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KU,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位根据自己专业偏好匹配的Academic Advisor(学业导师)。由于我对经济学比较感兴趣,我的导师刚好是我的经济学教授张晓晨。学完ECON101之后,我的成绩还算不错,萌生了应聘这门课的tutor(辅导老师)的想法,于是便去咨询了张教授。可惜他告诉我说现在已经有两个tutor了,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换人了。他问我为什么想找工作,我说想充实自己,让大学生活更丰富。他说如果我想工作的话,可以帮他工作。于是乎,我就这样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研究助理。
由于当时还是大一,专业知识还未储备,所以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张教授再三告诉我这点,并且让我自由决定要不要接受这份工作。即便如此我还是欣然接受了,何况万丈高楼平地起,万事都是从最简单的做起。
当时他正在做一份关于城市地铁站点设置对滴滴打车运营的研究,而我的任务便是收集并汇总全国地铁里程排行前12的城市站点的具体地理信息。他教我如何在一个专业的网站上查询地铁站的准确的经纬度位置,并导入到Excel表格里面。最开始这个任务还是很简单的,用它内置的批量导出方法可以省不少时间。可当这个功能不能用之后,问题便来了。由于每一个站点都需要谷歌,百度,腾讯三方的经纬度数据,以及准确的地理位置,一个地铁站点需要的信息就是7条(三方的经度,纬度数据和地理位置)。当不能批量处理数据之后,我就只能一个一个复制粘贴。如此庞大的信息量,所需要的时间精力可想而知。结束工作后,我便在想,如何将这种机械化的数据处理变得更高效呢?事实上确实是有方法的,那就是网络爬虫,通过编写代码来根据一定的规则抓取网络上的信息。我之前所提到的批量工具,便是运用到了网络爬虫。后来张教授也告诉我,学会网络爬虫对之后学习经济分析数据会有很大的帮助。于是这个暑假,我便开始了解有关于爬虫的知识,尽管还是初学阶段,我相信最后肯定会有很多收获。
我的第一份工作,虽然很简单,只是处理数据,但是却让我不断地反思:如何将我做的工作变得更高效快捷?一份工作,重要的不仅是完成任务,还需要在回顾过程中不断反思与总结。如果做着简单的工作却抱怨着为什么这么简单而重复,一个人是不能在这份工作中成长与收获的。可如果能去思考怎样用工具代替冗杂的人力,并且去实现这个工具,那么日后一定会受益匪浅。这便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虽简单却给了我思考与前行的空间。