!

刘雪妍

学生故事

刘雪妍

她说不必追随大多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毕业高中:徐州市第一中学

本科专业:媒体与艺术-创意实践

斩获Offer

  • 加州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硕士
  • 卡内基梅隆大学娱乐技术硕士

Q: 为什么选择昆山杜克?

在了解了昆山杜克之后,我被DKU通识博雅的教育模式所吸引,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自己真正的热爱,并学习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 同时,我也被昆杜所开设的媒体艺术专业所吸引,作为一名曾经的理科生,我同时对艺术有着极大的兴趣,昆杜让我看到了将技术与艺术结合,找到最适合我自己道路的可能性。

 

Q: 毕业之后有什么计划?

在新的媒介与技术不断出现的时代,就如相机的发明推动了摄影技术的发展,VR虚拟现实、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能会为未来艺术创作与娱乐技术带来又一场新的革新。我相信无论是作为艺术家还是实践者,只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传达想法,讲述故事,让自己的声音不断被听见,不断带来改变。所以毕业后,我计划前往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娱乐技术硕士学位,在学习现有艺术媒介的表达之外,继续探索在VR虚拟现实、交互、游戏等领域中艺术与科技的创新与结合。

 

Q: 意义非凡的科研经历?

我的标志性成果项目是基于一位参加过越南战争的老兵Joe Bangert的记忆,用动画重演他在50年前为促成越南战争停战协议的签署而踏上的巴黎之旅。Joe Bangert是我的导师Kaley Clements教授的朋友,他是一名退役老兵,也是七十年代反战组织VVAW的一员。1972年,Joe 曾经将一份电影的胶卷作为战争残酷与违反人道主义的重要证据交给和平会谈的越南方代表,他的努力也成为了促成签署停战协议的重要因素。我和导师在听过他的故事之后被他的经历所震撼,于是便决定用动画为媒介,重新记录下这段重要而有意义的往事。

我的导师非常重视这一项目,在我对故事的背景研究,和采访Joe Bangert的过程中给予了很多的帮助,为我提供了许多只凭我自己无法拿到的背景资料,例如FBI针对Joe Bangert的调查文件。为了隐藏敏感信息,FBI 资料上有很多被涂改掉的痕迹,文件的顺序也被打乱,我需要十分仔细地分析才能够梳理出大致的事件和时间顺序。几百页的资料中只能筛查出几页的重要信息,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在做无用功,但这就是原始资料研读和整理的真实过程,我的导师也希望我能从中锻炼调查研究能力。这个选题的特殊性也使得我需要去阅读大量有关重演绎、记忆等概念的文献,以及有关越南战争、反战组织VVAW的纪录片与电影资料。

虽然一开始对自己有些许的不自信,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理解并还原这样一个有着深刻意义的故事,但随着项目的推进,我的思维方式也逐渐开始从一个学生转变为一个创作者、一个动画导演,为了达到更好的项目成果而努力。我逐渐爱上了创作的过程,也开始对用动画还原记忆中的故事更加感兴趣,对今后的创作和发展方向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

在标志性成果展上,我展示了我所完成的第一个版本的动画成品,并收获了导师和教授们的夸奖和肯定。我和导师Clements教授计划在我毕业之后继续合作,将这个项目打磨细化成更加完美的版本,以提名电影节为目标继续努力。

 

Q: 受益匪浅的实习经历?

大三暑假,我在网上投递并得到了北京网易的实习机会,在传媒文创部门负责工作室动画的动效设计与后期剪辑。作为组里动效设计岗位的第一位实习生,我秉持在昆杜锻炼出来的自学能力和适应力,一点点摸清了工作流程和工作室动画的风格和要求,逐渐成长为一位能够满足分镜老师各种天马行空想象的动效设计师和“伟大的后期”。刚入职时,我对需要用到的软件并不很熟悉,所以在没有工作时也在不断自学软件的功能,不仅是为了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也是为自己再新添一项技能。实习的每一天都在创作,每一天都充满着挑战。作为制作流程的最后一环,我感觉自己仿佛承载着所有人的工作成果和期待,所以鞭策着自己再学的多一些,再熟练一些。组里的老师们都非常优秀也非常温柔,会和我讨论分镜的细节,后来还将音频的设计完全交给了我,给我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

在网易实习的经历不仅让我熟练掌握了后期剪辑和AE特效以及MG动画的制作,也让我对行业内部的分工合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也认识了很多来自其他优秀大学的实习生朋友,在交流中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定位。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只有真正接触到行业本身,才能够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破除对于未来职业的想象,更加合理地进行未来的职业规划。

 

Q: 丰富多彩的领导力实践?

本科四年,中国舞社和合唱团承载着我的热爱。合唱团对我来说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而中国舞社则让我学会了如何承担起责任,成为一名领导者。

大一下学期,我便成为了中国舞社的副社长,后来又成为了社长,在疫情之后带领社团活动几乎停滞的中国舞社重新开始。因为热爱舞蹈并希望将中国舞的文化传递下去,我曾一人承包社团的经费申请、服装采买、节目设计、背景视频音乐的剪辑、舞蹈教学和排练,经过一番摸索之后制定了整个社团现在的运作模式,并将社团事务分工给了学妹们。一年半的时间里,中国舞社已经从原先快不到5人发展为了现在30多活跃成员的规模,更多有着舞蹈才华成员的参与使舞社能够向大家呈现出更加惊艳的舞蹈表演,我也认识了众多志同道合且才华横溢的朋友。

因为深知学习舞蹈多年的不易,我希望可以给更多热爱舞蹈的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所以在原先社团的基础上,我开创了独舞串烧的模式,让社团成员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舞种,设计属于自己的节目。从去年的艺术节开始,蒙古舞、胶州秧歌、傣族舞、新疆舞、现代舞、艺术体操等更多的舞种出现在了独舞的环节,我很高兴能够为展示舞蹈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我的导师Kaley和杜克的Casey教授曾告诉过我,我需要通过艺术媒介来表达我真正热爱并在意的主题,而这些主题便在于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为中国舞社社长的经历让我获得了许多成长,有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也为我的艺术创作带来了灵感;舞蹈和交互舞台的设计成为了我创作中的重要部分。

 

Q: 爱上昆山杜克的理由?

我仍然记得我大一时上的第一节媒体艺术的课,媒体艺术103。在这节课上,Clements教授教会了我相机的原理和使用,也对我的作业做了非常用心的点评。时隔四年我依然记得他在评语中说:“本来这个作业可以得到满分,但是因为文件名拼错了而影响了照片顺序,所以扣掉0.2分来提醒你今后要注意细小的错误。作为一名媒体艺术的学生,细节便会决定成败。”

这一提醒贯穿了我的大学四年,后来即使电脑中的软件和工程文件越来越多,越来越繁杂,我也从未因为文件的丢失和混乱而苦恼过。我越来越体会到教授所说的细节的重要性。也是在那节课上,我喜欢上了媒体艺术,并选择将其作为专业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在大三主动联系Clements教授成为了我标志性成果项目的导师。

在DKU的四年,我收获了无数难忘的回忆,认识了很多优秀有趣的朋友,也获得了许多教授的帮助和耐心指导。DKU让每一个人的才华和热爱发光发热,我能够感受到身边的朋友和同学对自己的专业、所在的社团和参与项目的投入。大家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有时候会抱怨好忙好累,但当学期结束,参与的项目做出成果,或是组织的活动顺利举办时,成就感总会油然而生。

 

Q: 大学四年期间的成长?

相比起来DKU之前的我,现在的我更加的自信和坚定。高中毕业后,不再有激烈的成绩角逐和排名,我开始从更多的维度来看待他人,也发现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他的闪光点;我还发现原来身边的朋友和同学们也是以同样的角度看待我的,大家互相尊重敬佩着彼此,在各自的领域闪耀。在这样的环境下,我逐渐变得更加自信起来,开始勇敢尝试去发表自己的见解。

此外,这四年让我更加了解自己,专注去寻找自我,去问自己真正擅长的是什么、喜欢的是什么、关心的是什么。我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也有了更多自己的坚持。人生是一片旷野,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现在的我不再只能沿着别人为我指明的道路前行,而开始可以尝试为自己开辟道路,遵循本心做出选择,并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Q: 形容大学四年的关键词?

  • 大一:探寻自我
  • 大二:坚定前进
  • 大三:向内求索
  • 大四:柳暗花明

 

Q: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向内探寻,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与无限可能。DKU鼓励同学们跨学科学习与探索,为大家提供了自己选择未来专业的机会。未来有着一切的可能与未知,没有哪一条路会是绝对的坦途。切莫将自己框在曾经解你自己。对自己的认知里,要勇于去探索自己的更多可能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而不必一定是大多数的选择。人生是属于自己的,没有人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李书怡

学生故事

李书怡

她说人间匹马,可登昆仑,二十岁值得破坏和重来


 

毕业高中: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

斩获Offer

  • 杜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
  • 宾夕法尼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
  • 卡内基梅隆大学材料科学研究型硕士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
  • 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硕士

Q: 为什么选择昆山杜克?

昆山杜克大学 (DKU) 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通识博雅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能给予我宝贵的机会,在高中毕业后不被拘囿于特定的本科专业方向,而可以去广泛探索各类学科,发掘自己的潜力,并找到真正热爱的领域。

与此同时,我们还能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教授和职员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探索文化交融的奇妙之处。我相信这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术和生活体验,助力我们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获得更多的启发与收获。

 

Q: 你和所选专业的故事?

最初进入大学时,我梦想攻读高中时期最擅长的生物学专业。然而,在DKU自由探索的一年却改变了我的选择。大一时,我积极探索了生物学、化学、环境科学等各种基础课程,并与教授们深入探讨了不同专业的学术发展前景。通过亲身体验和与前辈们交流,我意识到仅仅凭借高中时期的兴趣选择专业是过于简单的决定。当一个学科被应用于科研或工业生产后,它带来的感受与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截然不同。

在大一时,我参加了Daisy Zhang-Negrerie教授的化学基础课的学习。在Daisy教授的课堂上,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掌握知识点,还在教授的引导下通过化学实验验证了所学的知识。正是 Daisy教授和实验室负责人精心设计的实验,让我们惊叹于神奇的化学反应过程;正是那些从我们手中诞生的或五彩斑斓或晶莹剔透的反应生成物给了我们满满的成就感;也正是这丰富有趣的体验,让我产生了选择材料化学作为本科专业的想法。

Daisy教授的课堂还有一个神奇之处,那就是她每学期都会布置一份创造性的附加分作业。在大一和大二期间,我跟随Daisy教授学习了四门化学课程,每学期末,她都会引导我们完成一个化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作品。我创作了歌曲《路易斯结构式之歌》,编写了《卤代烃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故事,绘制了《CHEM 150 FOR CHILDREN》绘本等艺术作品。这些有趣的经历让我开始痴迷于神奇的化学,坚定了我学习化学的决心。

 

Q: 毕业之后有什么计划?

今年秋季,我计划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硕士学位,继续进行能源存储和转化领域的研究。

 

Q: 印象深刻的科研经历?

在DKU的科研经历让我领悟到了多学科交叉学习的魅力。从大一开始,我便有幸加入了王夏娃教授的项目组。王教授是一名物理教授,但她的研究结合了化学与物理知识。在王教授和Hussain博士的指导下,我在项目组学习到了化学课上没有接触过的磁学、光学、电子学等物理知识,这大大增强了我对材料进行全面表征和分析的能力。作为一名化学学生,我在小组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利用化学实验和计算方面的知识提高了合成新材料的效率和成功率,加快了项目组的实验进展。

在科研工作中,王教授作为我的导师,带领我在知识和技能方面不断成长。大二时,我作为共同作者参与了项目组两篇论文的发表。不过,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在物理理论知识上的不足。具体而言,在磁力分析过程中,我发现M-T和M-H曲线的分析对我来说十分困难,因为我对磁滞回线形成的原因缺乏了解,更不熟悉铁磁性的概念。为了弥补我在磁学方面知识的缺乏,我向王教授和Hussain博士寻求建议,并广泛阅读了有关磁性材料表征的内容。最终,我成功地克服了磁分析带来的挑战。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持续积累物理知识,进行跨学科的探索。

目前,在王教授的指导下,我正在准备作为第一作者投稿论文。我们的研究重点是钠钴镍碲氧化物作为钠离子电池材料和催化材料的特殊性能。在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改变钠钴镍碲氧化物中的金属元素比例对其结构、形态、磁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这项研究大大激发了我对于电化学领域的探索热情,未来我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进行能源存储与转化方向的科学研究。

 

Q: 深受启发的跨文化体验?

除了对化学的热爱,舞蹈于我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入大学后,我成为了DKU中国舞社的成员,家校活动日的演出、DKU校园艺术节的独舞都有我的身影。在美国杜克大学学习期间,我还利用这次宝贵的文化交流机会,体验了杜克大学的芭蕾和现代舞课程。

与强调控制力和柔韧性的芭蕾不同,现代舞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自由与随性。以乐观和自由精神闻名的美国,被公认为现代舞的摇篮。在这里,我不仅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一起学习了编舞和表演,还作为志愿者参与了杜克大学一年一度的十一月舞蹈音乐会。从对殖民压迫的反抗到对科技发展的思考,音乐会上的表演为许多社会挑战提供了发人深省的见解。比如那曲叫做《NOT AT REST》的舞蹈——三名舞者一次又一次试图入睡,但无情的鼓声却在他们脑海中无休无止……这不就是再现了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越努力追求安静,越能听到躁动不安的心跳和杂音吗?只有接纳杂音才会让内心拥有最好的宁静!

正是这次音乐会,我开始认识到舞蹈作为反映社会问题的媒介的潜力。舞蹈不再是一种表演,更像是一篇学术论文,它没有文字,却能用所有人都能读懂的音乐和肢体语言表达浓重的情感和故事。这种艺术与生活的独特融合引起了我的共鸣。这种共鸣也进一步提升了我对舞蹈的理解,让我这个化学专业的学生拿到了舞蹈课的第一名。

 

Q: 爱上昆山杜克的理由?

在DKU,我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作为学生工作者,我曾在中国招生录取办公室和应用科学实验室带薪实习。我还有幸被DKU暑期科研学者项目和毕设科研项目选中,收获了超过万元的奖学金。

在DKU,我认识了温柔可爱又不失严谨的石炜炜教授,她于我而言亦师亦友。课堂上的她兢兢业业,教学内容严丝合缝;课堂下的她幽默风趣,经常和同学们约饭、逛博物馆等等,并在看似闲聊的气氛中不经意间解答着我们的疑惑。在她的推荐下,我还获得了研究生才能担任的课程助教的机会,不但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更积累了珍贵的教学经验。

在DKU,我还收获了许多知己良友:从无话不谈的室友、乐于倾听的群友,到互帮互助的课友、随叫随到的球友……作为一个有些内向的人,我很感谢DKU和谐融洽的学术和社交氛围,让我敢于打开自己的心门,坦率地和良师益友交往。

回首四年,感谢DKU在许多方面丰盈了我的人生。

 

Q: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二十岁值得所有破坏和重来。没有人天生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你需要一点点去尝试、去接触不同的领域。不要总是沉溺在安逸区里,打碎自己重新构建,才能看到新的世界。没有什么沟壑是勇敢者无法越过的,哪怕你只有最单薄的行李,也请告诉最丰盛的自己:人间匹马,可登昆仑!

姜雨熹

学生故事

姜雨熹

她说广泛探索之后,在热爱的领域深耕细作


 

毕业高中: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本科专业:国际政治经济学-经济学

斩获Offer

  • 杜克大学环境管理硕士
  • 哥伦比亚大学公共管理环境科学政策硕士
  • 哥伦比亚大学气候与社会硕士
  • 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政策与数据分析硕士
  • 西北大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理学硕士

Q: 为什么选择昆山杜克?

当初选择昆山杜克大学 (DKU) 主要看中了以下三点:

首先是通识博雅教育,能够在大一和大二期间给予我充足的时间探索想深入学习的专业以及其他的兴趣,从而获得综合性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是宜人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能够支持我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实践。

最后是DKU与Duke (美国杜克大学) 的合作,能够让我在两个优秀的校园中学习和成长。

 

Q: 你和所选专业的故事?

选择学习经济学专业其实是经历了一年多的探索之后做出的决定。我在大一的一年中尝试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三个领域的课程。通过探索,我发现自己对社会科学领域最感兴趣。鉴于经济学是一个与世界发展和个人生活高度结合的学科,我希望能够兼顾宏观与微观的视角,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Q: 毕业之后有什么计划?

在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日渐增加。毕业之后,我会前往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攻读环境管理硕士。目前,全球经济市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新的金融工具也正逐渐进入市场。ESG、绿色金融等环境与经济相结合的领域将是我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重点方向。

 

Q: 受益匪浅的科研经历?

大学四年中,我主要有两段研究经历。

大二下学期,我加入了张露瑶教授的小组,主要研究区块链领域。我个人的选题是研究区块链技术对金融诈骗防范的有效性。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其跨学科特性,能够将大数据、区块链和金融知识结合在一起。我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深入了解区块链的特点和功能,探讨这项热门科技是否能对社会热点问题 (金融诈骗) 做出改进。最开始,我对区块链了解并不深,同时因为疫情只能与教授和小组其他成员线上沟通,所以压力很大。但在持之以恒一步步的前进中,我最终完成了研究,并深刻意识到热情和坚持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第二段研究经历是从大三上学期开始的。我跟随David Landry教授的小组对中国的矿业企业进行了数据梳理和分析。我选择加入这个研究小组是想锻炼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并且想学习如何开启一段学术研究,为Signature Work (标志性成果项目) 做准备。在教授和小组成员们的帮助下,我学会了熟练使用Excel等工具,并且锻炼了信息搜集和数据整理的能力。在此期间,我还完成了一段Independent Study ( 自主学习项目),对于两个数据供应网站的优劣进行了比较分析。

 

Q: 印象深刻的实习经历?

我的第一段实习是在安顾中国。当时我通过DKU学生职业发展办公室了解到安顾中国 (ERGO China) 有岗位空缺,之后在就业办老师的指导下修改了简历,并进行了面试演练,最终成功获得了实习的机会,并且与实习公司中的杜克校友建立了长久的联系。

实习期间,我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我研读了ERGO集团已发布的有关集团业务的文章,并将其核心内容进行了翻译和传播。其次,我和同组的同事们一起联系CGTN、美通社等媒体机构安排对公司CEO的采访,并将访谈发布在了ERGO China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第三,我在Supervisor 孙剑平 (同时也是杜克富卡商学院的校友) 的带领下完成了与“品牌宣传”主题相关的课题研究。我在今日保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文章“从平安换标谈谈品牌转型的那些事”,还在《保险文化》杂志上发布了有关“保险公司微信运营方面的痛点及策略”的研究文章。

我非常感谢DKU和学生职业发展办公室积极发布各种各样的实习机会并开展与之相关的工作坊,为同学们提供及时的信息来源;并且能够在简历修改和面试方面为我们提供可靠的建议。

 

Q: 丰富多彩的杜克记忆?

在美国杜克学习期间,我在管理金融学 (Managerial Finance) 课程中体验了有趣的小组活动。当时,我和朋友与杜克的国际生们组成了小组,一是需要根据教授提供的信息对我们的“资产”进行分配并投资,二是要代表企业进行演示汇报。刚开始大家并不熟悉,只是在线上沟通,但在经历了几次讨论后,大家都非常热情友好,我们也逐渐增加了线下见面的频率。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国际生小伙伴们相比起看中结果和成绩,更重视交流的过程。他们在发言时都非常自信,同时也不怕出错,因为他们会勇于认识并改正自己的不足。在那次活动中,我逐渐学会了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积极询问大家的建议。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的问题之中,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

 

Q: 爱上昆山杜克的理由?

我在DKU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帮助。在学术方面,受益于跨学科教学,我能够在学习专业课之余选择多样的兴趣课,并有机会多多学习数学、编程等硬技能。同时,在研究生申请的过程中,学校Writing Language Studio ( 写作语言辅导中心) 为我的文书撰写提供了非常及时且有效的帮助。在实践方面,我曾在校内尝试了多种学生工作,与各年级的同学们和校园办公室的老师们建立了深厚的联系。在活动方面,DKU开设了多样的学生社团、工作坊、实地考察等活动,为我们提供了软实力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

DKU的通识核心课程让我至今都很难忘,不仅是因为上课的过程中教授们的严格要求,更是因为这三节必修课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我的写作和演讲能力,让我受益良多。此外,我要再次感谢我的导师David Landry教授和我的学术辅导老师曹焕生教授对我的毕业设计、学术研究,以及研究生申请等各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当然,我也要感谢我遇到的所有教授、老师和同学们,让我度过了难忘的大学四年。

 

Q: 大学四年期间的成长?

最大的变化在于我对自己的目标规划变得更加清晰,以及为了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执行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我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知,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并能够为此做出努力。

 

Q: 形容大学四年的关键词?

  • 大一:尝试
  • 大二:聚焦
  • 大三:坚持
  • 大四:攀登

 

Q: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希望大家在DKU期间可以广泛探索,深耕兴趣;脚踏实地,放眼未来。

郭一柯

学生故事

郭一柯

她说正确认识自己,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


 

毕业高中:南京市金陵中学

本科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斩获Offer

  • 杜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 多伦多大学应用计算科学硕士
  • 卡内基梅隆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
  • 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

Q: 为什么选择昆山杜克?

在高中的时候,我对于自己未来想学什么、想做什么并不确定,恰巧昆山杜克大学 (DKU) 的通识博雅教育能给予学生自由选课、入学一年后再选专业的自由,所以在报考时选择了昆山杜克大学。

 

Q: 毕业之后有什么计划?

我计划前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专注于从医学角度设计模型。通过结合临床先验知识,我希望能够开发先进的工具和技术,更好地辅助医生完成诊断和治疗工作。

 

Q: 你和所选专业的故事?

高中时我便下定决心,要在未来从事与生物有关的事业,那时畅想的人生便是在一所大学里担任遗传学老师,每天上完课就开始做实验,傍晚沿着林荫小道慢跑,华灯初上时回到我温暖的小窝里读李白的诗和辛弃疾的词,因此一入学,我便修习了生物导论课 (BIO110)。在学习这门课的闲暇时间,我开始与教授交谈自己关于生物或脑科学的想法,与学校里各个专业的学长学姐交谈;我逐渐发现,除了生物之外,世间原来还有如此广阔的天地等待我去探索,去发掘。社会学、人类学、神经科学… 在DKU,这些学科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珠联璧合。我不再被生物单科吸引,决定跳出初始的规划,走进知识的大圈。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不断尝试新的课程,修习了信息科学、神经科学、社会学等相关课程。每上一门课,都像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无论是在社科导论课上与同学们探究人性的本质,还是在神经科学课上研读大脑的奥秘,都让我心潮澎湃,思绪翻涌。大二时,在学长的推荐下,我修习了李明教授的数据科学导论课 (Introduction to Data Science),按照学长的原话,如果想知道自己喜不喜欢数据科学这个专业,就去上这门课。短短七周内,我们学习了Python的基础内容和实际应用,在最后两三周,教授更是带领我们探索了机器学习的奥妙。这是我上大学第一次正儿八经与数据科学这门学科打交道,虽然当时基本没怎么听懂,但却迫切地想要了解更多,乃至对它情根深种,最终将数据科学选定为我的大学专业。

 

Q: 相得益彰的学术实践?

刚入学的时候,我被校园内丰富多样的活动吸引,开始积极投身于不同领域。大二期间,我参与了领英中国组织的商赛,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自己在组织策划活动方面的优势,因此决心向数字媒体与大数据分析这一领域深入发展。同年,我有幸聆听了思念食品副总裁王亚飞先生的讲座 (公关,让品牌更美好),从而对公关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大二暑假,我得到了学校职业发展办公室的推荐,有幸在万博宣伟公关公司的企业组进行了实习。

实习期间,我所在的团队负责对接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日常工作包括阅读医疗器械相关的政策文件,翻译与该公司相关的英文新闻,以及定期整理并提交新闻摘要。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入了解到医疗器械行业的从业人员是如何在一线辛勤工作,为医生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时,我也注意到随着人工智能 (AI) 技术的不断进步,科研人员正在积极探索医疗AI的潜力。巧合的是,我的标志性成果导师徐士鑫教授也布置了与医学和AI交叉的相关研究任务。这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能够结合自己的实习经历,开始探索医学与AI相结合的科研之路。

我的标志性成果主要是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预测脑卒中并发症出血转化的危险概率。这项科研可以在脑卒中手术前帮助医生预知出血转化的风险,通过开发先进的预测模型和决策支持工具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护理质量。在每周的课题组组会上,我的导师徐士鑫教授和黄华雄教授会对我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课题组已毕业的学生孙奕杨学长和徐教授的研究助理也会在技术上指导我。

面对庞大的数据集和复杂的算法,在研究的初期阶段,我遇到了数据预处理的困难。医疗数据往往包含大量的噪声和缺失值,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模型的训练效果。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和资料,学习了多种数据清洗和填补缺失值的方法。在导师和学长的指导下,我逐步掌握了如何进行数据标准化、归一化等预处理操作,最终成功地构建了一个高质量的数据集。

在模型训练阶段,我们选择了多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尝试,包括逻辑回归、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等。为了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我们不断调整参数,进行特征选择,并探索了不同融合模型。经过反复实验和优化,我们最终选定了一种表现最佳的模型。在科研之余,我还深入学习了关于脑卒中的医学知识,了解了出血转化的病理机制,这为我理解数据和改进模型提供了重要的背景知识。

通过这次科研经历,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技术能力,还在科研素养和思维方式上有了显著的成长。我学会了如何系统地进行研究,从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到分析结果和撰写论文,掌握了整个科研的流程。同时,我也意识到科研工作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在与合作医生的交流中,我学会了如何平衡技术支持中衡量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与医生需求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简明地向医生解释机器学习的概念。在导师和合作医生的支持下,我顺利完成了项目,并将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

 

Q: 大学四年期间的成长?

与四年前相比,如今的我逐渐学会了正确认识自己,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

在高中的时候,我被老师贴上了“有点敏感”的标签,虽然现在想来,觉得老师这么做无可厚非,但对当时的我,一个把老师的话当成是“圣旨”的学生而言,这个词深深地烙在了我心中,让我觉得自己多愁善感、敏感多疑。

刚入学的时候,由于兼职的校内学生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我寻求了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在咨询师的启发下,我逐渐认识到,正因为我时常想得到师长们的称赞,常常以别人的价值体系为个人追求,忽略了自我的感受,这才导致我越想得到表扬,越想表现自己,事情却越做越糟糕。通过这一经历,我认识到建立属于自我的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外界的评价固然重要,但是也要理智看待,毕竟他人对我的认知大多数都是平面化的,其中也不乏刻板印象。因此,我开始学习如何建立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并且根据平日与他人的交往不断优化体系,在其中衡量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

在建立体系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许多标签其实并不重要。例如,高中老师对我的评价“有点敏感”,或者同辈们玩笑话中的“牛”。这些标签如同尘埃一样,当我在意它们的时候,它们会牢牢吸附在我身上,让我时而自卑,时而自傲。但当我不在意它们的时候,轻轻拂去,
万般自在。更重要的是,当我拂去这些尘埃的时候,我并不会因为别人的优秀而心生嫉妒,也不会因为他人的贬损而心生愤恨,而是抱着想去结识他人的心态,学习人们身上的闪光点,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通过这些经历,我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自信、独立和开放的人。我的价值体系不再依赖于他人的评价,而是源自于对自我的不断反思和对世界的深刻理解,这使我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能够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Q: 爱上昆山杜克的理由?

昆山杜克大学是一所包容性很强的学校,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区域:有的喜欢在实验室独立干活,潜心科研,有的喜欢在宿舍自习区和三五好友一起,相互激励学习,也有的喜欢周游四海,闯荡大千世界。每个人的性格与爱好也不同:有的喜欢讨论时政,有的多才多艺…但是不管是怎样的人,都可以在昆山杜克大学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学校如同一棵大树一样,托举着每一位热爱生活,勇敢向前的追梦者。

在DKU的日子里,我有太多人需要感谢,是这些可亲可敬的人们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保护我、引导我,帮助我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首先要感谢教授过我的老师们:我的导师徐士鑫教授和黄华雄教授在科研上给予我持续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我不断成长。每当我犯错时,他们总是耐心地指导我,引导我反思错误,帮助我更好地提升。在得知我大三并没有选择去杜克的时候,老师们还推荐我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Fields研究所参与本科生暑期科研项目,与来自世界各地顶尖学府的同学们一起探索不同学术方向的课题。

感谢教授我计算机的Jiang Long教授。在课后交流中,他告诉我人生最重要的是体验当下,享受生活 (Enjoy and Experience),大胆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感谢黄开竹教授,在我对未来方向无所适从时,他告诉我科研就像在不同的地方种下一棵树,只待融会贯通的时候,
这些小树便会连成一片森林。

感谢医学物理的黄英强教授、张雷教授、杨振宇教授,感谢他们对我科研上的支持和专业选择的解惑,尤其是张雷教授,特许我与医学物理项目的硕士生们一起上课,丰富了我对医学影像专业知识的了解。感谢语言文化中心 (LCC) 的教授们,一遍遍帮我修改研究生申请的文书,让我最终进入梦寐以求的学校。

还有曾经教过我的Zuchuan Li教授、Ming Li教 授、Matthias Schroeter教授、Peng Sun教授等等。在课堂上,他们倾囊相授;在课外,他们的人生态度深深影响了我。跟随教授们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他们对科研的热情、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其次要感谢的是我曾经工作过的学校部门,尤其是中国招生录取办公室。在担任办公室学生助理的一年里,我经历了从懵懂的小白到能够协助老师们分担工作的小助手的成长过程。从最初颤颤兢兢地带领校园参观,到如今能够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一点点地成长和进步。他们的支持和信任让我在工作中有了更多的自信和能力,这段经历也深深地影响了我的职业生涯和个人成长。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同学们。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兴趣各异、性格迥异的人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成长经历和人生体验。从他们身上,我领悟了不同的人生道理。在这样友好和积极的环境中,我逐渐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并逐步成长为自己心中所期许的人。

 

Q: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愿大家以良善之心对待他人,以坦诚之心对待朋友,以敬畏之心对待生命,以虔诚之心对待学业,多读书,常自省,在探索与彷徨的过程中不断坚定自己想走的道路。

方镇堃

学生故事

方镇堃

他说不要安于现状,未来的旅程由自己定义


 

毕业高中: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

本科专业:全球健康学-生物学

斩获Offer

  • 杜克大学人口健康科学硕士
  • 哥伦比亚大学生物统计硕士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流行病学/生物统计硕士
  •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生物统计硕士
  •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生物统计硕士

Q: 为什么选择昆山杜克?

想在更多元化的平台看世界。高考结束后,我对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计划还十分不确定。我希望有更多的时间接触来自不同文化的独特思想,让我真正明白自己的兴趣所在。尽管在我入学时,DKU本科生的毕业去向尚未明朗,但我坚信DKU独特的通识博雅教育能够赋予我更有价值的东西:国际化的视野,以及探索自己兴趣和天赋所在的自由。在DKU度过的四年时光也证明了我的判断。

 

Q: 你和所选专业的故事?

因为高中时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和帮助别人的希冀,我在来到DKU之后一度想要选择分子生物科学作为我的专业。大二上学期,我和同学一起成功申请到一个关于昆山猫杯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的国家级大创项目。该项目要求长时间的实验室工作,我在一个暑假的时间里充分体验了这样的生活,虽然从中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但也意识到日复一日在宿舍和实验室两点一线的轨迹并不是我理想的工作状态。

距离确定专业还有一段时间,我想借DKU灵活的选课机制多多探索其他的可能性,于是选修了一节与“健康”相关的全球健康的基础课。这节课由三名全球健康的教授一同授课。教授们温文尔雅的气质和他们为世界上各个社群健康福祉作出的贡献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意识到这就是我真正热爱的事情:遵从科学的健康理论,通过研究将“健康”相关的知识传播到社会中去,对社会公共健康和政策作出积极的影响。

 

Q: 毕业之后有什么计划?

毕业后我计划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生物统计硕士,期望将来在非盈利组织通过科研或实地工作,为世界上需要帮助和支持的群体提供健康方面的援助。

 

Q: 受益匪浅的科研经历?

大三上学期,我通过申请成功加入了杜克大学的Bass Connection研究项目之一——尼泊尔的高血压控制社区卫生优化计划。之所以选择参与其中是因为这个课题具有很大的创新意义。在尼泊尔农村,多于三分之一的尼泊尔人患有高血压,大多数病例未得到诊断和控制。我选择的课题升级和优化了一个基于功能手机的软件,通过尼泊尔社区的一线卫生工作者来推进并改善尼泊尔农村的高血压管理。若软件证实有效,该措施在尼泊尔农村铺展开后,将能有效缓解高血压的负担。同时,这个项目也开展了评估手机程序可行性的定性研究和干预后尼泊尔社区高血压情况的定性分析,我可以从中全面地学习公共卫生的研究方法。虽然一开始我忙前顾后畏首畏尾,但我的导师阎丽静教授和耶鲁大学的指导老师Zhao Ni教授给予了我十分耐心的教导。在同组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同学的带领下,该项目已经正式结束并落实了多份成果丰厚的产出。

这段经历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弥足珍贵的学习机会。我自项目初期加入研究组,目睹并帮助教授从申请伦理审查和经费开始,一步一步建立一个成熟的研究项目。有幸见证了项目的成长,我也从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相比科研队伍里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我毫无经验,但教授和同学们都给予我充分的尊重,让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团队做出贡献。这就是DKU给本科生们提供的特殊的平台,无论兴趣在何处,只要肯迈出脚,便能有所收获、有所产出。

另一段印象深刻的科研经历是在阎丽静教授的指导下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集 (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 研究65岁至79岁老年人心理倾向 (psychological disposition) 和其他健康因子与寿命的关联性。该数据集拥有长达二十年的队列研究数据,为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样本。这段经历使我对用数据解释并处理公共卫生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将该研究进一步发展成了我的标志性成果项目。

在我的科研经历中,我深深被导师的严谨负责的品质和温润热情的性格打动。他们对待我的方式并不像领导对待下属那样居高临下,只注重我的产出。他们真正像教育者对待学生一样,引导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期待着我在工作中成长和收获。

 

Q: 意义非凡的领导力实践?

我从小热爱篮球运动,来到DKU后被杜克大学的篮球氛围深深吸引,也暗暗心想在DKU打造独特的校园篮球文化。我从大二开始担任DKU的篮球社社长。作为学校一直以来规模最大的学生组织之一,篮球社一直致力于让不同身体素质和技巧的人都尽可能享受到篮球的乐趣。我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制订了DKU特殊的3V3和5V5篮球赛的规则,每次比赛都吸引了大量同学参与比赛。我坚信篮球和DKU的精神有相当多契合的部分:多元而统一,竞争而和平。

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到篮球的乐趣,感受到集体的归属感,我还邀请DKU的教职工和社团成员开展了一场友谊赛。在今年杜克大学疯狂三月的比赛中,我和体育部共同组织了DKU首次露营远程观赛活动,在宣传篮球文化的同时加强了两个学校之间的链接。我也与杜克大学男篮的社交账号取得了联系,希望在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分享DKU对杜克篮球的支持。

我认为优秀的领导者首先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所有事情上尽心尽力。其次要团结队伍中的所有人,在思维方式和沟通表达上和团队成员有效配合,同时要有全局意识,能够让所有人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Q: 爱上昆山杜克的理由?

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DKU是一个包容和非常有凝聚力的一个集体。无论你想做什么,总是会有和你志同道合并且友善支持你的同学和老师。不论是把脑子里的想法通过学校Dii(创新孵化器项目)变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亦或是和DKU飞盘队一起从无到有建立校队,甚至是在电子竞技的赛场上和队友并肩战斗,我永远可以找到属于我的那一份归属感。

在日常生活中,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同学和教授们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无论是担任Orientation Leader (新生向导),带领来自不同国家的新生了解DKU的学习生活,还是在文化展上为各个国家的歌舞表演喝彩,亦或是德赛节和同学们一起烹饪并品尝尼泊尔特色小吃,我都感受到DKU大家庭的多元和和谐。我十分享受DKU丰富多元的文化,也在尽自己所能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汇。

 

Q: 大学四年期间的成长?

DKU的四年是一场奇幻的旅程,我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这份自信来源于结识的才华横溢的朋友,来源于德高望重的导师给我的鼓励,来源于对世界不同角落的探索,来源于我培养的新爱好,也来源于逐渐学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正是我进入这所大学前所期待的成长。

 

Q: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未来的道路可能是不确定的,但这段旅程是由你来定义的。请不要安于现状,不要丧失对未来的憧憬。请拥抱未来的不确定性,因为这会是你改变世界的开始。欢迎你和这所年轻的大学一起成长!

崔景茜

学生故事

崔景茜

她说将坚持和自律变成习惯,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毕业高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本科专业:行为科学-心理学

斩获Offer

  • 杜克大学管理学硕士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硕士
  • 康奈尔大学管理学硕士

Q: 为什么选择昆山杜克?

作为昆山杜克大学 (DKU) 的第三届本科生,我最开始选择DKU兼顾了对本科以及未来研究生深造的考量。DKU作为高等教育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能够成为它的建设者之一,不仅能够全方位锻炼我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我在中外互通的环境当中同提早与国际接轨。

 

Q: 你和所选专业的故事?

初入大学,我并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环境科学、生物学、经济学、艺术以及心理学的课程我都有所尝试。通过两年的探索,我逐渐明确了对行为科学的兴趣,但对于该专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不是非常理解,比如学习行为科学为什么需要先修社会科学和统计学。非常感谢心理学专业的Claudia Nisa教授,在入门课程刚开始就就逻辑清晰地解答了我的疑问。简单来讲,社会由个体构成,因此研究个人和群体的行为与心理能够更高效地进行社会治理和资源配置。而统计学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工具,能够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转换成具像化的数据,并通过图表清晰地展示出问题的分布与走势。

Claudia还将行为科学专业的每一门专业课布局清晰地罗列了出来,鼓励我们思辨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的异同。社会学更加侧重宏观群体的分析,心理学相对聚焦于微观个体,行为科学则是通过贯穿经济学、心理学与政策,研究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为政策制定等更加宏观的需求服务。在Claudia教授的启发下,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学生,不能盲目地全盘接受习得的知识,还要有辨析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我最终选择了她作为我毕业标志性成果的导师。

 

Q: 相得益彰的学术实践?

在DKU,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跨学科学习,以及学术与实践相辅相成的价值。行为科学与经济学颇有交集,比如在行为科学102这门课程中,我们通过模拟囚徒困境这样一种经典的经济学游戏,着重分析个体在面对合作与背叛选择时的行为模式和决策逻辑。这使得我对行为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得益于DKU灵活的选课机制,我有意识地选修了更多经济学课程。在张露瑶教授的经济学课上,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比特币与以太坊,并有幸在SciEcon学术网站上发表了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的辩论性学术文章。其中,部分群体因金融科技挑战传统交易方式所产生的抵触心理不仅加深了我对心理学理论应用的认识,也引发了我对于金融的兴趣。

大三暑假,我有幸获得了一家私募投资公司的实习机会。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公司所关注的新材料、AIGC、智能制造等行业的政策归纳以及市场布局研究,分析这些领域具有的技术路径、产业链、竞争格局等,为后续入库投资项目做铺垫。同时,我还曾对三个目标公司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编撰投资亮点、风险评估、财务分析、退出计划,撰写出完整的三份综合分析报告。三个月的全过程历练对我来说是一段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让我对于一级市场投资步骤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国家政策对于企业发展、个人投资的影响之大。

不仅如此,我还从行业的特性,以及日常与同事的沟通中,获得了研究灵感,遂而确定了标志性成果项目的选题。由于股市的频繁波动,投资行业的从业者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使我联想到曾在社会心理课上学到的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想更进一步探究投资韧性:成功叙事对于投资损失的应对影响。考虑到成本和实践可行性,我为此设计了一款线上模拟投资游戏,并招募了一些实验对象。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游戏网页设计等视觉上的巧思可以对投资者进行有效的潜意识干预,使其对于持续投资更有信心。

 

Q: 毕业之后有什么计划?

我将前往美国,就读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保罗·尼采高级国际学院。和传统商学院课程模式不同,这个项目的创新点与DKU通识博雅教育类似,即在上完一小部分必修的国际经济相关课程之后,可以自由选择金融、环境、法律等不同专业的选修课。同时,我们还会学习Python、SQL等编程语言,并在实践项目中进行量化技能的训练与实际应用。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这将能够更好地对接未来工作,并有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Q: 意义非凡的领导力实践?

我5岁开始学习乒乓球,16年来它似乎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所以一进入DKU,我便加入了乒乓球校队。四年的乒乓球生涯中,我有幸当了3年校队队长,并遇到了亦师亦友的李冰芳教练,还有一群互相鼓励、并肩作战的队员们。身为队长的我“肩负的既是荣耀”,也是责任,需要兼顾训练期间的各项事宜与队员的情绪,努力保障整个队伍的凝聚力。很感谢大家总是能在繁忙的学业之余顾及队伍的荣誉,积极参加训练和比赛。在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武汉大学以及昆山登云职业学院、周边职业俱乐部等多次切磋交流中,我们的球艺变得愈发精湛,与之相长的还有整个队伍的团魂。

 

Q: 大学四年期间的成长?

感谢DKU激励我变成了更加有目标感和自律的自己。这份自律体现在学业上的探奥索隐,也体现在生活上的井然有序,还体现在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大学四年,我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晚11点睡早7点起的大学生。除此之外,我也成为了学校体育馆的常客,坚持一周五练健身房。除了乒乓球和有氧无氧,我还爱上了游泳。每日定时定点1200米不但帮助我强健了体魄,锻炼出理想的身材,还成为了我繁忙日程中一段难得的、不受任何干扰的时光,让我有机会清空烦恼,理清思绪。

学习上,我还开启了第二门外语——德语的学习,并充分利用了学校的语言学习中心导师辅导、学校小组等资源。自律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从容、舒适且快乐,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大学生活状态。感谢DKU让我获得了不断提升自我的动力,兼顾学习和身心健康,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努力生活的人。

 

Q: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勇敢探索,将坚持和自律变成习惯。

最开始的迷茫与焦虑是很正常的,但这应当变成我们去缓解焦虑的动力,而非不敢触碰的伤疤。就如同健身一样,当日的努力并不会立刻见效,但是简单的动作一天天地重复,也许几个月,也许几年,我们终会由内到外蜕变成一个更健康、更自信的自己。所以,不要害怕,想学就去学,既然开始了就坚持住,你一定会成就不一样的你自己。

曹嘉迅

学生故事

曹嘉迅

她说以开放的态度,勇敢探寻热爱与天赋


 

毕业高中: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

本科专业:媒体与艺术-创意实践

斩获Offer

  • 杜克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 (全奖)
  •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计算机科学博士 (全奖)
  • 布朗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 (全奖)

Q: 为什么选择昆山杜克?

我在高三了解到昆山杜克大学 (DKU) ,当时最吸引我的是DKU的教授和学生。我刷遍了学校公众号的所有文章,其中包括很多在校师生的故事。虽然不太记得具体的内容了,但我还是很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感受——昆杜的每一个人都有很独特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活力和魅力。作为一个高三学生,当时的我不懂做什么样的选择才会拥有“光明的未来”,我只知道我想去一个每天都能开心度过的地方,而昆杜整体的环境以及在读学生的真实反馈让我相信我可以在这里度过幸福的四年,事实也确实如此。昆杜给了我足够的时间和试错成本去学会“做选择”,所以到了大二,我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判断力,能够为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

 

Q: 你和所选专业的故事?

我的本科专业是媒体与艺术,创意实践方向,做出这个选择首先是因为遇到了良师。大一的时候,我在媒体艺术教授Kaley Clements的课上,第一次通过电影这个媒介体会到制作一个完整项目的快乐。Kaley的课程特别有参与感,给足了学生指导和独立创作的机会,以至于我在一年内就上了三节他的课,甚至在他课上所制作的纪录片最终荣获了2022年全球大学电影奖 (Global University Film Awards)。从他的课上,我意识到媒体艺术可能是唯一一个可选专业中给我最多内驱动力的专业。我会因为一个媒体艺术课程项目而废寝忘食,但我很难在别的课上自发地这么做。

除了有趣的课程、教授和同学,媒体与艺术专业还有一个吸引我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在选课上的自由和灵活度。除了专业课,我还选修了很多信息科学 (Information Science) 课程,比如Vivian Xu教授的交互式物理计算 (Interaction and Physical Computing);以及一些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 课程,比如Fan Liang教授的计算社会科学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这些都和我本科及未来博士期间的学术研究领域密切相关——人机交互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Q: 受益匪浅的杜克记忆?

除了在昆杜获得了宝贵的经历,大三时去美国杜克大学交换学习对我来说也非常难忘和重要。一是在杜克的体验让我初步适应了在美国学习和生活,为我未来五年的读博生活打下了基础。二是我在杜克遇到了另一位在人机交互领域对我非常重要的学术导师——Pardis Emami-Naeini。很巧的是,正如当我刚开始对人机交互产生兴趣时,Xin Tong教授就加入了昆杜一样,在我去杜克交换的那个学期,Pardis也刚好加入了杜克。我激动地联系了Pardis后,也成功加入了她的实验室,并开始在可用安全与隐私 (Usable Privacy and Security) 领域做研究。在 Pardis实验室的一年多以来,我分别在人机交互顶会ACM CHI和安全隐私顶会 IEEE S&P都发表了一作论文。

 

Q: 成果突出的科研经历?

我的本科学术研究经历主要集中在Xin Tong教授的人机交互实验室和杜克教授Pardis Emami-Naeini的可用安全与隐私实验室。两年半期间,我尝试了不同的人机交互子方向,如可用安全与隐私、社会计算,以及无障碍设计。

以最近发表的工作举例,在Xin Tong教授和Fan Liang教授的共同指导下,我和昆杜23届毕业生彭雪宁一起合作,研究了听障人群创作者在TikTok上所创作的内容、方法,以及他们常常遇到的困难,如音频剪辑、音画不同步等。我们通过定量回归分析研究听障人群的创作内容、方法和观众的参与度 (点赞、观看数等) 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也通过定性内容分析研究他们具体创作内容、方法,以及创作困难的种类和特征等。我们发现TikTok等大众化的视频分享平台及它们配套的剪辑软件有很大可能忽略了听障人群在音频剪辑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设计建议,例如自动检测音画不同步、响度不统一等问题,这些建议也适用于非听障人群的音视频创作。这个工作被人机交互顶会ACM CHI2024接收,我也会在今年五月前往夏威夷发表论文演讲。

在杜克教授Pardis Emami-Naeini的指导下,我和昆杜24届学生Hiba Laabadli以及两位杜克学生一起合作,研究了在“罗诉韦德案“被推翻后,女性对月经记录软件的隐私态度。我们通过收集大量的问卷调查,并使用定性定量的混合方法分析数据。我们发现,虽然女性对于月经记录软件有一定程度上在隐私方面的担忧,却很少将这些隐私隐患和“罗诉韦德案“的推翻联系起来——这个事实非常令人担忧,尤其是考虑到大部分女性可能没有想到,现在使用月经记录软件意味着软件公司所收集的数据可能会被执法部门作为犯罪证据使用。我们在查看了部分现有的女性健康数据保护法案后,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如何更好地保护女性月经数据、提高女性对月经等生殖健康数据的隐私保护意识。这个工作同样也被人机交互顶会ACM CHI 2024接收。

无论是和Xin Tong教授在无障碍领域的工作,还是和杜克教授Pardis Emami-Naeini在可用安全与隐私领域的工作,都让我对研究如何让边缘群体 (Marginalized Populations) 在使用不同的科技 (社交媒体、虚拟现实、健康软件等) 时拥有更好的体验,并让科技更好地服务这些群体产生了兴趣。

除了导师的指导和支持,昆杜的本科生办公室 (UG Studies) 也给了我很多资金上的支持。在2022年和2023年,我收到了自主体验式学习资金 (Self-Experiential Learning Fellowship) 来支持我做暑假研究。同时,本科生办公室也部分资助了我前往德国汉堡在ACM CHI会议上发表工作。

做研究期间也遇到过很多挑战,比如收集不到足够的数据、招不到足够多符合条件的被试者、用某种方法研究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行不通要换方法重新分析等等。其中最大的挑战还是任务多、时间紧张。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一共发表了五篇顶会,其中四篇作为一作发表。 面临众多细碎的任务和会议截止时间带来的压力,我也时常有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不好等问题。

对于我而言,排解压力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解决问题、一个是多与人沟通和交流。在解决问题方面,我的导师、合作者都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支持,以保证在截止日期前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在沟通方面,我保持和导师、合作者、父母及朋友的高频度聊天,在不同方面疏解了压力。因此,本科阶段的研究经历不仅让我在学术上有所收获,同时也让我在时间、压力,和工作生活的平衡管理方面有所锻炼,以更好地为博士阶段的工作做准备。

 

Q: 毕业之后有什么计划?

本科毕业后,我计划前往杜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作为博士学生继续在人机交互、可用安全与隐私领域开展学术研究。

 

Q: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在选择专业及未来职业道路时,除了考虑工作机会等社会需求,不妨在最开始时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尽量寻找自己的热爱和天赋所在。无论选择什么方向,相信持之以恒和脚踏实地的努力终会带来属于自己的幸运和机遇。

蔡听雨

学生故事

蔡听雨

他说纳百川而成海,铸高峰于每步


 

毕业高中:广州市执信中学

本科专业:国际政治经济学-经济学

斩获Offer

  • 杜克大学商业分析硕士
  • 康奈尔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硕士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商业分析硕士

Q: 为什么选择昆山杜克?

昆山杜克大学 (DKU) 给了我探索未知的时间和空间。高三的我对校园以外的世界所知甚少,许多专业在我脑袋里仅仅是一个没有多少实际含义的名字。这时让我回答“未来想学什么专业”这个问题极其困难,而昆山杜克大一、大二不分专业的通识博雅教育能够给我充分的机会探索不同的领域,找到想要继续学习的方向,因此自然成了首选。

 

Q: 毕业之后有什么计划?

毕业之后,我会前往康奈尔大学商学院攻读应用经济与管理硕士,主修的方向是行为营销学。一位在该领域富有成就的杜克MBA校友曾跟我说,营销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精准的数据分析来洞察消费者,还需要创意和想象力来创造出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内容。未来,我期望进入一个我感兴趣的行业,从事像消费者行为分析、品牌营销或相关的咨询工作,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感性的创意为消费者带来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和提高利润。

 

Q: 丰富多彩的实习经历?

本科期间,我在券商、咨询、保险和快消领域都有实习经历,而DKU对我的影响贯穿始终。

我的第一段实习是在国内头部券商做宏观研究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除了顺利交付了研究成果之外,实习结束前我还在近20个资深投资顾问面前分享了我的行研成果。得益于DKU充满互动性的课堂以及高度应用性的作业,我的演讲能力、心理素质、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在大一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因此,即便面对众多业内的精英,我在汇报时也能清晰地阐述我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研究成果,并圆满回答了投顾们深刻且多方位的提问,赢得了大家的高度肯定和赞赏。这段实习让我第一次切实感受到了通识博雅和小班教育所带来的巨大优势,这个优势也同样帮助我高质量地完成了后续在四大的一段咨询实习。

我的职业发展兴趣在去杜克学习期间发生了转变。当时,我选修了一节营销管理课程,在学习各种营销理论和研究知名品牌市场策略的过程中,我逐渐对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随后的暑假成功进入到了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担任中国总部的市场营销实习生,第一次从企业的视角和真实的商业实践中认识了这个领域。我不仅深度参与了营销活动的策划落地、社媒内容产出等工作,还独立与隶属亚太总部的某业务团队负责人成功敲定了未来半年官号内容合作的纲要。实习的每一天,我都在迎接各种挑战和学习新的知识的过程中享受着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感受到了一个优秀的公司团队成员间家人般的温暖,使我甘之如饴。

众所周知,消费品行业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营销玩法,因此进入消费品公司实习成了我的下一个目标,而DKU的职业发展办公室给了我许多有意义的帮助。我在担任全球职场社交平台领英的校园大使时,在一次与职业发展办公室合作的项目中结识了办公室的导师Rex。Rex曾就职于知名的快消公司宝洁,在端到端营销方面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我时常会预约Rex的一对一辅导,向他请教行业知识,请他帮忙修改简历以及模拟面试。在Rex悉心的指点下,我逐渐对消费品行业和相关营销链路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在求职技巧上得到了提升。最终,我拿到了知名快消公司和4A广告公司的实习offer,以及某营销策划公司的全职offer。

由于我的兴趣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我的实习经历并不垂直,每一次方向的变换都会给我带来很大的挑战。正因为这样,DKU的通识博雅教育和在职业发展方面提供给学生的资源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希望有同样需求的学弟学妹们也能重视学校的相关资源,好好利用学校提供的帮助,在实习和求职的道路上收获更多的成功!

 

Q: 意义非凡的科研经历?

我曾在在张露瑶教授的指导下进行区块链的应用研究。由于当时目睹了许多企业在疫情期间因为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而濒临破产,因此我选择了区块链在供应链管理上的应用前景作为研究课题。在张教授的指导下,我详细剖析了企业供应链在效率和合规方面的核心问题,并探索了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时间戳、哈希算法等技术所带来的去中心化、可审核性等特点如何服务于供应链,例如射频识别 (RFID) 与物联网 (IoT) 结合以高效透明地创建、记录、核验及跟踪订单数据,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和减少风险。同时,我也探究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难点,包括系统兼容、上下游技术互通性壁垒、企业组织管理方面的挑战等等。

这段研究帮助我对这项在当时非常热门的技术有了系统性的了解。同时,我还认识到了热情和执着对于做好一件事情的重要性。疫情让该项目的挑战性大增,大部分小伙伴中途便因各种原因退出了项目组。但带着对这个领域的好奇以及不愿放弃的执着,我成为了项目组少数几个成功完成研讨会展示和文章发布的组员之一。我还因此和几名小伙伴一同被教授推荐到了另一个实践项目中,在某区块链咨询公司的领导下为一个去中心化应用 (dApp) 供应商提供战略咨询服务,从企业视角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热情和坚持换来的机遇、成果和体验使我受益匪浅。

除此之外,我还加入了David Landry教授的项目组,参与搭建了中国矿企数据库。从分析需求、搭建框架、到确定方法论、收集数据,我们在每个环节都投入极大的精力,最终完成了6000多个矿企30多个变量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工作。这段经历极大地锻炼了我的领导力和项目管理能力。作为教授和组员间沟通的桥梁,我需要时常与教授讨论研究方案,反馈团队遇到的问题,然后根据教授的需求进一步安排和管理团队的工作,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按时按质完成。这需要我对每一个变量背后的逻辑和数据提取方法了如指掌,并且要熟悉每一个成员的优势以及日程安排以便更好地分工。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高效沟通、激发团队热情,从而让项目高效运转。我在大四时还作为教授的助理和翻译参加了位于成都的可持续矿产供应链国际论坛,有机会与许多商界和学术界顶尖人物沟通交流,收获很大。在这段项目中,我和教授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Q: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刚上大一,我就被昆杜琳琅满目的社团和学生工作震撼和吸引。我加入了合唱团、羽毛球社、DKU可持续发展社等社团,并在国际学生事务处、蓝色绿洲学生中心和招办学生大使委员会等学校组织及部门工作过。我也曾在各种学校活动中担任志愿者,并作为2021年迎新周的小组组长之一,带领一批学弟学妹们快速适应学校的生活。我还组队参与了腾讯和欧莱雅组织的商赛,以及大学生创业等各种项目。

这些课余活动有的帮助我在日常紧张的学习中调整状态,锻炼了我的领导力和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我结交了很多极为优秀的伙伴和前辈。例如,我在合唱团结识了一批多年来的吃饭搭子、音乐搭子和旅游搭子,包括我大四的室友和研究生的校友。我还认识了毕业后直接前往知名咨询公司就业和在世界顶尖名校读博的学长学姐,尽管他们离开昆杜一两年了,但我们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与这些优秀伙伴之间的友谊是我在昆杜获得的宝贵财富,我倍感珍惜。

 

Q: 爱上昆山杜克的理由?

昆杜有太多我爱的东西,而校友之间强大的凝聚力和互帮互助的氛围是我最近这一年感触最深的。从大三暑假备考GRE和托福开始,到找实习、申研和找工作,每一个重要的环节都离不开昆杜和杜克校友无私的帮助。

例如在申研选校的过程中,就读于杜克、耶鲁、哥大、宾大、康奈尔等大学的众多DKU优秀的师兄师姐们毫无保留地与我分享了许多宝贵的一手信息和经验。在文书的撰写阶段,两位杜克校友给了我巨大的支持。我申请的是商学院,而商学院的文书题目千奇百怪且数量繁多。尽管我申的项目很少,但每写一篇都让我焦头烂额。为此,我曾多次请教杜克富卡商学院MBA校友、DKU中国招生录取院的李含果院长。作为资深的招生官,他往往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发现我文书的逻辑问题和内容漏洞,并为我指明方向。我还向另一位曾在相关领域担任高管的MBA校友孙剑平师兄多次请教过,孙师兄从行业的视角帮助我优化了文书的内容。作为杜克MBA项目的面试官之一,他还帮助我提高了面试的技巧。光在申研上,我就得到了许多校友的支持和鼓励。希望他们看到这篇文章时,能感受到我最诚挚的谢意。

我还在各种校友活动中感受到了校友的凝聚力。我和孙师兄就是在大四上学期的一次校友活动上认识的。往后每一次交流和请教时,师兄都会耐心地解答我的问题,并热情地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使我受益匪浅。我还加入了杜克的Blue Devil’s Bridge一对一校友导师计划,与杜克大学校友会副会长,90届校友Nyssa建立了师徒关系。Nyssa拥有自己的咨询公司,也曾在全球知名的公关公司FGS Global担任高级总监。她非常平易近人,第一次视频交流时便热心地向我介绍了自己当年的求职经历,还与我分享了许多行业的资讯和职场社交的技巧。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与优秀校友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让我以一个全新的视角认识到了昆杜和杜克校友资源的价值,并深深地感受到作为这个大家庭一份子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些人生阶段,昆杜和杜克强大而紧密的校友圈会再次给我强大的支持,助力我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希望到那个时候,我也能成为优秀校友的一份子,将这份凝聚力和团结互助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学弟学妹们。

 

Q: 大学四年期间的成长?

我这四年最大的成长就是学会了规划自己的未来,而不是随波逐流、懵懵懂懂地过日子。进入DKU的第一个星期,我就已经被复杂的选课逼着学习怎么做规划了。四年里,我目睹了无数优秀前辈和同学靠清晰的规划一步一步获得了许多不可思议的成就,自己也在充满挑战性的学习生涯中逐渐锻炼出了这种能力和自信。现在,不论是应试、参会、写文章、作报告,还是差旅、求学、实习和求职,大大小小的事情我都会制定周密的计划并有条不紊地执行。更重要的是,我也学会了取舍和平衡,懂得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对实现我的规划最有帮助的事项中。最终,我不仅以最高荣誉 (Summa Cum Laude) 毕业,还收获了相当的求职经验和满意的研究生Offer,结识了一群受益终身的师友,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也更加有信心。

 

Q: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DKU是一个能帮你打开眼界和脱胎换骨的地方,但四年时间太宝贵,我们往往要等到穿上学士服的那天才会猛然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希望大家在DKU的每一天都能过得充实和有意义。做任何决定前最好都有清晰的规划,知道自己要付出的机会成本是什么,能从这些经历中得到什么,以及是否有价值。当然,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之前,根据自己的兴趣先大胆尝试、再及时调整也是非常必要的。总之不要患得患失,更不要让自己闲下来无所事事。

还有,每一个寒暑假的时间都值得好好利用。我鼓励有志于在商业领域发展学弟学妹们尽早确定目标方向,并在相关的岗位上实践和锻炼。现在各个行业的竞争都异常激烈,要多留意学校职业发展办公室的邮件和有关企业的官媒,尽可能把握每一个机会。当然,假期适当的放松也是必要的,游历或把一部分时间留给家人来调整状态永远是有价值的。

另外,在申研阶段,我的观点是,项目不是申得越多越好,认清自己的能力和需求,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要投入到最有价值的项目上;标化考试也不是考得越多越好、分数越高越好,刷分无止境,够用即可。尽管大四生活很紧张,但仍然有许多美好而有意义的事情等着大家去探索,例如多修几门有意思的课、多参加几次校友活动、多和一些认识但不太熟的老师同学走动走动、多结交一些国际生朋友等等。很多人和事一旦过了某个时间节点就会永远错过,成为遗憾。因此,抓住在DKU的最后一年,将她能带给你的价值最大化地利用起来。

面对未知我们都有过迷惘,将来也一定会有。多向前辈请教,多跟同学探讨,多和家长沟通,不要封闭自己。我相信一届届的DKU学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发挥潜能,最大限度成就自己,“以知识服务社会”。

我们一起加油!

李蔚然

学生故事

李蔚然

她说要学会“扬长”,找到产生心灵共鸣的方向


 

毕业高中: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本科专业:全球文化研究(世界文学)

斩获Offer

  • 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管理学硕士
  • 哈佛大学教育创新与科技硕士
  • 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硕士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亚洲研究硕士
  •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媒体与科技硕士

 

Q: 为什么选择昆山杜克?

昆山杜克最初吸引我的地方有很多:自由且安静的城市和学术环境、设施舒适的校园、以及“家门口拿到世界名校学位”的便捷。但是第一次萌生“我一定要来昆山杜克大学完成本科学习”的念头是在2019年3月来昆杜参加校园日面试后。

那天,我和Don Snow教授一起探讨了有关文学翻译的话题,期间提到《傲慢与偏见》的上海译文出版社中译版和原著的区别。在“翻译永远不是原著,读者进入的是全新的世界”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后,我们还你一句我一句地把《傲慢与偏见》原文前两段背诵了出来。这算是我和昆山杜克的第一次心灵共鸣。自那以后,每天早上醒来,我都只有一个念头:想回昆山杜克大学,做Snow教授的学生。神奇的是,我真的在入校第一天就遇到了他,他也成为了我本科四年生涯的重要引航灯塔。

 

Q: 你和所选专业的故事?

我的专业是全球文化研究,世界文学方向。驱使我选择这个专业的动机很简单:我对自己的定位一直是“一半浪漫,一半烟火”,而全球文化研究恰巧融合了这两种特质。它具备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优势,并借鉴了文学研究、文化人类学、历史、社会学、媒体研究、电影研究、传播学、经济学等领域的方法和理论,探讨“文化”如何创造和改变个人经验、日常生活、社会关系和权力。

现在仍旧让我记忆清晰的是大一在Yitzhak Lewis教授的文化研究方法课上的“芭比辩论”。同学们被分成几个小组来讨论芭比娃娃是女权主义的衍生物还是男权视角下的消费品。这个课堂活动让我第一次意识到身边的一切其实都是权力关系和多样性的产物,而文化研究则可以在建设更美好的世界方面发挥有效的作用。在那一刻,“全球文化研究”对我来说从一个抽象的学术领域转化为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知识-生产转化工具。在我最终选择了这个专业后,它也给予了我全新的观察世界的视角。

 

Q: 毕业之后有什么计划?

我计划前往哈佛大学攻读教育创新与科技硕士研究生学位,与此同时继续在比较文学与数字人文教育领域开展我的研究和实践。如果一切顺利,我希望可以继续在美攻读博士学位,并在未来投入到对公共文学教育事业的建设中去。

 

Q: 饱含奇思的科研经历?

过去四年间让我最受益的科研经历有两段:一段是与季雯婷教授一起做的15世纪到17世纪的文人嗅觉文化研究,另一段是与李聪博士一起完成的张爱玲上海文学散步地图。这两段经历分别从文学科研能力和应用文学科研能力的方向上为我带来了巨大的启发与帮助。

和季教授的暑期科研项目主要是调查和重建前现代时期中国文人的嗅觉体验。在季教授的带领下,我和艺术史专业的刘笑一起研究了有关香和香炉的课题。在为期四个月左右的科研过程中,我们主要完成了三项工作:一是进行撰写文献综述和注释,二是在数据库中搜索、核实、阅读和抄录一手资料,最后明确自己的具体研究课题,探索更多相关资源。

我最终提出的课题是蒲松龄的小说《司文郎》中视觉中心主义向嗅觉中心主义的转变。在《司文郎》这个故事中,盲僧用嗅觉构建了一种不同于视觉的辨别文章优劣的方法。为探究这种非可视化的评价系统是如何被想象和建立起来的,我引入了传统中医中的五脏、五行、五味、五官、五色的相互对应以及他们之间的阴阳关系。这个课题对中医中的身体现象学认知方法进行了阐释,强调了在认识世界方面,非概念或非表征的知觉与抽象思维同样重要。 

和李聪博士的独立课题研究开始于我们对“如何让文学背后的文化显化,让文学教育更有趣”的讨论。早在大一暑假的一次实习采访中,我遇到了一个“痛恨”文学,甚至因为语文成绩影响高中入学的学生。他口中的文学课无聊且无意义,与我对于初中文学课的印象大相径庭。与他深入交谈后,我意识到问题的根本其实来源于他所在的学校没有充足的教育资源,因此文学课老师基本上是让他做阅读理解练习题。那么如何能帮助那些缺乏资源的学习者在个人层面享受有意义的文学教育呢?我带着这个问题找到了李聪博士。

李聪博士是语言学习与游戏化设计领域的专家,同时也是我的日语老师。在他的课上,我从来不会感觉无聊,甚至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番讨论后,我们决定一起设计一份张爱玲上海文学数字散步地图。这张地图包括张爱玲在上海居住过的建筑和街道,并使用AR技术帮助用户识别这些建筑,将它们与张爱玲的作品联系起来。在AR技术的帮助下,文学学习超越了课堂:无论是通过正式课程进行实地考察,还是在大街上随意闲逛,学习者都有机会接触文学,用文学作品中的诗意与灼见审视自己的生活。

 

Q: 首创先河的领导力实践?

2020年夏天,我有幸参与创建了一个由学生领导的媒体中心,目的是希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传播工作中的创造力,同时为有抱负的媒体专业学生提供职业课堂。在与学校传播部共同的努力下,学生媒体中心于2020年秋天正式成立。这不仅是昆山杜克大学历史上第一个由学生主导的媒体中心,也是第一个能够直接参与学校官方传播的学生组织。

媒体中心一共设立了四个部门:特写、视觉设计、影视制作和协调工作。在招募新成员时,我特地把不同学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因为多元化的知识可以为学生媒体中心创造更多的灵感。同时,在传播部老师的帮助下,我找到了16位来自新闻、公关、品牌、营销等领域的知名导师,为中心成员带来个性化的长期指导。

对我这样一个文学学生而言,领导力就是写故事的能力。我需要多样化的角色 (即团队) 来写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也需要像创作小说中的杰出人物一样帮助我的组员实现他们自己的目标,让他们脱颖而出。作家每次创作前,总会先问问自己为什么?怎么做?然后呢?这三个作家会思考的问题塑造了我作为一名领导者的思维和视野,始终推动我带着激情和目标去激发他人的潜质,实现合作和共赢。这也是我热爱团队合作的原因。

 

Q: 你在昆杜得到的最大帮助是?

非常感谢昆杜的语言文化中心和学生事务处!这两个部门让大一刚刚入学还较为怯懦的我迅速地找到了自己在学校里的位置。无论是在学生事务处做学生助理和宿舍助理,还是在语言与文化中心学习语言和写作,以及到后来学习如何设计语言与写作学习,这些经历都帮助我成为了最好的自己、最好的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个年轻的领导者。

我的标志性成果项目 (毕业设计) 导师季雯婷教授和语言文化中心的张欣教授是我最崇拜、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两位教授。如果我是一棵树苗,季雯婷教授就像是每天照常升起的太阳:她是我在前现代中国文学研究路上前行的领路人,用永远的温柔和亲切支持着我掌握前现代文学研究和感官经验中的各种技能、学习各种语言、消化各种生活中的焦虑。张欣教授则像是我近旁的一棵榜样树:她是一个很有规划,并且有极高生活品味的女学者。她教给我如何平衡学术与生活、如何打破人生看似不可打破的界限、如何带着热爱世界的心去走一条独属于自己的路。

 

Q: 大学四年期间的成长?

  • 大一 | 探索者:观察和探究了多样的学科和职业路径,最终确定了专业方向和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
  • 大二 | 挑战者:挑战高效处理多项任务,和教授深入学术研究,在学校创新创业中心的帮助下开启自己的创业项目。
  • 大三 | 耕作者:潜心专注在前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学教育领域,进行科研与实践。
  • 大四 | 接纳者:做好准备拥抱人生中更多的可能性,接纳世界上更多样的人与文化,真正将科研与书本上的知识纳入实践。

过去四年间,最大的成长是面对自己的心态。我在入学前的思维模式一直是“补短”,即努力寻找自己与优异同龄人之间的差距,通过补足这些差距来让自己变得具有竞争力。但是昆杜将我的思维转变为了“扬长”,即认识自己,找到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然后努力成为可以推动这个领域向前行进的专家和领袖。

 

Q: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接纳自己,相信相信的力量,永远不被已有认知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