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故事
-
Alberto Najarro
那个放弃哈佛的海岛男孩
上午的 CHINESE 101 基础课刚刚结束,Alberto Najarro 捧着自己的堂测卷子发呆,他又一次搞混了“黄”和“棠”的上半部分。今年是他学中文的第三年,可写起汉字还是惯常的“意识流”,上下左右仰仗灵感,哪里不稳就补上“丿”或“丶”。阅读全文 -
王诗婷
昆杜在我眼中的浪漫与高远
当在昆山杜克的脸书主页上看到“Welcome, Class of 2024!”的贴图时,我才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在这所大学里度过了整整一年的时光了。这一年里,我上了十多门课,探索了六七个专业方向,也做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情。阅读全文 -
潘时禾
“通识博雅”教育,让我
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高三承受巨大择校压力的时候,我第一次听说了昆山杜克大学“通识博雅”的教育理念。一年之后的秋天,我有幸能够踏入这所年轻的大学,亲身体验这里独特的教学模式。如今,精彩纷呈的大一生活已然过去。在此,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分享一些我的亲身体验和对“通识博雅”更深入的理解。阅读全文 -
吴天语
努力成为一名
“有根的世界公民”第一次接触到“世界公民”一词是在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的一次演讲之中,他谈到,“作为千禧一代的我们,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应对这些挑战不仅仅需要依靠单个人的目标和使命感,更需要创造一个每个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从本土的社群做起,建立起一个连接的世界。”阅读全文 -
李亭仪
无意撞开昆杜的大门
我进入昆杜经历像是在无意中收到的礼物,在一次又一次在道路岔口的选择,巧妙地让我迈向了这所学校。得知昆杜招生的消息是偶然划过学姐转发的一篇推送。昆山杜克大学招本科生了?我还有个学姐在?几年前便听说过美国顶尖名校杜克大学来中国办学了,这么好的机会可惜只给了研究生,模糊的记忆里这事儿也就翻篇了。阅读全文 -
黄加云
在昆山杜克,
感受多元与包容在高中时代,我是一个非典型理科生。物理化学学得尚可,对数学却一直找不到门路;语文英语的成绩更稳定,高一高二选修西班牙语时也展现出了语言天赋。硬要说起来,我对文科理科的兴趣其实不相上下。这让我一度非常迷茫:未来究竟能在哪一行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我会不会因为专业的问题去从事一个我没有热情的职业?阅读全文 -
何仔仪
追着时间过日子
去年7月11日,当我一查到昆杜的录取信息,除了给我的亲人、好友分享喜讯,我还将这一消息分享给了David Huang(黄英强博士),一位我去年三月份参加校园日认识的医学物理教授。校园日当天,一位重庆的学姐说要带我们去见一个教授,而这位教授就是David。阅读全文 -
邬景诚
DKU,梦与现实交织的地方
在高中的时候,我就是一个很不“典型”的理科生。我的老师曾经评价说我是“理科生中的文科生”。因为我对文科抱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我最喜爱和擅长的科目是英语,也特别喜欢学习外语。高中时期我,还参加过一些社团与校队活动;虽然在语文、英语类的竞赛中有所收获,但都不是像五大学科竞赛那样的“升学硬通货”。阅读全文 -
陈孛
理科学霸为何投身艺术?
在高中的时候,我就是一个很不“典型”的理科生。我的老师曾经评价说我是“理科生中的文科生”。因为我对文科抱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我最喜爱和擅长的科目是英语,也特别喜欢学习外语。高中时期我,还参加过一些社团与校队活动;虽然在语文、英语类的竞赛中有所收获,但都不是像五大学科竞赛那样的“升学硬通货”。阅读全文 -
程欣雨
漂浮岛的希冀
2018年3月24日下午,当我结束了校园日的最后面试环节,走出会议中心大楼的时候,我看着门口树上的百合花,心里紧绷了几个月的弦终于放松了下来。经过几个月的通过网络对DKU进行的初步了解,再到真正来到这里进行一天半全方位沉浸的体验之后,我突然觉得,自己的未来就是属于这里的。阅读全文 -
黄希维
无悔之约 · 另一种可能
她从没想好过一定要上哪所大学,她只知道分更高,选择才更多。所以对于妈妈突然提出报考DKU,她只是浅淡地说“知道了,试试吧。”于是迅速开始了申请,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用全英文完成大量的文书和CA,这对于尚在高三的她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可以轻松完成的事。阅读全文 -
林海彤
进入大学前,
我从没写过一行代码她从没想好过一定要上哪所大学,她只知道分更高,选择才更多。所以对于妈妈突然提出报考DKU,她只是浅淡地说“知道了,试试吧。”于是迅速开始了申请,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用全英文完成大量的文书和CA,这对于尚在高三的她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可以轻松完成的事。阅读全文 -
Alberto Najarro
每门课都对我影响深远
我原本计划主修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 - 经济学方向)。我在高中时学过经济学,很喜欢。此外,我对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交叉领域非常感兴趣——现在仍然如此,尤其是在国际层面。因而我先前一直都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是最适合我的专业。我知道这么说有些老套,但我确实觉得昆山杜克大学的每一门课程都对我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全文 -
Remington Gillis
以热爱为圆心,兴趣为半径
由于高中时的经历,我本来想选的专业是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公共政策方向)。我在高中时选修了经济学大学先修课,成绩很好,当时我还参加了“美国国会-德国联邦议院青年交流活动”,参与的学生被看作青年大使,负责阅读各种政策,并参与当地的社区项目。阅读全文 -
钱扬
遇见“你”,竟发现了“我”
我在DKU的第一节课是媒体艺术212,电影视频剪辑(MEDIART 212, editing for film and video)。那是我第一次上Kaley的课,但已经是第二次见到他。在迎新周的一次纪录片放映与Q&A活动中,Kaley带着他的作品Low Hanging Fruits与我们第一次见面。阅读全文 -
Charlie Colasurdo
我在昆杜的非学术生活体验
申请大学时,我下定决心要过一种截然不同的本科生活。我申请了大约12所美国大学(康奈尔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克莱蒙·麦肯纳大学等),还申请了多所美国大学在海外的合作办学高校,例如位于新加坡的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以及位于中国的上海纽约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阅读全文 -
祁蕾
加速人生
这是三个关于加速人生的故事。三位昔时或今日的少年大学生,将大学前的学业缩短了三至五年,在同龄人仍胶着于中学课本与刚刚萌芽的青春期时,跃入大学。那端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他在昆山杜克的生活,也是相似的开场。阅读全文 -
顾磊
在大学,成为学者
一年前,当还是昆山杜克大学大一学生的徐显耀开始自己的研究项目、着手分析海量健康数据时,从没想到他的研究发现能够为资深学者或公众带来一些启发。通过研究《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研究发现4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如果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或多于8小时,肾功能相对较弱,并面临更大的慢性肾病风险。阅读全文 -
于越
我的大一,完美收官!
去年夏天,毕业于山东省重点中学青岛二中的于越收到了昆山杜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今年夏天,他为自己的大一生活画上了完美的句点。回顾过去一年,他的妈妈王华写下了一家人与昆杜的“前生今世”,他则用亲身经历细数了这些日子里自己从学术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成长。阅读全文 -
Peter Ballentine
学霸!大一连发两篇顶级刊物论文
我来自美国,是昆山杜克大学 2022 届本科生。Click here for the English version.高三那年,我第一次有机会和杜克大学的博士生们一起在实验室里工作。升入高三前的那个暑假,在学习了一些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的知识后,我开始定期到杜克大学的实验室报到,直到高中毕业。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