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珊如

她说勇于打破信息差,按自己的标准过想过的人生

学生故事

林珊如

她说勇于打破信息差,按自己的标准过想过的人生


 

毕业高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本科专业:应用数学与计算科学-数学

斩获Offer

  • 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
  • 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数据科学硕士
  • 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视觉硕士

Q: 为什么选择昆山杜克?

最大的理由是通识博雅的学制和理念。我一直对报志愿时就定专业这件事感到恐慌,感觉有点类似“包办婚姻”——在短短几周内、素未谋面的情况下,选择一个领域并大概率和它共度余生。当我了解到昆山杜克大学 (DKU) 可以探索一年多再选专业,甚至可以无限制转专业之后,我如获至宝。进入DKU之后我发现,通识博雅不只是一个学制和机会,更是一种氛围和理念。从个人发展层面来讲,在被世界改变或者改变世界之前,要先了解这个世界,但也不必样样精通,很多种东西都会一点,其中一种东西会很多。从社会层面上来讲,一招鲜吃遍天的理念在技术快速迭代的时代很难维持,通识博雅和跨学科学习培养出复合型人才的模式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转变。

 

Q: 你和所选专业的故事?

我一直挺喜欢数学,觉得它是一个具有经世致用和智识美感双重价值的学科。它象征着各种可能性,是科技和金融等领域算法背后的底层逻辑。数学之所以方便转行是因为它属于形而上的“道”,虽然没有学具像化的技能和知识,也就是形而下的“器”,但一直在悄悄帮助大家酝酿这些逻辑思维和能力。后来我选择往人工智能道路转型,在我第一次跟我的毕业设计导师黄开竹教授联系的时候,我提出了关于数学和人工智能两个领域差别的疑虑,黄教授笑笑说,这个领域做得最好的人很大一部分都是数学统计背景出身,这让我更加确定当初选择数学专业是一个挺好的事儿。

 

Q: 毕业之后有什么计划?

毕业之后我计划前往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攻读计算数据科学硕士学位。作为计算机四大神校之一,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拥有领域最尖端前沿的研究项目,也有模拟真实工业环境的课程体验和亮眼的就业数据。我很期待能通过这个机会对人工智能有更多的探究和贡献。

 

Q: 受益匪浅的科研经历?

我的科研经历集中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领域。大三暑假,我和来自哈萨克斯坦的Temirlan Sabyrbayev 同学在邹东勉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通过有效的拓扑正则化增强细胞语义分割”的课题研究。细胞语义分割是一种图像处理技术,通常利用机器学习模型从生物组织图像中区分单个细胞的边界,是病理学、临床诊断和药物发现等下游应用的基础步骤。为解决细胞形态多样性带来的挑战,我们提出了一个模型 (TopoUT),将拓扑数据分析方法结合到深度神经网络中,为模型注入了几何感知,提高了的分割精度和可解释性。我和Temirlan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论文最终发表于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medical Imaging (ISBI) 2024 会议。

这是一项非常典型的跨学科研究,集数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于一身。邹教授是数据科学专业的教授,却有数学博士学位,精通数学理论在机器学习模型中的应用,而我的数学背景和Temirlan的计算机背景也在这项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互补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我的拓扑知识并非上课习得,而是大三下学期通过邹教授组织的拓扑数据分析研讨会和几位同学每周一起读书学习的。这算是数学专业比较特别的学习模式,很好地补充了现有课程的空白。邹教授也会经常组织沙龙,由同学赏析一些前沿的论文,这是另一种教学相长的学习方式。我很感谢邹教授的组织和指导。

我的标志性成果项目,在黄开竹教授的指导下,延续了我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语义分割方向的研究。半监督学习中伪标签的质量对模型性能至关重要,为了提升这一质量,我们的研究引入了一种新的网络:不确定性感知无偏子类正则化 (UA-USRN)。通过量化认知不确定性,我们的模型提高了未标记输入图像的伪标签质量,并增强了预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与之前教授给定题目的研究经历不同,标志性成果给学生自己选择题目的机会,我也因此体验到了阅读各大顶会文章、自己寻找研究课题的过程。黄教授会一针见血地指出我找到的文章有哪些地方可以着手提升。在我做出初步结果后,黄教授也非常清晰地提出了潜在的问题和接下来可以精进的方向。具体的技术和模型不理解可以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想明白,但研究问题的好坏和走向往往是令刚起步的研究者一头雾水的,我非常感谢黄教授在这些方面的指导。

 

Q: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我从大一就加入了合唱团,见证了一个自发围在台球桌旁唱歌的小组织,逐步发展成为有正规学分和指导老师 (Mickey Zhang) 的团体。

在我大二那一年,我有幸担任了合唱团团长,组织了各种音乐会、家校日、快闪等活动,也助力了DKU校歌的诞生:当时正值学校封校期间,我组织另外五位同学就地取材,进行了首个版本的DKU校歌录制,并在第一届毕业典礼上播放;心情和节奏还是很紧张的,不过好在顺利完成了任务。

DKU合唱团是一个氛围特别轻松活泼的双语合唱团,曲目涉猎范围从颂歌,到诗词,再到俏皮的现代歌曲,也是多元化的体现,欢迎更多学弟学妹们的加入。和高中的集体生活也和传统大学架构不同,DKU的学生群体还是非常“去中心化”的,没有院系、学生会之说。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的归属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社团。

除了社团活动之外,学校也有音乐节、艺术节、体育节等等各种场合供大家展示和交流。我曾参加过歌手大赛并获得冠军,也因此结识了许多位热爱音乐的朋友。后来我惊讶地发现这个比赛完全是一些同学纯粹出于对音乐和办活动的热爱自发组织的,当时的规模和氛围还是很可观的,这也是我认为DKU非常有魅力的地方之一。

 

Q: 爱上昆山杜克的理由?

教授和学生之间的紧密互动联系是DKU的特点之一。虽然一个班到底多“小”才算“小班教学”一直是个没有定论的问题,但我觉得只要上课发言大家都能轻松听到就算小班了。在DKU,绝大部分课都是几人或十几人,大家都可以自如地和教授同学互动,不会出现在阶梯教室山顶大喊而无人问津的情况。

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家都知道一个典型的好学生模版是什么样的,学生们也会被鼓励把自己的行为往这个方向上靠拢。但在DKU,最好的学生画像很难用单一的标准来概括,周围的声音并不会鼓励我们活在别人树立的标杆下,做一个“checklist student”,而是去思考自己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Q: 大学四年期间的成长?

最好的人生不必被定义。我觉得最大的转变是增加了松弛感和自我意识,心态上不仅轻松了,也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小而言之,我不会再用“想要学习好,笔记一定要工整精美”、“不早起的人是不是就是不自律的人”这些刻板印象来要求自己,而是把我思维体系里的评价标准调整得更加本质化,从“知识是否融会贯通”、“是否有充足睡眠保证思考数学题的时候脑子转得动”来衡量我的行为。大而言之,我不会再当一个别人干什么都要凑热闹试一试、GPA科研实习创业几手抓的卷王,而是选择我认为最有价值的、最热爱的事全力以赴。

 

Q: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除了天赋和努力,选择也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且常常被大家忽略。大到选学校、选项目,小到选课,我都是重度选择困难症患者。我还是比较建议大家有意识地搜集信息打破信息差,很多人觉得看这些东西很焦虑,但其实恰恰整个事情轮廓逐渐清晰之后就不会那么焦虑了。另外,已经做了的选择就不要后悔了,以上帝视角去批判自己之前的决定没有意义,只能在有限条件下梯度优化,正如一位学姐之前跟我说的那样,别纠结是否made the right decision (做了正确的决定) 而是要make the decision right (把决定做得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